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734章兵临城下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七百三十一章兵临城下(5)孔晟没有下马,将手里染血的方天画戟递给了亲兵带走,尔后他手持宝剑遥遥指着仆固怀恩等人,淡漠大喝道:“仆固怀恩,孔某幸不辱命,得胜归来,斩杀贼将两员,惊走骆悦逆贼,尔等还有什么话说?”仆固怀恩脸难堪,无言以对。。。他在马上躬身拜伏了下去,轻轻道:“郡王神威,仆固敬服!”薛奉贤等郭营诸将也纷纷拜了下去,声音都隐隐有些发颤:“末将等敬服郡王神威无敌,不愧是我大唐第一猛将!”这些人前倨后恭,其实不是出于敬畏和佩服,而是出于某种恐惧。

孔晟冷笑一声,扭头望向郭子仪道:“郭令公,孔某前番在许州城外,大败骆悦所部,骆悦率残兵败将逃至汴州。孔某率军前来,一则为追击骆悦而来,二则为的是助郭令公早拿下汴州,你我两军好速速进攻洛,以图为长安解围!”事情已经明着摆在了桌面上。骆悦逃到了汴州,孔晟率军便追到了汴州,而既然骆悦连与孔晟对战的勇气都没有了,足以说明他在许州一战中是如何得被孔晟的声威所震慑!

可笑郭营诸将还认为孔晟是畏惧骆悦,不战而逃,绕行到汴州来乞求郭营的庇护。结果,孔晟用铁一般的事实,用两员范猛将的鲜血和尸身,给了众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郭曜、仆固怀恩这些人难堪得几乎要找条地钻进去。好在孔晟没有继续追究,而是与郭子仪并辔而行,返回了郭营大寨,并很快进了郭子仪的帅帐。

这一趟回返,乌显乌解等人那一个扬眉吐气是毋庸置疑了。所有郭营士卒都向孔晟的背影投过惊为天人的眸光注视,经此一战,孔晟勇猛无敌的盛名才算是真正在大唐军中传开,确立下他第一猛将的战神地位。

因为郭子仪的兵马才是大唐官军的正统主力,得到了这支兵马的认可,就相当于是得到了天下官军的认同。

进了大帐,还是那些人,但心情和气氛却与前番截然不同了。孔晟站在军事地图前指指点点侃侃而谈,再也没有一个郭营将官认为孔晟信口开河了,更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再挑衅孔晟的权威了。

孔晟淡淡道:“诸位,在孔某看来,拿下汴州易如反掌。汴州城防高深,屯粮必然甚多,数万范军守城,易守难攻。如果单纯靠攻城,就算是一年半载都难以拿下汴州。既然不能力敌,那就只能智取…”孔晟的手在地图上某一处位置上重重落下,眼眸中掠过一抹冷酷。为了节省时间,为了尽快拿下汴州,面对孙清的数万范兵强将,为了避免长安再次被范铁骑践踏沦陷,必须要使用超常规手段了!

郭子仪眼前一亮。

他是有韬略的大唐名将,统兵多年,他马上就意识到孔晟的真正用意。他大步走过去,紧盯着军事地图,沉良久,却是目光闪烁起来,轻轻叹息道:“孔郡王,如此倒是妙计,拿下汴州应该不难。只是如此一来,恐怕我军就要造下无边杀孽,累及周边府县无辜百姓了…”孔晟沉默了片刻,才淡淡道:“郭令公,世当用重典,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果不用非常手段,汴州城难以攻克,假以时,范叛军必将占据整个河南道,甚至长驱直入,践踏京都长安!到了那个时候,天下黎民百姓就会再次遭遇战之苦,会有更多的生命陨落在贼人的刀斧马蹄之下!”

“更重要的是,汴州周边已经被叛军侵略多时,百姓早已逃难南下,以孔某来看,城中或者周边府县早已十室九空,没有多少百姓还在家园,郭令公不必担心!”

“当然,这只是孔某的建议,是不是采用,还取决于郭令公自己。孔某告辞!孔某会率军在汴州城外等候三,无论令公行动与否,孔某都会率军继续北上,向洛进军!”孔晟微微躬身,向乌显乌解等人使了一个眼,然后扬长而去。

孔晟这意思是说,我会率军在汴州城外为你们牵制孙清的兵马三,为你们从容施行计策争取时间。但听与不听,都在你郭子仪自己,该说的老子都说了,今后不再管闲事!无论你们如何,三后,老子都要率军离开汴州紧

孔晟的南方联军果然在汴州城外修整驻扎了三。正是因为孔晟这五万大军的牵制和震慑,汴州城的孙清才不敢轻举妄动。孔晟如今在孙清心目中的地位和威胁,已经远远要超过郭子仪了。

第一,郭营这边没有任何动静。第二依然如故。但到了第三早上,郭营中突然兵卒涌动,至少有一万人手持器械,向着汴州城东南侧数里处的汴河奔去。

孔晟在营中高处望着郭营士卒的动向,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他知道郭子仪总算是拿定了主意,准备采取他的建议了。这算他明智和有些魄力。若是迟疑不决,错过战机,他想要拿下汴州难如登天。

只要孙清闭城不出,跟郭子仪来一场旷持久的对峙,郭子仪没有半点办法。硬攻不成,索战不成,那还怎么着呢?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而汴州城的护城河其实就是从汴河引水而来,在旷野上至今还残存着引水的废弃河道。

这个时代的汴河波涛汹涌,尽管现在已经渐渐进入了枯水期,但蓄水量之大还是能容大船通行的。这是贯通中原的重要的水路通道枢纽,也是范军马粮草后勤辎重的重要补给线。

军在汴河渡口处本来设有军营,只是因为郭子仪大军的到来,这才临时撤入城中,放弃了河边的军事堡垒。

汴州城的地形西低东高,汴河正在东侧。范军自然观察到了郭营唐军的动静,飞报孙清。孙清登临城楼之上,眺望着东南方向,见黑一大片的唐军士卒正在汴河河堤上干得热火朝天,不大变。

很显然,郭子仪再三权衡,还是采纳了孔晟的建议,水淹汴州。汴河水势汹涌,若是被唐军掘开一个大口子,凶猛的河水就会沿着旧河道倒灌而来,进入护城河并将汴州城彻底淹没其中!

到了那个时候,汴州城就再也守不住了!汴州城一旦变成汪洋中的孤岛,所有范军就都有全军覆没的危机!

孙清不敢迟疑,立即点起兵马出城索战,试图干扰唐军决堤的行动。但郭子仪早有准备,立即亲自率主力倾巢而出,在城外拦住了孙清范军的兵马。郭子仪与孙清在汴州城外大决战的时候,孔晟已经率军拔营绕过汴州城继续北上了。

联军中旌旗招展,秋风萧瑟。耳中传来汴州城方向震耳聋的喊杀声,孔晟扭头望向了那远端的战火硝烟处。

杨统轻轻叹息道:“郡王,我军若是趁机从后夹击,孙清兵马必败无疑,甚至不需要再用水淹汴州之策了。”

“先生,若是我军全体上,孙清必然再次缩入城不出。事情就回到了原点上。更重要的是,郭子仪兵败在先,需要一场大捷来向朝廷和皇上代,我这次只出计策不抢功,也算是回报当年郭子仪向皇帝举荐我出仕为官的一份情谊了。”

“我送一场大功、将汴州城让给郭子仪,从此之后,与郭子仪便恩怨两清了。”孔晟轻笑一声:“顶多三五,汴州城必破无疑。我们必须要在范锐被郭子仪牵制在汴州的时机,昼夜急行军,争取尽快抵达洛外围,抢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前头拿下洛!”孔晟眸光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其实他完全可以在拿下汴州城之后再率军北上,但那样就占了郭子仪的风头。郭子仪及其麾下诸将,也是大唐军队中的一股不容轻视的中坚力量,若是此次北伐讨贼,所有战功都让孔晟一人独揽,无疑会将郭子仪这些军中宿将彻底得罪死了。

所以孔晟只提建议不出兵,只牵制不参战,将功劳完全让给了郭子仪。如果郭子仪不是傻子,自然会明白孔晟的容人之量和大度善意。

但汴州可以让,这洛却坚决不能让。非但不能让,还要抢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前头将洛独立拿下,这是孔晟真正在大唐定鼎个人威信和巩固权威的重要一战!

汴州的战况,祈水城骆悦的惨败,军报先后传入洛。就连孔晟都没有想到,史朝义在如此不利于范军的颓势下,竟然采取了一记昏招,他将分散驻扎在汴州之后、郑州前后一线的两万兵马召回洛,以巩固洛的防守力量。同时加固洛城防,调集河南各地粮草辎重,准备在洛与李唐官军决一死战。

史朝义同时还急命河东范军分兵五万,由沧州火速西进,准备包抄李光弼这一路大军的后路,在史朝义的谋划中,如果不能将李光弼歼灭在相州,至少要把李光弼牵制住,避免李光弼南下与孔晟和郭子仪两军形成呼应合围。

在史朝义的心里,孔晟并不足为虑,他顾忌的还是郭子仪的军马。虽然有消息说连骆悦都不是孔晟的对手,骆悦如今从汴州溃败下去,如今都不知所踪,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但史朝义却只当是谣言,置之不理。

城中派遣出去的探马一路接一路飞驰往汴州方向探听消息,对于史朝义来说,汴州孙清与郭子仪的对抗至关重要,若是孙清能守得住汴州是最好,可一旦汴州失守,史朝义就必须要考虑死守洛了。

孔晟在行军过程中听闻史朝义竟然回收防线和调回各地兵马,准备在洛城与官军决一死战,忍不住开怀大笑。此人果然是目光短浅,虽然他的品比其父史思明良善,但在用兵上却比史思明差得太远了。

若是史思明,他一定会将战线布防在洛外围,绝对不会收拢防线,试图靠洛城防坚固来抗拒官军。洛城防再坚固,也毕竟只是一城,范军困守一城,纵然兵马强盛粮草不缺,也不过是困兽之斗。

孔晟立即下令,五万江南山南联军不再急行军赶路,而是进右前方几乎变成一座空城被范军放弃的郑州城,在郑州城修整一

而与此同时,探马也报来了郭子仪水淹汴州取得大捷的消息。孙清率残兵败将逃离汴州,退往郑州右侧的滑州。

如果是孔晟,肯定会对孙清的残兵溃逃置之不理,先行放过,尽快直。因为只要洛拿下,退守滑州的孙清就不足为虑,迟早会在官军的包围中被剿灭。

但郭子仪毕竟不是孔晟,两人的风格和思路迥然不同。郭子仪领军崇尚稳妥起见,他为了防止孙清残兵包抄自己的后路,特命部将薛奉贤分兵一万向滑州追杀过去。

郭子仪给薛奉贤的命令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就将孙清困在滑州,等待官军主力后援。而一旦洛攻克,郭子仪会挥师滑州,彻底将孙清余部剿灭。

这样一来,郭子仪大军又在汴州耽搁了一。郭子仪将汴州大捷的军报亲自签署画押,然后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报给兵部。

而在此之前,孔晟关于许州大捷的军报也在火速报往长安的路途之上,肯定会赶在郭子仪的军报之前抵达长安。相信,这两次大捷会大大提振大唐君臣和天下人的信心!

与孔晟和郭子仪这两路大军的首战告捷相比,相州的李光弼却是有苦难言。他率军南下,一路上遭遇范叛军的围追堵截,前前后后数十战。李光弼军马的行进何其艰难,在河东军主力从沧州包抄过来之后,他更陷入了前后被夹击的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