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御书房,顾名思义,便是皇帝阅书、审奏折的场所。由于前后两任皇帝皆崇尚学术,因此御书房内的藏册蒙尘的机会相当稀少。
御书房位于大内的东首部分,室内堆栈着七座及屋高的大型箧柜,藏书量超过四万册。千年黑檀木制成的桌椅摆置在房间正中央,桌案表面镶雕着腾云驾雾的青龙,龙身的鳞片以纯度几近完美的金箔一片一片黏贴完成。龙椅背上搭覆着白额金睛虎的上等皮,任由屋角的烧檀鼎熏出清雅的气息。
盎贵人。每天下午,皇上循例会留在御书房内批览国事。
此刻“高贵端正”的圣上正跷高二郎腿,翻阅密探飞鸽传回来的奏报,脚丫子还沾黏着适才赤足在御花园内演练劈空掌的灰尘。
最近两个月,国境南端传出内忧的讯息。
江湖中第一神秘教派…黑炎教,自在贵州境内成立以来,已经超过三十年的时间,目前为止总共网罗了四千名的死忠教众。长久以来,黑炎教一直采取低姿态,定居在贵州边陲。除非是教内中人,否则外人从来无法得知他们的活动讯息。
御前派遣出去的探子传回的密报也仅能让皇上了解一项数据…黑炎教教众们主要钻研摘种草葯和炼丹术这类的技艺,除此之外就莫宰羊了。
可以想见,该教应该不乏通歧黄之术的医者,然而他们的行踪却又如此隐密诡异,既不打算贡献一身的医术替凡人们看诊治病,也鲜少主动与外界产生接触。整个黑炎教俨然成为自给自足的小帝国,而且不外来者的介入。
倘若黑炎教持续它的隐密活动也就罢了,只要没有妨害到一般百姓的生活,朝廷也管它不着,就可惜该教的不肖教众们开始在外头生事。
据说黑炎教的教主何古已经病入膏盲,随时有可能咽气离开人世,教众为了争夺掌舵者的位子,分裂成两大派。保守派势力誓死支持何古指定的下一任继承者,而反叛教众则处心积虑要拱送大法王坐上教主的宝座。过去三个月来,新旧两派已经爆发了几次零星的打斗冲突。几名卑劣的教众甚至在平民百姓的水源中下毒,再将罪行推诿给另一派的人马,衙门里的公差为了处理黑炎教的权力斗争,每个人忙碌得团团转,动的风波引发云贵两地住民的人心惶惶。
彷佛嫌情况不够刺似的,上个月何教主的指定继位者忽然失踪了,保守派教众认定了必然是大法王的支持者绑走了他们的新主子,要求对方马上释放真命天子,而这批反叛者当然打死也不肯认帐,为此两方人马的火葯味再度暴升了九成九,任何行经云贵附近的旅人都可以受到气氛的紧张。
为了避免黑炎教发生大规模的血冲突,朝廷…也就是仲修这个皇帝小子…下令调派两万兵马驻扎云贵境内镇,然而“围堵”的方式或许能够治标,却无法保证将战事的祸拔除。
唯今之计,朝廷也只能暂时采用“观察”的策略,随时留意何古咽气的消息。旧教主一旦归西,宝座的争夺战随时有可能拉开序幕,届时朝廷再从中协调,尽快使新教主的身分明正言顺下来,方能平息新旧两派的争权夺利。
“找闻人总捕头过去监视一阵子好了。”仲修哼着小曲儿,笔在指间转了两圈,正待批示下去。
不过…老大哥最近新婚,马上派遣他出差似乎违反人道神。
违反人道神也就罢了,反正那两兄弟也没把他当人看,就怕闻人名捕以为他存心报复,故意在短期内派下新差使,到时候联合封小子追究起来,他又头大了。
可怜唷!仲修哀叹。他们俩反倒比他更大牌,这年头连皇上都得瞧着兄弟们的脸才能办事。
“启禀皇上,太后驾到。”御书房门外,司仪太监低声奏报。
“现在?”紫毫笔从仲修的指间划出拋物线的起点。
“就是现在。皇上,赶紧把履穿妥。”贴身太监小昆子滑顺的溜到黑檀木书桌底下,掏出两只“龙鞋。”死了!仲修暗暗叫苦,此刻正值未时的烈光时分,向来是太后午休打盹儿的好时机,他娘哪儿不好去,偏要上御书房来寻他晦气。他已经心里有数待会儿自己会受到哪方面的质询,唉!子难过了。
“我的衣带呢?快把衣带找出来。”他七手八脚的拉拢敞开的衣襟。
避不了那么多了,外观勉强过得去就成。反正知子莫若母,太后也不期望能逮着皇上儿子私底下穿戴得妥贴整齐。
“有请太后。”他扶正衣冠,步下书案,等着母亲大人上门发飙。
熏香的午后轻风捎来粉菊的雅气息,御书房的门外静躺着一条丈许长的廊道。远从走道的另一端,踏哒的细碎莲步声踅向红木门外。司仪太监躬身为太后拉开门扉,素淡的茉莉馨香随着娇娆的身影袭进屋内,冲淡了屋角轻焚的檀香气息。
“儿臣向母后请安。”仲修躬身向母亲参拜。他的优点少的,顶多只能填两本帝语录而已,一点儿也不多,真的!然而“孝顺”这一项倒还可以拿出来说嘴。
“皇上免礼。”董兰心轻轻挥手,香风伴着衣袖的舞动遍洒在空气间,一身母仪天下的贵气得旁人不过气来。
“其它人全部退下。”随侍的女、太监顷刻间走得干干净净,偌大的御书房仅留母子俩静谧相望。
皇太后董兰心虽然接近五旬的耳顺之年,眉梢眼角比起三十岁的年轻妇少仍然平滑柔润了好几分。她的美眸无法藏匿住格中的刚烈气质,牡丹花似的丽五官却柔和了那份辛辣,必要时甚至足以说服别人她只不过是只有爪子的家猫。
但,聪慧的人自然联想得到,区区一介女能在后三千佳丽的竞争中抢得皇后的头衔,并且顺利让自己的子登基为皇帝,她手段之高明、心思之灵,绝对不亚于擅长调兵遣将的大将军。
因此,英明的皇上背后有一位明的太后,是文臣武将们普遍赞成的论点,至于太后私下的言行和为人如何,大伙儿就有些仿真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