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六章初游天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游天下》词曰:二月云轻雨霏霏,杨柳细语催人归,时有新蕾立枝头,石山不绝青草蓓。

路尽城郭旗风劲,风池塘皱波蕊,远观桃盛三两枝,绿水悠处舟当备。

且与斜一杯酒,夜静月出惊鸟飞。莫道残红逐茑,却是寻芳至泗水。

漫天光挡不住,晓来古道足踏灰。浮生只作逍遥客,暮千里野径黑。

前出黄河至洛,梦醒时分烟岛追,方看芦洲山峦秀,西湖瘦景入罗帏。

直下泰岳现玉门,遍识黄山戏峨嵋,才叹诸葛草庐寒,五指山下尽苍翠。

石林深处洗长剑,漓江岸边九马没,瞿塘峡畔胆裂,宁海起一帆回。

好汉坡前道好汉,雾锁途长江坠,乘鹤急卷蓬台落,天涯海角狂笑随。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时节方过,大地万物已然是生机。正是午时光也很是炽烈,大路上的行人几乎很少见着,不慌不忙的迈着步向前而行,当真是悠闲的紧了。

“前面的大哥慢些行,等一下。”一个穿着很是破落的少年在我的身后顺着大路向我奔来,边跑边用四川口音大声的喊着,到了我的身前才长吁了一口气接着急促的道:“你行的太快,老子本追不上。给你,拿上这个以防万一哟。”说着将手中持着的一长竹竿递到了我的面前。

看着他脸上黑一处白一处的好像才从灶台边离开似的,头上的发也蓬之极,身着的衣物更像是从百家所得,不由的笑了起来,随手接过了他手中递来的青绿的竹竿在地上顿了一顿。

长长的竹竿看起来很是柔弱,握在手中也有些清凉的觉,不知这是什么竹子的枝,虽然不明白有何用处可还是不忍拂了他的好意。

年轻人看起来生的十分的清秀,只因方才在闹市与人发生争执被我强行的带了出来,本想着一笑即分别而去,他却是紧紧的随在了我的身后一路上大呼小叫的出了城,眼看着前路漫漫也不知他到底随着我要做些什么。

“大哥,你是个好人,”年轻人终于长了一口气,原本因跑路过急而有些通红的脸也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将身上背着的布袋的背带随手向肩头上理了理:“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向泰安去路还远的很,不如老子带着你坐火车走,你看可好?”我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这人看起来年纪也就是十、七八岁却一口一个“老子”的自称着,虽然对他而言可能只是个习惯,听在我的耳中却十分的别扭,拧了身不再理会继续沿着大道向前而去。

这一次悄然离家出行未带了多少的钱,怕惊动了那些人只留了个字条,给老人说是自己出外散散心去了。为了方便将自已装扮成了个讨饭之人,其实穿的便是那些在后山石山上下来时划破的衣物,从山村出来时披着夜头顶着天的星光,到了省城已然是天大亮一轮头升起在了东方。

本想着暂且去泰安看看景,谁知客车站里的那些人看着我进了门即连吼带叫的将我拦在了门外,听的有人轻篾的说“这么大的个子也不去寻个工作却要讨饭,丢不丢人”只好临时改了主意从坐车变成了用双脚长途跋涉,即然想要历经天下当然不能使了那些功法,最好还是先去远些的地方,家门口的那些名胜有的是时间寻了去,更何况有着几年的轻松时光足够走遍半个世界了。一路行来独自一人很是自在,谁知又惹了这么一个小麻烦。

“大哥慢些,”年轻人小跑着紧紧相随在了我的身侧,边小跑着边扭了头对着我讨好的道:“你这样走法谁跟的上?不如慢些,前面有个小镇,老子去给你讨些水喝。”不由的在心里苦笑了一声,这个人还真的将我当成了个讨饭的人,也不知他这是要做什么,摇了摇头脚步却是放的缓了些。

“这就对头喽,”年轻人看着我一笑脚步有了些安稳,轻轻的晃了晃身子看着我嘻笑着道:“老子姓李叫李化,是文化的化,大哥你呢?”顿时停住了脚步怔怔的看着年轻人,他的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从前的痛苦和喜悦,看着年轻人冷不防的已是向前急冲了几步扭了头诧异的看着我,遂摇了摇头。看来两个名字只是个音相同而字意相去甚多,不由的有了些思念的觉。仰起头看了看天空,头已是斜斜的临近了头顶,看来已是近了午时,也不知那些让我挂念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大哥,你叹个么子气哟,”年轻人快步回到了我的身前看着我小心的道:“老子想与你结个伴同行,你可不能不顾了老子哟,与你在一起安全的很。”听着他说的话心里不由的有了些怒意,可是看了看他一脸无辜的模样强行将中的怒气散了去,他的名子让我总是难以忘怀。罢了,即然想要结伴,结个伴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他的口头禅是一定要改了去,不然那天万一控制不住自己的子可真要出了事。

“好,”看着李化淡淡的道:“你以后不能在俺的面前称老子,明白了没?”李化看着我一怔又轻笑了起来:“好,老子以后绝不在你面前称老子,如果老子在你面前称了老子,你直管将老子狠狠的揍上一顿,让老子记住自称为老子的教训,也好让老子以后改了自称老子的习惯。大哥,你看老子说的话对不对?”看着他说话如同剥豆一般从双中吐出不由的有些谔然,听着他说的话更象是些家乡小童们喜的绕口令,只不过他并未就些改了对自己的称呼,看来这还真不是一时半时的事了。

摇了摇头不由的一笑,看着他点了点头迈动脚步向前而去。

李化真是个能说会道之人,一路上说些四海的见闻让我听的也很是畅快,听他说来他要饭的子可是不短了些足有了七个年头,那还是在他家中老人离开各自去过各自的生活后他便一个人出门闯,至于对家乡的印象已是十分的模糊。心里不住对他生出了些怜悯,也不知他一个人是如何过了这么些年的,其中的苦与泪当然是少不了。

一路缓行很快的到了一方小镇。

小镇人口并不太多,镇中的道路也很狭窄,只不过民风看起来很是朴实,李化端着个从背袋中取出的小铝锅向着镇民们一路讨要着口实,未行的多远米面很快的将小锅装的了。

我并未向李化一样行事,在李化呆怔的目光直直的进了镇上的一个小饭馆,此时应近了午饭时间饭馆内并没有客人,想来饭馆的生意当是差了些。饭馆的伙计一脸厌恶的表情看着我不敢出声相阻,大大咧咧的行到了一张方桌旁随手取过椅子坐了下来,李化畏畏缩缩的进了门飞快的到了我的身边坐在了我身侧的椅子上。

“伙计,两大碗炸酱面,”看着李化笑了笑即扭头对着年轻的伙计道:“先算帐。”心里当然明白,如果先不给钱这顿饭怕是吃不到口中,将上衣的拉链拉下来,伸手从大衣里面的袋中取出了十元钱。

小伙计的脸顿时好看了许多,慌忙的从我的手中接了钱后对着墙壁上的一个小窗口大声的道:“两碗炸酱面。”小窗内随即传出了人的应答声:“好咧。”看来小窗后的屋便是这间饭馆的后堂了。

李化低着头眼珠儿滴溜溜的转个不停,小心的将背袋从身上取下后放在了桌上,随手把铝锅内的米面倒入了小袋中,然后快捷的将小锅也放了进去后把个小袋又背在了身上。看着他这一系列的动作只觉的有些好笑,也许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对于吃的看的是极重了。

炸酱面很快端了上来,酱的泽并不是太好看起来有了些子,只是觉的有了些饥肠漉漉,便从筷盒中取了两双筷递了一双给李化,大口的吃了起来。

李化接过了筷看着桌面上的醋瓶对着我小声的问道:“大哥,这个醋老子能不能放些?”看着李化我有些呆怔忘记了将口中的面咽下去,心里也有了些酸楚,也不知这些年来他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只是这样做人没有一点点的勇气真是让人心中难受的紧,忙伸手取过桌上的醋瓶递了过去。李化开心的对着我一笑即飞快的伸了手接过醋瓶后将醋对着碗里的面狠狠的浇了一圈,随即一脸惬意的挥动着竹筷将面飞快的挑起送入了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