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携美私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奔跑了三十余里,道路的尽头却横着一条七八丈宽的大河,河水在夜幕之中黝黑,不知深浅,几人不由得全都带住缰绳。白玉兰这些子来心力憔悴,这一路狂奔,竟支撑不住,林渺只好将之揽过来。
“阿渺,现在该怎么办?摆渡的现在已经休息了,我们淌水过去吧!”白才提议道。
“不行,这水很深,又天寒地冻的,速极急,没有摆渡的船只,马儿本就过不去!玉兰和晴儿她们怎能过去呢?”林渺断然道。
“那可怎么办?”苏弃也有些急了。
“难道我们要等到天亮那船夫摆渡?”金田义也有些急了。
“如果这一等,说不定他们真的会追上来,那可不好办!”小晴也有些微急道。
林渺了口气,冲对岸高喊:“船家…”连喊数声,却无人答应,似乎对岸并没有人住一般,这下他可也急了。
“不如我一个人先过去,把他的渡船给划过来好了!”白才道。
林渺望了望对岸,不由得摇摇头道:“还不知道那渡船会系在哪里,你这样过去,也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如果他们分头追而不去查探路况的话,我们本就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费,我知道在下游还有一个渡口,船家是住在这边岸上的,我们到下游去!”淯等地民众大慌,舂陵刘寅、平林陈牧、新市王凤王匡三支义军合兵,北进已是指可待的事情,怎不使淯和宛城恐慌?
告急之书频频传入京城,使得王莽在长安也难以安心。绿林军的教训已经让王莽吃了不少苦头,而好不容易让绿林军解体,若是由刘寅再来一个合兵,南岂还有朝廷足之处?所以,王莽焉能不急?所幸严尤和陈茂仍在竟陵,他便飞速遣人调严尤和陈茂大军准备及时支援宛城,而调遣属正、梁丘赐率兵镇守淯和棘两城。
这两城可谓是宛城的南面门户,而王兴因刘秀占驻宛城近月,虽又重夺回宛城,却无法平息王莽心中之怒,免王兴安众侯之职,调回长安。
棘依然是歌舞升平,因为燕子楼的大名,仍能够招来四方来客,使得棘仍是三教九汇聚之地。
刘秀并不是很得意,此刻他便在棘。因为他想打燕子楼的主意,要带走曾莺莺,尽管昔他是燕子楼的娇客,可是这一刻想拆燕子楼的楼牌,也让人难以接受,所以他遇上了麻烦。
这个麻烦不只是来自官府,也来自燕子楼内部。这里不是舂陵,而且,刘秀此刻又是朝廷的重犯,搅得宛城一片狼藉的重犯。因此,刘秀不敢以真面目现身棘,而燕子楼中的人似乎知道刘秀打的是什么主意,本不让他与曾莺莺有相处的机会,这使得刘秀不能不在漫长的寒夜中独品相思之苦。
水声湍湍,林渺策马向下游奔出近十里地,蓦地带住马缰,举目之际,他竟然发现大河之上竟有十余盏高高的灯笼悬于其上。
“有几艘大船!”苏弃也发现了那高悬的灯笼,不由道。
林渺点了点头,是的,在这僻静的河水之中竟然泊着两艘大船,而那灯笼便是悬于桅杆之上的。
“还是三桅大船,不知是谁家的三桅大船泊在这条河中呢?这里似乎并不是渡口呀!”白玉兰讶然道。
“奇怪,船上似乎并没有什么旗号,但不管是谁家的船,我们先去找渡口!”林渺也惑然,但却似乎并不想理会是谁家的船。
大船泊于岸边,这里并无渡口码头,想来也只是在此过夜的路客。
“是官兵!”林渺突然有些吃惊地低呼了一声,他看清了那在大船之上放哨的身影,竟是朝廷的官兵。
“来者何人?站住!否则杀无赦!”大船上的官兵也发现了林渺诸人,因为林渺并未灭掉火把。
“咱们只是路过此地赶往渡口的,并非细!”林渺扬声道。
大船上的官兵相对望了一眼,小声地议论了几句,似乎有人入船舱之中禀报了。
“管你是路过的还是什么,通名,又要去何地?”官兵们强弩硬箭全上了弦,沉声问道。
“你们的大人是谁?有这般蛮横的吗?”林渺不由得也恼了,他哪里把这群普通官兵放在眼里,只是他并不想在这里纠,费时间而已。
大船甲板之上很快走出一人,一身皮裘,在十几盏风灯的映衬下,颇有孤崖苍松之气势。
林渺不由得一震,口低呼:“纳言将军!”
“阿渺认识他?”苏弃在这夜之中,无法看清那甲板上之人的面貌,但是却知道一定是官兵中的大人物出现了。
船上的官兵全都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