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林会到办公室,就劈头盖脑地问朝霞:“你怎么就一个人走了呢?害得我们到处找你。”
“对不起。当时,我也无法找到你们,所以就``````”朝霞看着林会,很难为情的。
“算了吧。只要你没事。看来,你还不适应。多去几次就好了。”林会开导朝霞。
就到期末了,明天就是地区期末统考时间。办公室一下热闹起来,该在的,都在。办公室门口的小黑板上,分明写着:请各位老师,务必在今天下午五点之前,把教案到教务处,领去清单,才能去财务处。老师们知道,教务处的帐不结清,财务处的也结不了。所以,这会儿大家也该忙活了。最急的,还是刘老师,平时就没见他写教案。只见他闷声不响的,一个劲地写呀。林会见他着急,心里也跟着急,叫他再找个本子,帮他一阵猛抄。
朝霞不用急,这些工作,平时都做得很消停。
期末监考、改卷,学校安排老师们都避开了自己所在的年级。学校要监督老师,是不愁没办法的。
期末总结大会,如期举行了。孙校长在大会上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报告。对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总结,对每个先进个人,都做了彩的点评,对工作没什么起的(当然只限于年轻人),做了不点名的批评。虽说是不点名,但事情说得很,每个老师都知道在说谁。其实,是不点名的明确的批评。那不点名的某人,听来面红耳赤,羞愧难当。这中间,舒欣是逃不掉的。因为,她班上的试考成绩,依然没有提升。听孙校长是怎么点评她的,“我们高二年级,有个别老师,年轻、漂亮,追求新,是可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教学工作还是要踏踏实实才行嘛。教学上,也去新一番,结果得到的,只能是惨痛的教训。一次次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教学上硬是要象林会老师那样,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钉子一个眼,才能出成绩。你们看,林会班上的语文成绩,是年级第一,甚至超过了尖子班。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她辛勤努力的结晶。希望老师们下去,多与她经验,我相信,林会老师是不会保守的。和林会老师经常相处在一起的老师,也看到了她是怎么做的。难道你们没得到什么启发?``````”孙校长最后的那句话,是在说刘老师,同时也在提醒高一二班的邱老师,你虽然惩罚学生有用不完的套,但是,教学上却受到了冲击。长江后推前呀。后生可畏呀。这潜台词,邱老师一定是听懂了。邱老师虽是本期的先进班主任,但基本上还是批评的对象。因为,你管理好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他成绩好,成绩没上来,说明你的管理是失败的。
朝霞也是表扬的对象。她的班,试考成绩自然是年级第一。说到朝霞,孙校长讲:“又如,高一年级的朝霞老师,同样是年轻、漂亮,她就不去追求新,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她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就连上级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实话,开始,我让她教一、二班,是很不放心的。现在,我放心了``````”孙校长这几句话,再次在舒欣的伤口上,撒了几粒盐花。同时,也向全校老师挑明,朝霞这个人材,是他孙伯乐发现的。一个不能发现人材,重用人材的校长,怎么能算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呢?
孙校长的总结,是密切联系实际的,不空,实在!
会议结束了,朝霞首先找舒欣。她担心舒欣有情绪。果然,舒欣都哭了,两眼红得象兔子眼睛。朝霞拉住她的手,快步走出人群,什么也没说。走到场那棵大树下,她两才停下来。
“别怄气。怄气是没用的。还是只能想办法来适应这个时局。”朝霞看着舒欣的脸说道。
“我做不到。我试过去适应,可我的学生又不适应我了。他们喜现在的我。我有什么办法。我是两头为难呀。”舒欣抬头看树上。这是一棵终年常青的古槐,风里雨里,岿然不动。她觉得人不如树。她多想做一棵树呀。
“你的语文,与我的英语不同。英语要学的东西很明确。语文呢,什么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不学。就看你是怎么取舍的,怎么组织的。你说我说得对吗?”
“是的。语文的随意大。可林会就可以把语文教学定格在几个点上。她很聪明。这样,既省事,又有效,我是费力不讨好。但是,我坚信,我的学生,以后会更有创造力。”
“关键是,没人看你以后,所有人都在顾眼前。你是得改一改了。不然,你的工作很难推进了。”朝霞真为舒欣急了。
舒欣始终生活在矛盾中。在矛盾中,工作在矛盾中。她才叫“焦头烂额”啦。
李权升那边,一直没消息,估计难度不小。朝霞最近心情平静多了,想和李权升结婚的愿望没那么强烈了。她觉得,工作顺利,儿子健康,还求什么呢?她现在这状况,不是还有不少人羡慕吗?一个人,一辈子有那么一两件开心事,就知足了吧。有哪个人是事事顺心的呢?朝霞还有最高兴的事,就是每年和尹中相会的子。腊月二十四,是尹中离开她的子,也是她和尹中永远相会的子。每年的这一天,她都风雨无阻地去陪尹中,和他诉说这一年的思念。终于放寒假了,朝霞安排好了儿子,独自踏上了去尹中家的长途。
尹中的老家也在一个不大的镇上,叫青莲镇。镇上只有一条独街。尹中的父亲是镇上供销社的老会计,现已退休在家。他的母亲,是一位十分善良的农家妇女。二老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却没有太多的抱怨。他们认为,一切发生了的,都是命。何况,他们又得到了朝霞这个女儿。朝霞每次来了,亲切地叫着他们,他们确实受到了朝霞的一份真诚。
朝霞坐了五个小时的车,才到青莲镇。
尹中的父母知道朝霞会来,早已做好了准备,和所有爸爸妈妈等候远方的儿女归来一样。朝霞一进屋,就叫开了:“爸,妈,我回来了。”尹妈妈两行热泪,滚落出来。尹爸爸什么也没说,给朝霞端来了一盆热水。看着朝霞高兴的样子,他们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他们每当这时,总是想:儿子还在的话,跟朝霞在一起,多好呀。可惜,儿子没这个福分。他们也不会太在意这些事,他们明白,那都是缘啦。
朝霞每次来,总是提前一天到。先陪尹中的爸爸妈妈,第二天才去看尹中。尹中的爸爸知道儿子的脾气,把他埋在一个小山头上。这样,儿子就可以一直看远方,等着他心的人。
朝霞独自上山来了。她很兴奋,象和尹中的每次约会一样。
尹中,我来了。
朝霞远远地扑过去,抱住了尹中的碑,就象每次和尹中见面时,扑进他的怀里一样。只是,尹中的怀里,是温暖的,而这石碑是冰凉的。
朝霞默念着碑上的落款:,朝霞。她的泪,似断线的珠子。她是幸福的。因为,两界,都知道尹中的子,是她。
朝霞从包里拿出两朵花,都是尹中送给她的。那朵红的纸花,还鲜如初。那朵野花菊,早已枯萎,褪尽了颜,但似乎还有一丝香气。朝霞端详着手中的花,嘴角出了人的笑容。
太钻出云头,出难得的笑脸。朝霞受到了冬的暖意,浑身软软的,她靠了过去,靠在尹中坚实笔直的身板上。
尹中,我好困呀!
尹中笑着朝她走来,他还甩了甩头,好潇洒。这是她最喜看的动作。尹中张开臂膀,等着她。她欣喜地奔过去,尹中突然一转身,没了。
“尹中,尹中``````”她焦急地四处寻找,冒了一身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