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杜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三百余里,隔离天。骊(lí)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二川溶溶,入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i)何虹?高低冥,不知西东。歌台暖响,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之内,一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pín)媵(ying)嫱(qiáng),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nian)来于秦。朝歌夜弦(xián),为秦人。明星荧(yíng)荧(yíng),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huán)也;渭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车过也;辘辘()远听,杳(ya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英,几世几年,剽(piāo)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zi)铢(zhū),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yu)之粟(sù)粒;瓦参差(cēnci),多于周身之缕;直栏横槛(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yā),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益骄固。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殿,乘辇车来到秦国,夜献歌奏乐,成了秦里的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绿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子)。秦始皇喜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嘈杂的器乐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重点考察:钩心斗角。钩心斗角此成语出自于此散文。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复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3)歌台暖响,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之内,一之间,而气候不齐: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着暖意,如同光那样暖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加那样凄凉。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里,而气氛冷暖却截然不同。
(4)明星荧荧…杳不知其所之也:(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
重点:(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的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奢侈:第一段写阿房工程浩大,宏伟壮丽;第二段写廷生活的奢靡、腐朽。这两段又是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写得条理井然。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带有抒情彩的议论。第三段写秦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农民起义。推翻其统治;第四段意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后人”(指当时统治者)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这两段议论由古及今,层次很清楚。
赋这种形式,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它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本文完全具备这些特点。
本文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充了情,语言美,富于文采;有时骈散兼行,于整齐中有变化;有时比喻贴切,生动形象;有时运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充畅。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覆盖。
[隔离天]遮蔽了天。这是形容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阿房)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古咸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的样子。
[廊缦回]走廊宽而曲折。廊,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钩心斗角]指室结构的参差错落,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现在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