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章(3)他和小环对视一眼,都是痛心的、不寒而栗的目光。
“二孩,你喜你小姨吗?”张俭问道。他心里骂自己,什么狗的话,这和他们说的事有什么关联。
二孩没有说话。
“小姨跟你们最亲了。为了你们,她都不肯成家。”他心里跟自己吼叫,你他姥姥的在往哪儿说?你想让孩子们知道什么?知道他们自己身边有个魔怪似的谜吗?
在上班期间,厂房里震耳聋的金属撞击声又加上时而发生的锣鼓声,一炉钢出来,也不知怎么就成了“反修钢”、“反帝钢”、“忠字钢”然后人们就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向**报喜。报一次喜可以喜一两个钟头,也就是一两个钟头不必干活。张俭在如此的热闹中还企图听见自己心里的讨论:要把大孩往死里揍一顿吗?那多鹤会多么伤心?假如她能够公开她的母亲身份,这样的丑事或许不会发生。
人们不知从哪里来这么多红绸,到处挂彩球,吊车上也挂了四个红绣球。张俭为多鹤痛心极了,她活这一辈子,母亲不是母亲,子不是子。彩绸飘起、落下,高音喇叭吼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一群跟工人们不一样的人进了车间。张俭从吊车上看到为首的那个人似乎是小彭。就是小彭。
小彭是厂里一帮造反派的司令。今天他要给中央**发贺电,告诉他们超额出产了多少“忠字钢”每个工人都得听小彭的电文。
张俭看着已经相当男人气的小彭。他第一次渴望和他谈谈多鹤,假如他还多鹤,就带她走吧。苦命的女人好歹可以为一回,也许还可以为母一回。多少年的了解,他觉得小彭人品是端正的。
小彭和工人们握手,真成司令了。他穿着半新的卡其工作服。是蓝地那种,比较紧,有点像军装。盛夏的厂房就像炼钢炉本身,小彭还一丝不苟戴着头盔。他说大家辛苦了,革命最可靠的阶级是工人阶级。他说他拿不出什么好东西问大家,但还是要表示一点心意。这时他走到一边,拖过来一个移动冰箱,从里面拿出一个大保温瓶。他走到一个个工人面前。递给每人两个牛冰。
张俭本来想跟他谈的心里话一句也没了。他原以为小彭和他一样,对送酸梅汤的书记腻味。张俭站在靠后的位置,溜号比较容易,但他刚走了两步,小彭就说:“张师傅,辛苦了!待会儿咱们聊聊!”从渴望和他聊到惧怕和他聊,中间就隔了一箱子冰。张俭不知道这叫不叫收买人心,或者收买人心究竟是不是值当他那么腻味。他此刻只想一避了之,眼不见为净。小彭的眼睛照准了他,他硬是避开了。他走进了厕所,干蹲了半小时。等他出来,人们告诉他。他那份牛冰已经替他吃了,也替他司令了。
工厂停工了几个月,因为钢铁公司有太多的人掌权,得所有工厂了套。张俭和对面楼上地朋友学会了养鸽子、驯鸽子。这天他和二孩带着黑狗出门放鸽子。看见一个穿空军制服的小伙子东张西望走过来。
不知为什么,张俭站下来,等他从大路拐上他们楼前的小路。他不知凭了什么知道他会往这边而不是那边拐。空军拐向他们,看看被烟熏火燎和大标语得只剩一点残迹的楼号,问张俭知不知道这楼的二十号在哪里。
二孩眼睛一亮,瞪着年轻的空军军官。
“您找谁?”张俭问。
“我姓王,有个叫张美的女孩子,家是不是住这里?”张钢再也忍不住作为张美弟弟的荣耀。嘴快舌快地说:“张美是我姐!这是我爸!”姓王地空军跟张俭握了握手。张俭马上意识到他带了个难以对父母启齿的消息来。他紧盯着年轻的军官,他让他明白他神硬朗,什么事都受得住。
“张美同志身体很健康,您不必害怕。”军人说。
难道他在内心把自己支撑住,让对方看起来是害怕?只要丫头还活着,活蹦跳,什么他都不在乎。
“不过事情不那么简单。”军人看着他,眼里的那种光芒似乎很少在非军人眼里见到。
张俭让二孩回去告诉他妈。他姐的学校来人了。先把茶沏上。
“我还是先跟您说一下,一般做母亲地人容易情用事。您要是觉得她母亲可以承受。再去和她谈,也不迟,您看好不好?”张俭有点心烦意了。这个军人怎么老娘们腔?有话就说有就放!他狠狠地向二孩挥挥手,叫他走开,自己蹲了下来。空军军官也跟着蹲下来,蹲得跟他一样四平八稳,显然也是在挂着干玉米、干大蒜的北方农家屋檐下蹲着喝楂粥长大的。
等二孩一走,军人递给张俭一支烟。张俭摆了摆手。世上也有这么黏糊的军人。
“大叔,我来,是想调查一下张美从小到大地成长情况。”这让她的父亲从哪儿起头?
“她从小就是个好孩子,十个人有十个人夸的好孩子。”
“她有没有过神上的非常表现?”张俭不明白,不会是指神病吧?
年轻的军官一边烟一边讲述起来。张美到了滑校也是个十个人有十个人夸的女孩子。问题出在她的档案上。和她一批录取的新生有几十个,从南京上火车地有三个班,领队的人负责管理三个班新兵的档案。到了学校,张美一人的档案被丢掉了。那也不是个事,十六七岁的高中生能有多复杂的社会经历、家庭关系呢?就让她重新填一张表格,告诉她她的一切都成了空白,她必须一项项重新建立自己的档案。她填完,人事科地人把表格放进了她新地档案袋,她就从这一页纸的表格开始军校生活了。
张美是没说地。能吃苦,第一次坐教练的滑翔机吐出胆汁来了,照样要求超额训练。不够入的年龄,但她很快成了支部的培养对象。对了,主要是人缘好,跟人的关系处得放松、自然。那都是大家在她出事之前回想起来地。
出了什么事?
事情就出在档案上。她的档案完全是假造的。因为她知道一个中学生到军队,档案丢在路途上,这是个钻空子的大好时机。
她造了什么档案?!
她填写的表格里。父亲是公社社员,母亲也是公社社员,哥、姐、弟都务农,家庭非常贫困,祖父祖母都瘫痪。本来谁也不会发现她的档案是假的。和她同屋有七个女生,有时会被别人的梦话吵醒。一个女生有天夜里突然被张美地梦话吵醒。这是什么话?好像有些中国字,有些外国词。第二天早上,这位女生告诉了张美。当着全屋女生说:喂,张美,你昨天夜里叽里咕噜讲了一大堆外国话!张美说她胡扯。那个女生说,等着吧,等哪天找别人一块儿来听。证明她不是胡扯。
张俭头脑里跑滑翔机,响得厉害,几乎听不见年轻军官的话了。…过了一阵,又有女兵发现张美夜里不睡觉。坐在上。又有人发现她夜里抱着被子出去了,去教室睡觉了。问她为什么违反校规,她说同屋的女生说梦话太吵闹,她无法入睡。教室无论如何是不能允许人睡的,上级要是查下来,会把这种不成话的事怪罪于学校地。两个女教师的屋子可以搭个帆布,女教师们即便有梦话要讲,也形成不了七嘴八舌无比吵闹的大势。于是就把张美搬进了两个女教师的宿舍。张俭听到此处。已经明白什么将要发生了。
一个女教师在深夜听到张美用语说话。女教师虽然没学过语,但她断定那是语。她悄悄起身,把另一个女教师推醒。两人坐在沿上,听张美在一串混沌不清地谈笑里夹着几个本词汇。她们跟学校汇报了这件事。一个家庭极其贫困的农民孩子,住的地方是穷乡僻壤,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去哪里学的语?对她档案和出身的怀疑,就从这儿开始。
张俭心想。丫头那么好的脑筋。怎么干出这种蠢事:假造的家庭是农民,农民不如工人阶级呀?
两个女教师没有惊动张美。她们装着漫不经心地问她。家里种的是什么?一年种几季稻?养猪吗?张美还真行,说地农务都还差不离。这时候同学们对她的议论也多了:张美怎么看怎么不是农村人,刚上学时洗澡,身上还有游泳衣的印子!农村女孩的头发不一样,发梢都有点焦黄,太晒的。那时同学们甚至认为,她说不定是某个大首长的女儿,有的大首长怕下级拍马,不给他的孩子吃足苦头,末了他地孩子还是个特权子弟。两个女教师偷偷借了一台录音机,张美又开始讲梦话地时候,她们给她录了音。找来的翻译把那些本词汇翻译出来,更让她们摸不着头脑了——红薯、土豆、裙子、狗、姨妈、松果、红豆饭团子…
都是些无关紧要地话,张俭似乎不那么紧张了。
全是这些话。有时候像小孩子说话,那种腔调、发音。学校的校医跟张美同学谈了一次话。他只问她从小长大的环境,村子里有几家人。几家人里有没有上大学念外语的。张美一五一十地回答:村子很小,二十户人家,一边有一座山,山上开了梯田。她上高中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才能搭上长途车。医生说,家里这么穷,还送她上学吗?她说家家都送孩子上学,那是个风气很好的村庄。你看看,多有鼻子有眼?她是在南京考场试考的,学校的几个考官里有一个记得很清楚,张美试考那天穿的衣服。那是件很洋气的红羊大衣,黑翻领,黑扣子外面一圈金环,绝不可能是乡下女孩的装束。学校保卫科被惊动了,跟张美谈了一次话,就把实情给谈了出来。为什么要假造一个家庭背景?原先的家庭不更好吗?她不说话。不说话是要受严重处分的!她还是没话。难道她的家长有待现象?她摇摇头。摇得又狠又伤心,好像说亏你想得出来!
“那我闺女现在在哪儿?”
“您知道在军队里,假造身份是犯罪行为,要受军法制裁的。”
“她在哪儿受制裁?!”只要我的丫头能活着回来,受什么也无所谓。
“暂时停了她的课,让她住一阶段医院试试。幻想狂是能治好的。先给她用一阶段药…”张俭一张愁坏了的脸朝着他面前的地面。用什么药?可别把好好一个闺女用傻了!地上一队蚂蚁快地爬过,有的扛着什么,有几只合抬一片蛾子翅膀。蚂蚁也是在“报喜”吗?他张俭的闺女给人当疯子关进了疯人院,他心都痛出来了,蚂蚁们照样报喜。他听不见年轻的军人还在叽里咕噜说什么。他会去那医院把丫头接回来,兵,我们不当了,一家人死也死一块儿!
“…学校让我来跟家长谈谈,看看张美同学的生活环境。神科的专家觉得张美的病例不同其他人:她幻想的东西并不是那种…比如说,假如她说自己出生在一个将军家庭,这种幻想狂就好理解了。您明白我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