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8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山里人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干净。这黄支书的家也一样,干干净净的,看着让人清。坐下后,高玉对黄支书说:“别舍不得了,就把你们家最好的茶拿出来,让杜书记尝尝我们窝儿山的茶叶,到底是什么滋味。”黄支书说当然可以,茶还有几两,他小心地保管着,就等着杜书记这样的贵客来。说着,进了屋,拿出个小茶叶筒,仔细地打开,里面又有一层小筒,再打开,才是包着的茶叶。杜光辉伸头看了,茶叶并不像它想像的那么好看,型有些散。高玉大概看出了杜光辉的疑虑,道:“这是窝儿山茶的特点,不好看,但好喝。”

“我在外面做生意的一个大老板,就是看中了我们这茶,每年都要进山来卖个十几两十斤的。一喝惯了窝儿山的茶,喝别的地方的茶,就没滋味了。”黄支书说着,将沸水倒进杯子里,然后轻轻用盖盖上。过了两分钟,再打开,杜光辉闻到了一缕茶香,很纯正的茶香,幽幽的,还有些兰花的气息。

黄支书将茶杯递过来,杜光辉轻泯了一口,先是微微的苦,接着是淡淡的甜。再回味,舌尖上有一缕甜丝丝的觉。接着,他到这种觉从鼻子直接进入了大脑,同时又下行到了心肝五脏。

“啊…”杜光辉了口气。

高玉说:“杜书记,喝了茶,我陪你到村子里转转吧。这里的雪很大,不这没出什么事。”杜光辉一行出了门,村子里沿着人家的门前,已经铲出了一条路。雪堆在场子上,有的地方还堆了一两个雪人。杜光辉看见这里的房子大都是老房子。黄支书介绍说这些年窝儿山向外移民就有二十几户了。在山外搞了点钱,就出去找个地方做房子了。包括他自己,也在城关修了房子。这山里的房子只是他一个人回来时住。

“不修房子,连老婆都娶不着啊!”黄支书叹道。

“山里的年轻人现在基本上都出去了,剩下的就是所谓九九三八六一。老人、女人,孩子。说句难听的话,不怕杜书记见笑,现在有的地方死了人,连找抬棺材的都难。”黄支书说着,领杜光辉进了一户人家。房子低矮暗,一点声音也没有。

黄支书喊道:“老憨,老憨,县里领导来看你了。”这时,才从昏暗的墙角边发出一个苍老的声音,接着,杜光辉听见拉电灯的声音。灯一亮,杜光辉看见了一张狭窄的上躺着一个男人。面容枯黑,嗓子里还不断地传出气声。

杜光辉问高玉:“这一户是…”

“这是一户伤残户,也是五保户。”高玉说着,问上的人:“冷不?”

“行呢。政府送了棉被。就是这雪太大,太大啊。”老憨苍着声音。

时局长让小王送过来一个信封。民政局的局长们都知道,跟着领导们下乡,身上要多备几个这样的信封。每个信封里装上两百、四百,最多是六百块儿,让领导出手,表示问。杜光辉接了钱,放到边上,对黄支书说:“天冷,一定要让这样的困难户有饭吃,有衣穿,能取暖。”黄支书点点头,大家出了门,老憨在背后说着:“谢谢领导,谢谢领导啊。”杜光辉的心情有些沉重,他又连续看了几户困难户,有些是因为计划生育被罚致贫的,有些是因病返贫的,更多的是因为在这山里,没有什么出路,没有什么来源,出山又没有能耐,一天天穷下来的。高玉看着杜光辉的脸,说:“这窝儿山要想贫,除了茶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也向县里多次建议了,就是…唉!”在村头上,杜光辉碰见了黄大壮。黄大壮正坐在一门前场子上烟。见到杜光辉,黄大壮也有些吃惊,呆站在那里。杜光辉招呼道:“你果真在这窝儿山?我这不就来了。”

“大壮,你认识杜书记?”黄支书问。

黄大壮憨憨地一笑“认识,车上认识的。杜书记?乡里的?”

“不是,是县里的。”高玉对杜光辉说:“这黄大壮算一个能人,把窝儿山的茶叶贩到了省城。可是量太少。不过,算是个能人了。”

“啊,我见过的。”杜光辉笑着问黄大壮:“这窝儿山要是都种茶叶,能有多少?”

“咱这里田少,可是种茶的地多。要是全部开发了,怕有两千亩吧。”黄大壮说着望了望黄支书。黄支书点点头,说:“应该差不多的,两千亩。”

“如果搞起了两千亩的优质茶园,那会怎么样?销路不成问题吧?”杜光辉问黄大壮。黄大壮道:“哪成什么问题?一点也不成问题。我一个人就行。”

“你也别胡吹了。现在几十亩,你能销。多了,就难了。不过,销是有办法的。关键是要好茶,好品种。”高玉对杜光辉说。

“这个下一步要好好研究。高乡长哪,我建议乡里拿出一个窝儿山茶叶开发的规划,我跟县委汇报,争取开过年来就实施。”杜光辉对高玉说,高玉高兴地笑了笑,接着又有些忧郁道:“这种规划搞了好几个了,可是…”

“这个,我一定要好好组织。你们只管搞好规划。要详细,不仅仅要有种植,还要考虑将来的品牌,目光一定要长远。更重要的还要考虑人,要有人来做这件事。我看黄支书就很有责任心,大壮也不错。都可以用嘛!高乡长,你看,怎么样?”

“这当然好。要是杜书记把这事搞成了,我高玉第一个请杜书记喝酒。”高玉说完,杜光辉也笑了,说:“那就等着,咱们喝。”中午就在村里吃饭,是在村主任家里。山里人家,到十二月,还有咸在干菜里,香气浓得狠。杜光辉吃着想起小时候,家里也是这么过的。过年的猪,一直留年尾。喝的酒是山里人酿的米酒,酒味醇正。杜光辉也喝了两杯,高玉要敬他。他又喝了一杯,说下午还要回县里,就不喝了。等以后茶叶开发搞成了,要好好地喝上一回。

“不。醉上一回。”高玉补充道。

因为上午走过一趟,所以下午回头时,路便不再是那么难走了。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黄大壮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先前杜光辉看见炊烟的地方。黄大壮说:“只要杜书记真的来搞茶叶开发,我就铁了心跟着搞下去。”杜光辉拍拍黄大壮的肩膀,说:“好样的,你就等着吧。”到了乡政府,玉树的书记李开早已在等着了。见了杜光辉,李开一个劲地解释。杜光辉说:“没什么的,你下去抗雪了,不是好事吗?解释什么?有高乡长陪着看了,很好啊。”

“都看了哪些啊?这大雪天,难为杜书记了。”李开问着,高玉说主要看了窝儿山。李开说怎么跑那么多路,让杜书记…高玉笑道:“是杜书记自己点的。杜书记对窝儿山的茶叶开发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回头我再给你汇报。”李开也笑了“窝儿山那地方,其实再搞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山区经济就是难以发展,没办法的事。杜书记也知道。下午,我再给杜书记详细汇报吧。”

“不了,我马上回县里。情况都知道了,下次再过来吧。”杜光辉说着就要走。

时局长也急着回去,还有些救济棉被等着他回去分配。李开脸上有些为难,说:“杜书记第一次到玉树来,你看,这…这太像话了吧?”

“这样最好。我们走了。”杜光辉说着上了车,高玉和李开站在乡政府的门前,杜光辉又走下来,握了握两个人的手,对高玉说:“记着那规划,我可是说要就要的。”

“记住了,请书记放心。”高玉道。

车子往回走的时候,路上的积雪已经明显的少些了。乡里发动了村乡干部,到路上来清扫了一番。时局长叹道:“这一场雪,整个桐山,损失怕有好几千万。本来就穷…”

“有这么严重?”杜光辉问。

时局长道:“当然有。这还是直接的。还有间接的。像矿山,因为下雪,都停了。这个损失就更大。桐山靠的就是矿山,财政就出在那煤疙瘩里。”

“啊!”杜光辉也叹了口气。小王接着说起刚才玉树的乡长高玉“三十三四了吧,一直没有嫁人。听说是早些年读大学时情受过挫折。”

“那不可能。大学时谁没谈过恋?又有几个成了。肯定有其它的原因,或者…”时局长瞟了眼杜光辉,把下面的话咽回去了。

杜光辉也不做声,其实他也有些纳闷儿,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乡长,人长得也标致,怎么就一直没有成家?看高玉的神情,也还算是开朗,而且,看得出来,她还是个很快的有些男人味的女人。按理说,这样的人谈恋并不是很难的。怎么就…

杜光辉这一刻突然想起了莫亚兰。高玉的格和莫亚兰有些相似,都是大不怕小不欺的。莫亚兰风风火火的,高玉看来也是雷厉风行的。她们俩人现在看起来都是单身。但是,杜光辉知道莫亚兰,有一个秘密的情人。那是一个级别和地位都很不错的人。有一回,莫亚兰曾对杜光辉说:她看中了那个男人,只是为他的人,同时为着她自己是个女人。别的,她什么也不图。莫亚兰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收入很高。她不是依靠男人生活的女人。她和那个男人的事情,可能除了那个男人、莫亚兰自己,还有杜光辉,再也没有第四个人知道。那是一份绝密的恋,也是一份永远藏着的幸福。

正因为杜光辉清楚了莫亚兰的内心,所以莫亚兰对杜光辉不仅仅有大学时代那份朦胧的恋在内,更多的是多了一份信任,一份理解,还有一份互相守约的欣

而高玉,这个桐山县玉树乡的女乡长,她的内心里又藏着什么秘密呢?是不是也像莫亚兰一样,心藏情而不为人知?

杜光辉对自己这胡的想法摇了摇头。青山负雪,大地澄明,雪后的大地更加安静了。

回到县里,杜光辉看到林书记正在办公室,就急忙赶过去,把上午到玉树的情况简单地汇报了下。林书记说:光辉同志辛苦了。好在雪停了,下一阶段抗雪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生产,就是搞好救助,帮助一些因受雪灾的老百姓,渡过难关。看来还要发动社会各界来捐款。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恢复矿山生产,打通道路,使煤能不断地运出去。今年,桐山财政的力大啊!

“各地的力都大,我知道。林书记,我看了玉树乡窝儿山的茶叶,我想像这样的山区,还是应该在茶叶上多做文章。这是有效利用山区资源,解决山区贫致富的本路子啊。”杜光辉说着,向前倾了倾身子。

林书记将手头上正在看的文件,放到了一边,哈哈一笑“光辉同志啊,你的调研很实在。桐山是个山区县,大家都知道要依靠资源,发展经济。可是怎么发展?依靠什么资源?这里面名堂多啊。桐山也是经过了几届班子的探索,才确定了以矿山开发为主的思路。不是我们不发展茶叶,而是难以发展哪。不过,既然光辉同志对茶叶发展有兴趣,我看也可以作为山区发展的一条思路,好好琢磨琢磨。这样才好啊!”杜光辉笑着,心里却是凉的。他看了看林书记,林书记已经又埋头到文件堆里了。杜光辉没有再说话,出了门,正要回自己的办公室。听见林书记在后面喊了声:“杜书记。”杜光辉又折回来,林书记拿着桌上的报纸说:“你看看,这上面这几天发了好几篇湖东抗雪的报道,还有电视台,都在报道湖东的情况。我想,我们桐山也很不错嘛。就是你杜书记,不也一直战斗在抗雪第一线?看来,我们的宣传机构还是不够,也没有很好的利用好有关的关系。我已经批评了吴部长。我听说,湖东的这些报道就是他们下派挂职的简书记一手策划的。他也是省委宣传部的吧?”

“是的”杜光辉回答着,脸上却有些发烧。他没有想到简又然在大雪之中,做了这样一个策划。他知道简又然人灵活,可是这一招,也太漂亮了。让湖东扩大了影响,又使湖东的干部一下子认识了简又然这个人的能力。不简单,不简单哪!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其实,作为省委宣传部的工会副主席,他也是认识不少媒体的记者的。真要是想到了,也能同样请来。可是,他没想到。简又然想到了。而现在,这想到与没想到的结果,就是书记们也注意到了。林书记虽然说得含蓄,但杜光辉听得出来,他是有些不太高兴的。

“这个…我也有责任。下一步,我会想想办法的。”杜光辉含糊道。

“那好吧,你也很长时间没回省城了。回去吧。雪停了,路也通了,休息休息。啊!”林书记说着,将报纸递给了杜光辉。杜光辉扫了一眼,头版头条就是湖东抗雪的。他拿了报纸,说:“我回去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