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更始末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宗佻更是盯着刘嘉,似乎想自刘嘉的表情之中找出这只是一个玩笑的迹象,但是他失望了,在刘嘉的表情上,他知道刘嘉并没有说谎,是以他的心也一直往下沉,沉得没有底!
“本王早就收到了消息,但是为了不影响军心,本王才将这条消息隐而没说,以免军心不稳,为赤眉所趁。今我说出此消息,你们也必须严守口风,绝不可外传,若有外传,军心者,必以军法处置!”刘嘉吁了口气,厉声道。
宗佻与殿内的几名昔舂陵军的亲信心情极为纷,他们知道刘嘉的意思,也理解刘嘉如此做的苦衷,只是若真如此,形式对己将极为不利。
“那王爷决定如何做呢?”孔大了口气,试探着问道。
“我也想征询你们的意见。”刘嘉道。
宋义吁了口气,沉半晌道:“为今之计,要么我们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汉中,以其为基地,休兵养民以图往后;要么就只能苦守三辅之地,以商州为据地,号令天下诸侯回兵勤王!”
“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汉中,那绝对难以行通!”宗佻对汉中的地形极为悉,更知想攻打汉中绝不容易,是以直言道。
“也便是,第一种可能行不通!”刘嘉应声道。
“那我们只有第二个办法了:稳守三辅之地,与赤眉对抗!”宋义无可奈何地道。
“三辅之地无险可凭,若只是短时间或可行,但如果赤眉结集大军自长安直攻三辅之地,以其优势强大的兵力及长安城内充足的粮草和装备,只怕我们想稳守三辅之地也绝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宗佻又道。
“那以宗大将军的想法,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宋义也有点生气地反问道。
“我尚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宗佻无可奈何地道。
“其实,宗将军所言也对,以三辅之地,若是阻击自东部攻来的敌军或可有用,但若敌军是自长安方向而来,则确实无险可凭,我们也便完全暴在赤眉军的攻击之下了!”孔大附和道。
“如今,河内有邓禹大军,连左辅都尉公乘歙都已大败,否则,若我们能联公乘歙或可相呼应,以稳住形势,但眼下,我们只能孤军而战,不若我们撤离三辅,返回南与郑王王常会合,再与郑王从长计议,不知王爷意下如何?”孔大突地语气一转道。
“嗯,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如果我们能与郑王合兵,便可重整军威了!”宋义也赞同道。
“若我们再一次返回南,则只怕永远也再无回攻长安之力了。”刘嘉突地道。
“王爷何以如此说?”孔大不解。
“若是我们再返回南,则西有赤眉,北有渡河南征的建武大军,仅凭我们与郑王之军,本就无力征伐天下,只能隅于初生之地等待他们的征伐!”刘嘉不由得叹了口气,又道:“为今之计,惟有降于建武大军!刘秀必将念在我们同属舂陵刘家的份上,绝不会为难我们,我们也借其力量为皇上报仇,诛尽赤眉,夺回长安!”
“降服建武军?”宋义眼睛一亮,问道。
“建武皇帝乃是王爷的三弟,若是能投奔他,自然是最理想的,而且建武军的实力有目共睹,只怕连赤眉的兵力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末将早闻建武皇帝治军有方,民如子,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宗佻也赞道。
刘嘉涩然一笑,内心却为之欣然,由此看来,刘秀确实是深得人心,这也是舂陵刘家的骄傲,而让他部下这些人才去相助刘秀,也正是他最初留下的最后打算。他自不想这个天下为外人所得,在刘玄无望之后,他所有的希望便寄予在了刘秀身上。
刘秀近来的表现确实是天下最抢眼的,定河北,夺河东,围洛,进中原,称帝!这一切无不显示着其无人可比的实力,部下战将如云,更多是一时无两的猛将,兵力达百余万之众,其实力之强盛,天下罕有匹敌!因此建武军无法不被人看好。
刘秀能成为当今天下最具统治地位的霸主,一切看来像是个突然崛起的奇迹,但这之中却没有半点侥幸。
河北义军一个个为其并,不仅是因其用兵如神,更因其武功盖世,其在邯郸城外与王翰一战早已被天下传为经典,被传的无比神化。另外,刘秀民如子,对所辖百姓极为护,治军法纪如山,这也是其能在各路崛起的霸主中赢得极好声誉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为刘室正统,象征着汉室光复的势力,自然也为天下百姓所推崇。
当然,对于天下的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能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离失所,尽管战争使得刘秀也不能兼顾所有百姓的利益,但是,至少其口碑和行动远胜于其它诸路义军。
眼下被寄予希望的,也便只有赤眉军和刘秀的建武军。
“那我们是不是立刻召集诸将领来升帐呢?”孔大望了刘嘉一眼,问道。
刘嘉叹了口气,沉重地点了点头。
“皇上,这条地道可以直接通到城外,昨天夜里连续赶工才挖好!”烈虎齐威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