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从那相识起,长生和缦华便常在一起。命中注定的相遇,总是来得清楚分明。
桑吉去哲蚌寺随另一位上师修行,长生约上缦华一起去喀则,朝拜扎什伦布寺。
起了大早,出发时天未明。暗蓝天幕上一弯残月,低得触手可及。山体出朦胧轮廓,似沉睡未醒。渐渐天亮,如灰纱幕被揭开。汽车沿着雅鲁藏布江行驶,山势开阔起伏,道路蜿蜒逶迤。山间云烟飘逸,白塔高踞其上。
高原大地已有回迹象。道旁是青碧绿树,新犁开的田地,田间升起蒙蒙薄雾。初升的光洒落在土地和水泽上,点点金光耀闪。两人默契对望,相视一笑。眼望青天湛湛,一碧万顷,心生喜悦安宁。
路上限速,车开得并不快。缦华说,我又困了。
长生伸出手臂,说,靠过来睡一会儿吧。
她自然地靠在他的肩膀上,朦胧睡去。
翻过岗巴拉山,经过卡若拉冰川,下车活动腿脚。身边有人趁着短暂时间咔嚓拍照。两人站在一旁看热闹。长生故意逗缦华,要不要给你也来几张?
听得懂他的揶揄。缦华扑哧一笑,看不出来啊!您还有这癖好?
长生哈哈一笑。虽然相处短,但他深喜缦华灵慧,无论他说什么,她都深解意趣。这样的人,相处不累。
并肩站在山岗上,天空是耀眼的蓝,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乃钦康桑清晰可见。海拔四千多米的垭口一片银白,雪线以上没有植物。长风猎猎,吹得人几乎站立不住。
到达喀则,将将是下午,两人在路旁随便吃了点东西,走到扎寺。僧侣穿行其间,往来众多。缦华此时方知,寺中即将有法会。
扎什伦布寺在光的映照下壮丽非凡。青天之上白云舒展,金顶反光,云蒸霞蔚。强烈的彩比对,光影的变幻使得半山上的庙宇看上去犹如幻境。从青海到前藏,后藏,无论多少次面对藏传佛教的寺庙,它恢宏壮阔的气势都让她甘心臣服,从心底生出信仰和敬畏。
扎寺是四世之后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缦华对扎寺有特殊情,亦是因为仓央嘉措。历世达赖和班禅互为师长,五世班禅大师洛桑益西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老师。
她看过的书上这样写道:“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班禅大师,五年后又该再次为之授比丘戒了。仓央嘉措依约去往喀则扎什伦布寺,脸的乌云密布。我们无从得知一路上他想了些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的决心已定。经由五世班禅自传我们得知了结果:班禅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良久,然后毅然站起身来,夺门而去。他双膝下跪在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
“在后来的许多天里,不仅没有转机,甚至变本加厉:不仅拒受比丘戒,反而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说这番话的时候,仓央嘉措痛彻肺腑:‘若是不能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二者当中,请择其一!’”凝望恢弘庄严的措钦大殿,缦华久久不能举步。桑烟和藏香的味道在空气中,诵经梵唱响在耳边,恍若隔世,而她守候在此,从未远离。
举目四望。不知这周围众多小小黑窗户的房间,哪一间曾锢过他?想起三百年前在此长跪不起,哀求被放过的多情少年。光契阔,穿透岁月风尘,他凄切的语调和神情仿佛历历在目。
血泪迸溅,身不由己的无果抗争,成为月亦无法消融的憾恨。仓央嘉措内心的冲突和哀苦,当时又有几人能明了?长生站在她身边,表情静默,若有所思。缦华不动步,他便也陪伴在旁。
看着长生,缦华深轮回真实不虚。一直,她对这里念念于心,而今,随着长生——她心中的仓央嘉措回到这里。她心汹涌,不知他作何想。
缦华随长生入殿,在后排卡垫上,结跏趺坐,静听僧人诵经,阵阵如汐涌来。有泪如倾。
落泪是因有心结未解。若记忆被摧毁,彻底清除,不留一丝痕迹,人是不是容易活得快乐一点?
耽于记忆的人,纵然经历漫长时光,行过千山万水,亦不过是画地为牢。
法会结束,天已暗晚,两人离开扎寺。长生本可以住在寺中。为陪缦华,他选择和她同住在外。明两人再来。
缦华亦不觉麻烦亏欠,要如何致意。今在长生面前数度哭泣,神恍惚,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她对他信赖,托付,如幼童面对亲长,不会觉得失礼,丢人。
相比光芒四的圣城拉萨,喀则更陈旧,沉默内隐。晚间行人更少,街上风大,刮得路边店铺的招牌、窗上布帘都噼啪作响。缦华冷得发抖,长生揽过她,用围巾围好她的脸,握住她的手问,好些了吗?
长生手掌宽厚温热,一股安定的力量传来。这是她期待已久的力量。缦华抬起红肿的眼睛,看到长生眼中的慈悲。
长生。你是我的佛,你来度我。她说。
长生不语。深浓悲伤从心底泛起。刹那间,想起了尹莲。如果他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佛,那他确信,他心中的佛,早已存在,是尹莲,她一路接引他到此。安住心中,从未走远。
苏缦华察觉长生眼中的温柔,转成稍纵即逝的悲伤,没等她出言安,即消隐在不可探度的消黯中。这男人的心事、过往,她尚且一无所知。
找到一间旅馆。前台问开一间房还是两间。缦华说,一个标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