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四百四十五章朝歌之战结束北方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后,徐荣在部署。修缮邯郸事宜之后。除了留守部分兵马抵挡可能出现的回攻袁军后,亲自又领兵两万南下攻略魏郡。

邯郸的失守。对于袁绍集团来说,毫无疑问是绝对地灾难。

从此,从北面联系冀州的要道被一刀两段,而壶关地延伸战略空间,通过邯郸辐的环境更加稳固和牢靠。现在的袁绍,除了可以通过清河,内黄,邺城,黎还能够与冀北本土保有最后一道联系外,便几乎已经有一半陷入了河东的包围圈里。

更可怕的是,从冀州州治信都到清河,内黄,一路上偏偏是暴动最大最多最频繁的地区,无论是从粮草方面还是兵员方面本就不可能轻松的连接上去。

而这个时候徐荣马不停蹄的向魏郡进,一但魏郡失陷,通过漳河来运送辎重补给的最后便利,也将彻底失去。控制了魏郡,向东再扼守住漳河向上游通往黎的水路后,便只能通过内黄来连接黎了。

本就是始料未及,区区一个多月,南面主战场还在胶着地情况下,本来袁绍地优势,不仅仅消失殆尽,而现在,战局更是彻底的倒向了河东方面。

倘若袁绍不能将冀州本土地动制下去,重新恢复原本稳定,倘若袁绍不能保住魏郡控制住漳河通道,倘若不能重新夺回邯郸城,而河东军,再合围上来,河北军,必将一败涂地!

从袁绍起兵西进,到和卫宁僵持到现在,时间已经渐进了七月,整整四个月,接近半年的时间,从刚开始的突然而,河东一步步将优势重新抵消,找回,一直到现在,最后的战局彻底的往河东方面倾斜。

这一场,朝歌之战,牵扯到河东,河北两大天下最强势力,决定谁才是北方霸主的大战,袁绍几乎已经算是败了一半。

袁绍在惊闻邯郸被迫,次子被擒的噩耗后,召集了麾下各智囊商议计较。

自然,如今的大战略已经极度不利于袁绍了,派往河东挑拨安邑政治反叛的人,在闻得河北战局不利的情况下,那些投机分子纷纷和他袁绍划清界限。派往上谷辽西乌桓处的使者,竟然被那群野蛮,忘恩负义的乌桓人斩下了头颅。派往辽东公孙度求情援军的使者,同样被公孙度斩下了脑袋,甚至用锦盒装好送给了卫宁,不单单如此,野心的辽东,还有集合军队反而有图谋他幽州的野心…

而袁绍的最后一救命稻草,派往徐州以说服曹亡齿寒的使者,还没有抵达下邳,却闻得,淮南孙坚尽起大军屯兵在徐州边境,仿佛与徐州也将有一场一触即的战争!曹,无力身…

袁绍没有想到,陈登没有取得河东的帮助,在陶谦的许可下,已经将徐州东部投诚给了孙坚,以换取他陶氏继续存在下去的允诺。而同时,河东的使者也早已经派往了孙坚处,说服孙坚牵制曹帮助袁绍的可能。

最重要地是。孙坚麾下多了一人,提出了天下二分之计,深得孙策,周瑜器重而引荐给了孙坚,便是鲁肃。

鲁肃提出,取荆州,得淮南,控制徐东,兵豫州,经营江东。再南下州,西面,出白帝。攻略益州,主要攻略地方。便在兖州以南,从而取得和北方分庭抗衡的资本。

河东的大势已成,袁绍的败亡已经不可避免,而曹注定将会是挡在孙坚面前的挡路石。纵容曹帮助袁绍,其实并没有涉及到多少江东的利益。但不提这个时候到底可不可能挽回战局,如果就这样得罪了河东。在如今袁术尚在,刘表还未削弱的情况下,恶河东,显然是不智的。

如今江东的主要敌人,自然应该是袁术和刘表,江东保有余力未,本就是等待袁术和刘表互相损耗。整个淮南和荆州才是江东最关心的问题,才是江东最为垂涎地土地…

与此同时,袁绍也本没想到,曹也没有帮助袁绍的意思。河东击败河北。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在其中谋取更多的利益才是最实惠地问题。曹的兵马本就没有足够地实力去参战两方这样一场混战。手中征讨徐州兵疲将累,还要回师北上,再将河北和河东的战事拖延下去,不如说是让自己陷入其中的泥潭。

河东如今投放在朝歌一带的兵力也不过区区十万之数,在北面,壶关的兵马充其量也只有五万征战。历来以强大而盛名地河东,占据了凉州,并州,司隶,雍州四州之地,讨伐李郭伤亡极小,可能只有这么点兵马吗?曹自然不会认为卫宁敢和袁绍决战就是这么点底气,河东的底牌,还未亮完,曹谨慎地格,注定不可能让他以身犯险。

既然不予理会袁绍,曹自然也不甘心就这样的白白看戏,徐州彭城一直没被他攻破,并不是城池有多么坚固,也并不是陶谦动所谓百姓就能抵挡下来的,而是曹不想,一但他统一了整个徐州,自然也便没有了借口身事外。

而显然,在袁绍和河东决出胜负的时候,他也想分一杯羹,青州这个本来就名义上属于他的地方,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

当孙坚起兵境的时候,帐下惊动,曹却在众人担忧的眼神注视下,蓦然大笑。

一语道破了孙坚的心境,孙坚不愿意得罪河东,甚至可能还有要分徐州的野心,但绝对不会和他曹真正来一场厮杀。他孙坚要去和刘表,袁术争雄,而他曹,也将会是后抵挡河东地先头兵。

所以,这一战终究只会是作秀,做给卫宁看,做给袁绍看。尤其在刘表和袁术地厮杀越来越烈的时候,孙坚哪还有心思再去恶他人?

可以说,现在对于袁绍来说,已经真到了内外无援地窘境。

当一个个噩耗传回来的时候,袁绍的眼睛几乎都冲出血来,当初意气风,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就因为在大局上自己失利了,便会让天下人所小觑?

袁绍自问自己还有二十多万的大军,自己不过只丢了一个邯郸,不过只是放进了一只老鼠在家里,怎会便让天下人都觉得他将要失败了?

他袁绍四世三公,出身名门,讨伐董卓贵为盟主,如今身为大司马,位列三公,袁氏一门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站在这个世界的顶峰,他们凭什么会认为他袁绍会失败!

袁绍不甘心,而帐下诸位谋士在如今恶化的局势下也措手不及,愁眉不展。

只有沮授,这个时候深深的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后悔自己竟然如此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