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乌云密布,天幕低垂,郊原枯萎的野草,正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苍茫茫,一片荒凉景象。
杜叔伦放下布帘,发酸的后颈,深吁一口气闭目养神。
连年动,让多少人离失所?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丧失殆尽。
而烽火硝烟未灭,百姓的生活更是困顿,一路行来,越见越多的难民乞丐,鳏寡孤独,哀声遍野,常令他不忍卒睹。
前线干戈鸣响,战鼓擂动,关内百姓已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施舍救济?
数不清自己这一趟行程当了几次的散财童子,若非郑宽提醒,他们主仆二人恐怕会落得两袖清风,回不了家。
边境多事。讽刺的是杜家今年又靠江南的织坊和北方的牧场,供应士兵征衣战马,赚了一大笔财富--“三爷,前面有情况,您稍待一会儿。”郑宽的声音从前头传来,他才回神,觉马车已停下,掀帘一探,原来已进入桐乐县。
“不要生事。”
“小的知道。”跳下车,郑宽排开人群朝里头钻去。
这一看--“啊!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双手合十,郑宽虔诚恭敬地朝足前拜了拜。
晦气,真是晦气!竟让他当头撞见死人,还好盖着草席。
卖身葬父。这北方人也真是奇怪,不怕沾到不洁的“东西”人越来越密,团团围住这孤女和她的亡父,把道路堵得没空隙,他们的车要如何过去?
“可怜哟!天都快黑了,还是没有人伸援手。”一位老伯叹地说。
“这位姑娘跪在这多久了?”郑宽好奇地问。
“晌午就来了。”
“晌午!”还好现在是隆冬之际,不然尸身早发臭。
这事要怎么解决?郑宽抚着下巴沉思。
有了!
“各位乡亲,俗谚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现下这姑娘有难,大伙请发挥同舟共济的神,慷慨解囊,一文钱不嫌少,一两银不嫌多,帮个忙,让她尽孝心渡过这难关。”郑宽放大嗓门吆喝,率先捐出一贯铜钱。
沉默,在大街上蔓延。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会儿,便有如钱塘退般,散得一个影儿都不剩,偌大的街道只留下尴尬的郑宽和白衣少女。
“起来吧,穿着这样单薄,小心冻着。你父亲的后事还靠你张罗呢。”一件大披风盖住自如霜孤寂萧索的身躯,黄澄澄的金元宝就搁在她膝畔,闪闪发亮。
这--抬起空茫的眼,她看向颀长英的背影,心中霎时有了另一番盘算。
“郑宽,上路。”
“三爷!那披风--”
“别多话。”杜叔伦低斥。
坐在车内的他,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暮雪霏霏呀!佩于她的孝心,走出马车后,他不假思索,就把披风覆在她身上。
貂皮又如何?也只是身外物。
“郑宽是怕您受寒。”他小声嘀咕着。
哎!三少爷又大发善心,只是这回怎么把保暖的紫貂披风给了别人?那可是珍贵稀品、价值连城,给她父亲买个金棺材都绰绰有余--假如她识货。
“且慢,善人如何称呼?”白如霜挡在马车前,问着车内的杜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