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黜子去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忠辉?”

“听说忠直挨了父亲责骂,甚至想去一死。父亲一旦对谁生疑,哪怕是亲生骨,亦断不留情。”

“哦。”

“对秀赖也一样。您故意把阿千嫁给他,待他放松了警惕,便随手把他消灭了。世人都说您城府如海,凡人无法参透您究竟所思何为,所虑何为…”家康目不转睛盯着亲生儿子,不断叹息:秀赖的死果真在作怪…这愈让家康生哀。儿子闹些别扭也就罢了,再将秀赖的死扯进来,只能令人神伤。忠辉背后,定有政宗在唆使,但这话却不能随便出口。

“上总介。”

“何事?”

“父亲已然老了,或许无法知道年轻之人心思,我才想问你。你知这些谣言的源吗?”

“孩儿不知!这些完全出于孩儿意料之外,孩儿也不想知道。”

“听说你以伤了你的随身侍卫为由,把将军家臣、血九郎的兄弟杀了。这算谣言之源吗?”

“孩儿早就把这些事忘了。”

“忘了?你可知长坂血九郎与我德川一门有着怎样的渊源?”

“不知。不管他是怎样的家臣,只要敢对孩儿无礼,忠辉就不会放过他!”

“哦。”家康再次叹了一口气,道“真是好情,为父比不上你。但,这都是谁教给你的?”忠辉见父亲的语气格外平静,多少有些不知所措:父亲为何不劈头盖脸一顿大骂?忠辉若再老成些,许会发现这种冷静和忍耐才是山雨来,乃是惊涛骇掀起前的宁静。然而,他还以为父亲已承认了自己的能耐,已对自己宽和如昔。

“孩儿认为,孩儿的子不管是好是坏,都和父亲很像。”忠辉以为家康会在情上接受自己,遂趁此机会把话都说出来“忠辉不肖,以前向父亲提出讨要大坂城,但那绝非出于私心。”

“哦。”

“那都是望父亲缔造的太平能万世不衰。父亲,您可知目下大街小巷藏匿有多少没有俸禄的人吗?”

“有人说是三十万,有人说是五十万,应在两数之间。”

“据孩儿的寻查,约在四十万上下。”

“哦…”

“四十万啊,与现在幕府治下武士总数相当。若放任不管,天下必会暴不断。因此,现在必须推行能令人心一振之政。孩儿正是出于这般算计,才讨要大坂城。”忠辉双目闪闪发光,接着道“父亲却不答应,还说即便向将军提出来,他也不会答应…”

“且等。”家康打断了忠辉,但声音甚是平静“一事未完,便扯到其他事,只会令事情越说越。先把将军的事放一边,我问你,我若把大坂城给了你,你将如何治理那四十万人?”忠辉以为,父亲之所以有此一问,乃是因为对此并无主意,亦是承认了他的才具,遂朗声道:“父亲亦知,将军规规矩矩、刚正不阿,但他不会眼观海外。因此,忠辉虽然不肖,但作为将军兄弟,却能弥补将军之不足,做一个总管海外诸事的总奉行。父亲也知,来到本的洋人,分为两股,其一为南蛮人,其一为红人。忠辉自信能够游刃有余周旋于两方。父亲且看,现在孩儿一边和索德罗等南蛮人来往,同时也接见了英吉利商会会长考克斯,深得两方信任。故,孩儿想通过这两种势力,将那四十万人派到海外,在世间各地筑建本人居住的城池。这便是忠辉想到的贸易救国之策,通过这一良策来治理人。”家康始时被忠辉的话引了。此子所思高远,若步步为营,说不定真能让城池遍布世间。然而,他很快冷静下来,道:“上总介,你是说,你要和索德罗等旧教徒,及英吉利、尼德兰的新教徒都友好往来,多方易?”

“正是。父亲现在不就已开始了?孩儿乃是追随父亲。忠辉派遣那些落在街头巷尾的人前往异国,筑建本人居住的城池。况且,这些事若要一一麻烦将军,可能会出现偌多波折。因此,忠辉才想入主大坂城,在大坂帮助将军治理天下。这样,在两三年之内,便可以贸易所得解决人之厄,国威亦能大振…”家康打断了忠辉:“刚才你说,你有与南蛮、红两方友好往来的自信?”

“是。”

“那么我问你,你凭什么和南蛮人往?”

“信奉。”

“哦,那红人呢?你应知,前者视后者如海盗,后者视前者为恶魔,二者势如水火。他们只要碰面,便会兵刀相向,二者不共戴天啊。”

“孩儿有办法。”忠辉抬起头,颇为自信道“我们以信奉与南蛮人结盟,以武力与红人联合。这便是孩儿的两把钥匙。”

“红人为新来势力,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便需以武力扬威。”

“一方是以信奉结盟,必无阻碍。但重要的却是和红人联手。在红人中,父亲只知有三浦按针,但孩儿却与英吉利商会会长及偌多属员往,悉红人详情。”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