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陈情表李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闵凶”这两个词儿含义程度很重,很快就把读者导入惨苦的境域。什么“险衅”?什么“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小孩儿出世主要依靠父母抚养,竟然“慈父见背”是一大不幸。《文子》:“慈父之子,非求报。”可见父慈于子是人之本。作者不用第一人称“臣”而用第三人称“孩”旨在客观陈述苦情以使武帝动心。父亲死了,固然痛苦,如果还有慈的母亲一道过着孤儿寡母的生活,那还只是比较艰苦而已,竟然又“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是又一个大不幸!《晋书·李密传》:“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四岁的孩子,既经失怙,又已失恃,宛然一只被猎人击毙父母的没有羽翎的乌鸟,其寒伧、蒙昧、本能地求居觅食而又不可得的苦状可以想像得之。《诗序》:“卫世子蚤死,其守义,父母夺而嫁之。”

“舅夺母志”典出于此,但这是托词(因为封建社会里人们把妇女在亡夫以后的改嫁视为丑事),也是作者对母亲宽解的一种孝行。从心理的通常情况看,似乎长者特别喜第三代,似乎祖父祖母喜孙子胜过儿、媳喜子女;如果这种判断不误,那么,祖母刘氏对作者的特别喜是很自然的,再加上作者是一个失怙失恃的孩子,当然特别喜又加上特别同情了,这样“悯臣孤弱”的“悯”其含义之深、程度之重可以贴切体会,祖母当然“躬亲抚养”了。《晋书·李密传》:“密时年数岁,挛弥至,之情,遂以成疾。”

“九岁不行”也许是软骨病之类。如果孩子身体健康,祖母心费力可能少些,现在竟是“九岁不行”特异的体弱是又一种大不幸,是祖母格外心费力的又一个因素。以上一句写“弱”以下集中写“孤”尽管有三种大不幸,如果家里人丁较多、外面亲戚不少,那还可以有若干圆通的余地,现在是“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孤”得够痛苦了,够奇特了,够长久了:一,从作者的父辈看,没有叔叔又没有伯伯。二,从作者的平辈看,没有哥哥又没有弟弟。《诗经·郑风·扬之水》:“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汝)。”郑玄笺:“鲜,寡也。”作者借用《诗经》一句,但“鲜”并不作“少”讲而作“无”讲,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跟“既无叔伯”的“无”避免重复的一种特殊词义。从外亲看,既没有为祖母、兄弟、子等穿孝服的亲眷,也没有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穿孝服的家族,也没有为堂兄弟、为未出嫁的堂姊妹穿孝服的同姓,单枝独芽寡人一个。从经济看,门庭衰败,连个使唤的童仆也没有。最后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来简括、有力、形象地刻画作者幼年时经历的那种寂寞、清贫、孤独、悲怆、冷酷、凄厉无告、遭人白眼的惨境。封建社会的世俗观念跟今天不同,今天男女平等又以独生(无分男女)为正为荣,封建社会重男轻女又提倡多子(男子),作者这个“九岁不行”又是“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又是缺亲无故,又没有童仆的清贫之家的几世单传的孤弱苗的成长,蘸着祖母刘氏多少关顾之,倾注了祖母刘氏多少矜悯之情,耗费了祖母刘氏多少劳之力!不妨说,祖母虔诚不渝地把自己全部的智慧、热血、力乃至生命都放在抚养作者上面,读者怎不被浸透在一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之中而对作者产生深切的同情呢?如果祖母刘氏身心康泰,作便利,那还可以有些周旋。大不幸又一次在必然中发生了,──祖母刘氏经受不了许多家庭变故的摧残,经受不了许多社会人心的冷遇,经受不了许多对孤弱孙儿的哀悯和担心,喂养和抱持,事必躬亲,因而“夙”婴疾病“常”在褥,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祖母所唯一依靠的是一弱苗而已“臣侍汤药,未尝废离”概括而又具体地写出了作者对祖母的孝谨备至。《晋书·李密传》:“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可见作者对祖母情的深切、侍奉的殷勤和依附的紧密。从“而刘”到“废离”不过寥寥几句,却勾勒出陈情不仕的一个很重要的画面。以下论列紧紧把这几句当作唯一的事实据。

第二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都由于“刘病笃”而有着“报国恩”和“徇私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旨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为下文请求“终养”埋下伏线。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其中有对晋武帝的最高颂词;更有对作者深受其恩的最大“沐浴”一词隐喻作者犹如禾苗蒙受雨滋润因而茁壮成长。武帝担心作者以事奉祖母为借口,实在是对新朝持反对或观望的态度,作者更担心如果措词失当会引起武帝疑虑将有杀身之虞。

“奉圣朝”臣仆称君之词“沐浴清化”臣仆无比新朝的话,称呼和都能使晋武帝锐地觉到这是一个宠臣对君主说话,因而心弦为之一弛。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又作为一个过渡引导到“陈情”上来,以下具体地陈述“沐浴清化”的事实:一是太守推举作者为“孝廉”这是褒德;二是刺史荐拔作者为“秀才”这是称才,但是“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辞不赴命”乍一看来并非“沐浴清化”其实是最好的“沐浴清化”因为晋朝的地方官吏不但承认并且大力表彰了作者的孝顺和与事有原则和有才干,而且体谅了作者的惨苦处境,通情达理,言到行成。由于是地方官吏,又由于是以前的事,只用“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简单代一下就行了。

“沐浴清化”的更重要的事实是“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武帝“特下”诏书,而且要作者做特别亲信的廷侍卫之长;不久又授予辅佐太子的官职。面对最高统治者一再提拔,作为降臣的李密越发不能简单从事了,于是“具以表闻”在武帝看来,李密对这种厚竟然“辞不就职”难免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是作者巧妙地写道:“猥以微,当侍东,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作者主动说出武帝心中想要说的,而且是这样委婉,这样诚恳,武帝当然会心平气和了。但这话毕竟是作者所说,从以前的情况看,并没有获得武帝的谅解,而是遭到强迫手段:“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切”

“峻”

“责”

“逋”

“慢”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武帝当时的恼怒情态。郡县风驰电掣地执行王命,是“迫”是“催”臣上道,州司具体贯彻王命,是“临门”是“急于星火”先后六个四字句,非常练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雷厉风行无可阻遏的催命图,这与上文所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成为鲜明的对照。

“臣奉诏奔驰”的“奔驰”用得绝妙,它有力地显示了作者非常急切地希望立刻赴京为皇家奔走效劳的焦急心情“刘病笃”的“”字又准确地显示了苦情深而且是为时不久,它跟下文“苟循私情”的“苟(姑且)”相得益彰。作者巧妙地应用了二难推理:“奉命奔驰,则刘病笃;苟循私情,则告诉不许”二难推理是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联合起来的推理,它的前提既然有两个,结论就是或此或彼,因此说“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这个结论含蕴警,表面看来它有对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使武帝意识到作者的真情实一一出自肺腑,句句有理,处处合情,部分地消除了对作者的某些疑虑。其实呢,辩证地看,这里的本观点是“先徇私情,后报国恩”如果是先直截了当地提出“愿乞终养”很可能怒武帝遂致罹难,这里形式上提出两难,正是作者与事为文的高超所在。怎样进一步说服武帝呢?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而把读者引向下面的关键的即是高的一段。

第三段提出晋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治国纲领,陈述作者特别孤苦的处境和作者的从政历史、人生态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韩非子·说难》:“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有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作者紧扣治国纲领大做文章,使武帝到“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系縻”(见《说难》)。圣朝“以孝治天下”并且做到“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是热切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态度坚决、措置得当,却更是为“愿乞终养”设置据。于是说出了“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副词“特”和两个形容词“尤”

“甚”集中有力地写出了作者的情况是异乎寻常的特殊,那就越发应当而且必须“蒙矜育”了。如果是心的作者,行文至此,也许可以认为提出“愿乞终养”了,那仍然要把事情坏,因为“以孝治天下”是讲法“凡在故老…”是说理,都还只是一般的论辩艺术,都还没能进一步打开武帝的心扉。聪明而又耐心的作者忽然宕开一笔,索刺刀见红,把情节推向高!他勇敢坦率而又十分机警地把自己的历史问题、人生态度以及从政思想来一个彻底代,全盘亮相:“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少”

“仕”

“历”职说明了仕臣之久,供职之勤,但它的本目的不是为了尽忠守节于西蜀,而是为了“图宦达”既然“图宦达”就说不上“矜名节”就较多地打消了武帝的疑虑。另一方面,武帝的措施又使作者这个“至微至陋”的“亡国俘”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完全应当“士为知己者死”怎么可能徘徊犹豫、另有所图呢?这又进一步打消了武帝的一些疑虑。在武帝看来,皇君至高无上,降臣至卑无下,动不动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施以高。作者看准了这种心理状态,尽量把自己低,把国恩抬高:“今臣亡国俘,至微至陋”一个“”字,仍旧到不足,再加上一个“微”字和一个“陋”字,而且是“至微至陋”与此同时,国恩深重是“过”蒙拔擢,是“宠”命“优”

“渥”(“优”

“渥”同义),前朝降臣恩荣加身,必然要欣,惶恐,奋无已,效忠不二,这正是武帝所急切希望的。接着用反诘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只能是增强陈情语气而不会怒武帝,降臣对新主竟能如此措词这是少见。也不是守节蜀汉,也不是拒官新朝,那是为什么呢?唯一的原因除了前文所说,作者勾勒了又一幅惨苦图,亦即祖母刘氏的病笃图:“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隐喻形象地表白了祖母大限临头,而且是很快地临头,作者只是竭力捕捉一刹那的时机,完足一刹那的义务,享受一刹那的幸福而已,这已为下文“报刘之短也”张本。文章至此,完全可以提出“愿乞终养”了,但聪明而又极其细心的作者还怕武帝认为以一般的孝敬长上为借口实在为的消极抗拒皇命,作者又一次综述了自己跟祖母血相连不可或离的紧密关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一种意思,一种说法;“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还是这种意思,但是另一种说法,强调中具有错综变化,又自然地得出了“区区不能废远”的结论。

“区区”拳拳,一片真情,也就是“不能废远”用“区区”又用“不能废远”也是强调中具有错综变化。以上两句出自肺腑,动人神魄,从悉心说服武帝体恤下情看“区区不能废远”明确表示不能分离,比上文“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两可之说前进了一步。

第四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动武帝达到陈情目的。

尽管作者从法从理从情写得娓娓动人,但他仍然清醒地、审慎地料到武帝不能足于“区区不能废远”的说法,还会采取一些相应的高手段。作者又清醒地、审慎地估计到尽管上文已经有种种刘氏大限不远的表白,但武帝还会认为“徇私情”跟“报国恩”的抵触,作者仍旧不能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本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四十四岁,是中年人,风华正茂,报国多;九十六岁,古来稀有,风烛瓦霜,瞬息可灭,很自然地得出“尽节于陛下之长,报刘之短也”的结论,这结论清楚地陈述“报国恩”跟“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稍稍从长远着眼就本没有矛盾,也是合情合理地提出解决尽忠跟尽孝暂时发生矛盾的措施的有力依据。从武帝设想,可以把成全李密作为“以孝治天下”的一个范例,更可以达到李密出仕新朝的目的,冠冕堂皇,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老练深沉的作者这才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请求。

“乌鸟私情”是比喻也是比拟,它是“愿乞终养”的据,又回溯到这是动物本所在,治天下的本所在,完全符合“以孝治天下”的纲领;又是恳切、谦抑的天真,这种措词委婉得体,曲折有致,连铁石人也得回心转意,武帝当然不能拒绝。《尔雅·释诂》:“愿,也。”它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愿意”应作“很希望”讲,表示愿之深。用了“愿”又用“乞”同义的语词反复表示分外强烈。妙的是,作者明确提出请求以后,还害怕武帝不相信他所说的“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为了印证所说句句属实,了无欺诈,再作出了以下印证:“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