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心急如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比起李宝他们一路扫平强敌不同,辛弃疾他们这一路上却是风平静,由于辛弃疾对北方诸胡族语言几乎是样样通,再加上这批小伙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子弟,辛弃疾本人更是气势非凡,所以那些地方上的汉官本不敢留难。期间有同伴问起辛弃疾“为什么老大你不扮成女真人呢?他们岂不是更加不敢查验?老大你的女真语应该比契丹语说得更好才对。”
“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辛弃疾心想对手下解释一下金国的军制很有必要,便说出了自己这么做的理由“金军的主力都编入了猛安谋克之中,其中的户籍时有变动,而女真人除了皇族均在其内。如果我们装成女真人,万一他们问起我们的户籍而我们答不出来或答错了,那不是馅了吗?而契丹人与奚人并没有全被编入,只问其他的问题,我自信还可以应付。我们现在毕竟是在金国境内,在找到皇叔的队伍之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全第一,我们来这里是要杀敌建功的,而不是来送死,你们要清楚!”为了避免过早暴身份,辛弃疾他们尽量避开了那些胡人尤其女真人较多的州县,然而即使不是女真人,也未必就看不出他们这伙人的异常之处。
“踏血”虽然被伪装过,但若遇到懂得相马的行家里手,那还是本瞒不住的。契丹人本来也算是金国的统治民族之一,拥有一匹这样的宝马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那是在斡罕作以前。自从耶律斡罕之以后,完颜亮和女真上层对他们昔的主人契丹人失去了往的信任,契丹人的各方面待遇也随之一落千丈。当然,完颜亮并没有一杠子打翻所有人,部分契丹官吏还是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可是,若一个契丹人能有资格拥有这样的宝马,那他必定深受完颜亮的信任,怎么可能没被编到猛安谋克之中呢?于是那名县令便对辛弃疾他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辛弃疾近乎直觉地发现了这一点,但当他命令手下严加戒备,准备随时突围的时候,却发现这只是虚惊一场。原来是辛弃疾那比契丹语更加纯的女真语和明显的完颜部口音救了大家,再加上辛弃疾不凡的气度与出众的武艺,那名县令很自然地将他当成了某位微服私访(其实就是出来游玩,这么说好听点)的小王子明白过来的辛弃疾自然不会费这次勒索的机会,在毫不客气地敲了一下那位知县竹杠以后,他们与河北义军的初次接触却因此变得不像想象中那么友好。虽然在赵训这两年的努力下,河北各路义军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的“盗匪”质并没有发生本的改变,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靠抢劫和收取保护费,只不过现在基本不对穷人出手罢了。而辛弃疾他们由于敲竹杠而发了一笔横财,他又没有闯江湖的经验,轻易就被某黑店下了**然而,辛弃疾自幼修习无上先天罡气,再加上他的身体素质本就出类拔萃,小时候又被赵抗用各种珍稀药材“炮制”过,对各种毒物的抵抗能力相当强,结果手下全倒了他却只是有些头晕。然而,就算辛弃疾头晕眼花,力气仍在,黑店里的喽罗如何是辛弃疾的对手?只是一会的工夫,那些伪装的伙计就全被打倒,而老板毕竟老道得多,见势不妙便立即逃到山上报信去了。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是老桥段了,辛弃疾他们与河北义军不打不相识,很快便通过他们见到了如今手下已经坐拥数十万大军(虚指,现在直接掌握在赵训手中的不过两万人马,而完全听他号令的战斗部队也不超过五万人,而且相当分散。)的皇叔赵训。
赵训虽然有点担心赵抗后会就此怪罪自己,但总的来说对辛弃疾的到来还是很的,毕竟他现在旗下的兵丁虽然已经很多,但无论是训练士兵的人才还是带兵的优秀将领都十分匮乏。辛弃疾是赵抗的义子,训练上想必是得了他的真传的,而带兵能力,光看他的体型就很眩目了,再不济作为一员猛将肯定是可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猜测,辛弃疾在随后不长的时间表现出了出的武艺与战术素养,唯一欠缺的只是经验,没办法,他实在是太年轻了虽然对于河北义军来说,辛弃疾不过是个新人,论年纪不少山寨的头领足可以当他爷爷,但他却是义军中战意最为高涨的一个。当次年年初金军大举南下的消息传来后,辛弃疾立即表态希望河北义军全线出击,直捣金国空虚的燕云地区。但赵训虽然赞成出击,却认为河北义军各自为政,兵员素质也良莠不齐,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贸然搞人海战术只会适得其反。赵训最后决定将河北各支义军中的锐进行整编,组成一支规模五万多人、以骑兵为主的机动部队,等到南宋反攻时就靠它直捣黄龙。而数量不下十万的庞大步兵队伍则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后重新化整为零,向太行山区四周的各个县城展开攻略,以扩大据地的控制范围,为主力进中原做好“清洁”工作。一心求战的辛弃疾自然很不高兴,赵训以为辛弃疾是担心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就被赵抗派人来将他揪回去,但老兵油子王德却从一些细节中判断出了辛弃疾这么急切的真正原因。
“殿下如此急切求战,是想在您的十三岁生之前建立战功吗?”王德向辛弃疾作了一揖,问道。
“王老将军(王德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说是老将并不为过,那时可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呢。)真是神目如炬,小子一直在想当年慕容垂十三岁便能勇冠三军,出阵斩将,难道我们汉家男儿比不上胡人吗?所以小子几年前就曾许愿要在十三岁之前斩将立功,要不然这次也不会冒着这么大的危险跑出来了”辛弃疾脸上一红,坦言道。
看到辛弃疾虽然在王中长大,某些时候也显得有些嚣张跋扈和不可一世,但在前辈名将面前依然能够保持应有的老实和谦逊,王德暗暗点头。经过那么多年的挫折,以及这两年里赵训的教训(比带兵赵训差得远,但要说到人际往,赵训可比王德强得多了,他说那些话也是为了王德好。毕竟他已经将王德视作心腹,王德后在南宋官场混得好对他只有好处,赵训现在虽有数十万大军在手,皇位他还是连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的王德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到处得罪人的愣头青,他之所以敢用这种态度对辛弃疾说话,自然有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