第50章禅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铁西宁不得不承认,明恒的演技不错,他的脸一看上去就象在说“微臣何德何仁,敢受天下大柄”明镇皇走得很慢,脚上微颤,不过只有跟在身后的明恒看得出来。他对皇帝的表现很意:“如果换作是我,把祖宗的基业拱手让人,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明镇皇帝终于登上了十几米高的禅让台,从赞月手中取过禅让诏书。明恒最后一次向皇帝下跪,所有人都看到他的肩膀起伏,听到他泣不成声。
铁西宁再次叹服于明恒的演技:“听说想哭就哭是戏剧的最高境界!”他没想到的是,明恒的眼泪是真的,他真的很动,他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
王城安静了下来。
皇帝展开诏书,看了看脚下的臣民,开始宣读:“奉天承运,寡人体上天之意,思吾朝之忧,…”明恒脸上洋溢着动的泪水,表情不自地出得志。
“禅让”代表着上古圣贤政治,据说在上古时代,首领要躲在树林中,然后由族人拥戴他出来。
当然,博学的明恒也是知道这个典故的,他在仪式中特意准备了一把树枝,此时已庄严地举在自己头顶,等待明镇皇将其拨开。
“首领躲树林”的典故被他如此地仪式化,这是他的得意之作。在整个大典的准备中,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
一来,他使枯燥的典礼多了一些有趣的程序,也显得更加正式;二来,他力图暗示愚民们,他花了这么多力气准备禅让大典,这个制度会一直沿用下去…从而,减小社会公论对他夺取政权的反弹力。
“…总理大臣明恒,生于盛世,长于世,鞠躬尽瘁,正如天降奇才,泽被万民…”明镇皇同样泪面,他想起忠阁中神勇的列祖列宗,也想起陪伴祖宗们的忠臣勇士的画像,他自己在死后是无法奢望进入忠阁了。说不定,明恒为了淡化明镇政权的影响,过几天就会将忠阁推倒。
“…朕思量多年,为天下苍生计,…”明镇皇的声音越来越动。
明恒本有些不耐烦,他后悔自己不该把禅让诏书写得这么长,但明镇皇此时的表现简直是太了,声情并茂“难怪人家说,刀架在脖子上,一个人的潜能就能发出来。”接下去的诏书内容应该是“…愿将皇帝之位让于明恒。天下聆诏,明恒接旨!”然后,明恒就该堂而皇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接过诏书,手应该有点抖。想到这里,明恒差点笑出声来,忙用假哭掩饰过去。
读完“为天下苍生计”六字,明镇皇顿了顿,突然大喝三声:“明恒窃国!明恒窃国!明恒,窃国!”明恒被这一突变得手足无措,抓着那把树叶,象傻瓜一样呆呆地跪着,而明镇皇已手握诏书向他扑来。
他下意识地用树枝挡了下皇帝,却不能阻止皇帝同归于尽的决心,立时被皇帝抱住,向高台边推去。在被推到高台边的一瞬间,他什么都听不到了,只看到台下的几万张嘴同时大张着。
跟在一边的赞月及时制止了皇帝,将明恒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
明镇皇被赞月推在一边,仰天又叫了三声“先祖”从禅让台上一跃而下。
皇帝的抗争可谓壮烈,但他摔死的姿势却并不好看。现场一片哗然,人们争先恐后地向场中挤去,挤在前面的人群则发出“啧啧”之声,那意思不知是在说“死得太惨了”还是在说“皇帝跳楼和常人跳楼也没什么区别嘛”
“陛下请退出禅让台!”赞月护着明恒向台下走去,剧变之余仍未忘记改口称皇。
明恒的腿直不起来,只能倚着赞月跌撞而下“陛下”的称呼使他多少年来作梦都会笑醒,这时听起来却不那么完美。
“管他呢,皇帝已经宣读了诏书!”本来,禅让大典的意外并不能阻止历史前进的车轮。
可是,在冷兵器时代,只有一件东西能改变历史。
那就是刀。
这次改变历史的是韩布的刀。
在明恒走下禅让台的同时,韩布从台下一侧闪出,从背后将明恒的脑袋一劈两半,同时被分开的,还有赞月的左臂和他的身体。
观看明镇皇死状的禅让**刚刚冷却,另一个**又起来了。两个大典的主角相继暴死,刺了围观者的神经,人群开始疯狂,或惊慌或恐惧或兴奋,共同点是不约而同地尖叫。
明恒的尸身就倒在明镇皇身边,两个死敌的血在一起。
赞月当时就傻了,呆呆地看着自己的断臂。韩布的第二刀闪着寒光劈头砍下,让他清醒过来。
“杀反贼!”赞月一面急步后撤,一面去拔自己的刀,因为突然少了一只胳膊,他差点失去平衡。
“效忠明镇皇帝陛下,效忠铁西宁大人!”四面八方都发出呐喊声。
从无座可订的晚古董行里,冲出数百名臂缚白纱的死士,向羽林军杀去。
“郎翔在此!”死士队为首一人脸部留着严重灼伤,正是门被屠后被铁西宁救下的郎翔,他们的任务是协助韩布袭杀明恒及其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