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能,当了牧师也能。”庆生回答。白芷放心了。他们在故乡的小路上边走边想,边想边唱:“在主中真诚的心,到处相相亲,基督神如环如带,契合万族万民。”故乡畅的小河载着光和花瓣,过山脚。过树林,过“回堂”过小石桥和小教堂。教堂的钟声飘得很远,小河得很远,青年庆生也将走向很远的地方。他们不知道有什么骗局,远方有没有深渊。
(四)青年庆生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学的神学院,课外帮助别人抄写文稿或出一些别的力气,工读自助。其间一直与他远方的姑娘通信。可惜这“两地书”均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烧毁,知二人之间是从什么时候改变称呼的,有没有冠以“亲的”或者干脆是“dear”都不可能了。单从那所著名大学的校志上查到,庆生已于大学期间改名“鸿鹄”了——詹鸿鹄。
(五)小老板不久去世(据推测是癌症),引起过一场风波:老板娘为生活计,愿意女儿嫁给一个大药铺的少掌柜的。女儿心里有着原来的小学徒,执意不肯,险些闹得出了人命。先是女儿要马钱子,幸亏是错了车前子。后是老板娘中风不语,好在“安牛黄丸”和“人参再造丸”都现成。最后还得谢旧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故乡的生活益艰难,不说哀鸿遍野吧,总也是民不聊生,小药铺终归倒闭,大药铺岌岌不可终;正当詹鸿鹄翻译了几篇文稿,倾其所得寄与母女俩,老板娘方才涕泪俱下,深信小老板在世时的断言是不错的。
(六)詹鸿鹄拿下了神学硕士学位,在一所教堂里任职。经济情况稍有好转,他一定要未婚到大地方来进一步学习,于是白芷和母亲也就离开了故乡小城,到鸿鹄身边来。不久,詹鸿鹄与白芷在一所大教堂里举行了婚礼仪式。一位洋牧师(詹鸿鹄的老师)着生硬的中国话问:“你愿意他作你的丈夫?”答:“愿意。”你愿意她作你的子吗?
“也说愿意。詹鸿鹄又开始攻读史学,白芷也考进了师范学校,老岳母心料理家务,曾有一段很富诗意的生活。对教堂里的信约,鸿鹄夫妇恪守终生、二人如形如影,没有发生过任何纠纷。后来虽然介入了第三者,但那是他们可的儿子。只是由洋牧师作了证婚人一节,倒惹得老夫于”文革“中参加了一回学习班,写过几份代材料。这是后话。
(七)还有一个疑点有待查明,即:詹鸿鹄是否也跟白芷热烈地亲吻过?有一次,詹牧师曾对“现今的年轻人在光天化之下就搂搂抱抱”表示过不,或可推断他绝没有过类似的过火行动,但由詹牧师也协助子生了一个儿子这一方面想,又觉得证据不足。
我料定,要给詹牧师写报告文学,在情这一永恒主题方面,无疑是要有所损失了,只能写到干巴巴、味同嚼蜡为止。没有诗意。可以有一点趣味的是风筝。詹牧师家住在一个厂办专科学校里面(校方曾多次想把他们迁移出去,可又拿不出房来),学校里有两个篮球场,可以放风筝。傍晚,学生们打完了球,都回家了,校园里宽阔又安静。那年,詹夫人已经病重,裹着线毯坐在门前的藤椅上,仰起头来看——詹牧师正认真地放风筝。糊得很好的一只沙燕儿,上面画了松枝和蝙蝠,晃悠悠升起,詹牧师撒出了一段线。飘悠,飘悠,风筝又急剧下栽,詹牧师又收回一段线。詹夫人喊:“留神电线,挂上!”忽忽,摇摇,风筝又升起来。
“小心楼顶!”詹夫人说,攥紧拳头。詹牧师一下一下练地拽着线,风筝平稳地升高,飘向夕,飘向暮浓重的天空。詹夫人松开了拳头。詹牧师把线轴揣在衣兜里,坐到夫人身边来。风筝在渐渐灰暗的天空中像一个彩斑点,一动不动。两位老人也一动不动。
四只眼睛也一动不动。
“有多少年不放了?”詹夫人说。
“十年还多了。”詹牧师说。
其时为一九七七年。
“你放起来倒还没忘。”
“生疏多了。”
“我以为你放不了了呢。”
“不至于。”
“在老家时放的那种‘双飞燕’我还是最喜。”
“一上一下,一下一上,那种确实好。”
“那是用绢做的。”
“最好是用绢做。”詹夫人久久地看着篮球架后边那片开始发绿的草地,不再说话。
詹牧师给她倒了一杯水,让她把药吃了。
对面的楼房成了一座黑的墙,风筝看不见了,只有从衣兜里出的那段白的线,证明风筝还在天上。
天上朦朦胧胧地现出一个月亮。
詹牧师安老伴儿说:“让我想一想,也许还能做成那种‘双飞燕’。”
“还有那种鹰形的风筝,我们在家乡时也常放,像真的鹰在盘旋。”
“那叫纸鸢。”詹牧师纠正说。
“你不要总是怕人提到鹰。”
“我没有。那确实叫纸鸢。”
“你总是怕人提到鹰。”
“我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