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来自地狱的电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少有人知道格鲁诺夫的全名,刘是其中的一个。
格鲁诺夫。维克多,二战时期德军装备最多的机mg42机的设计者。
如果有人要问,二战中那款武器是最强的杀人武器,”mg42”刘一定会口而出。虽然二战中全世界各式械层出不穷,但没有一款武器能和mg42相媲美。
这是全球第一款采用金属冲技术制造的械,外貌近乎简陋,用欧洲各国潜伏在德国的间谍的原话就是:这实在是一款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铁管的拼凑物。所有间谍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都采用如此简陋糙的制造技术。
只有美英的军械专家们清楚,不是德国不行了,而是德国在金属冲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他们前面。
刘更知道,mg42研究成功,不光是金属冲技术的突破,其实更是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鲁诺夫本人并不是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技术的专家。当时由于德军一线部队对机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械制造工艺,很难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铣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采用金属冲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美英军械专家们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他们都低估了mg42机的可怕,甚至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依旧没造出一款能同mg42机相媲美的机。mg42用实战证明了设计者格鲁诺夫的天才设计。
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第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
盟军士兵对于mg42最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声。
mg42机速每分钟最低1000发,最高1300发。而机速超过每分钟1000发以后,据说人就无法分辨单个的声。
mg42击声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伯朗宁机的“哒哒哒”声,而是类似高速转动的电锯的“嗤嗤嗤”声,也有盟军士兵形容象撕开大片亚麻布的声音。新兵对此还没有什么,盟军的老兵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恶魔般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声音就是死神的呼唤。
这是必然的,因为mg42的高速,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也可以击出五六发子弹。
如果一个不幸的士兵被mg42中,那么他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
实战中,mg42因为其高速,不但对付小股目标游刃有余,对付集团目标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的所在的一个连和其他的三个连队作为先头部队抢占海滩。而守卫的德军只有一个加强的海防排,其中一个机班,二mg42机。
但是就是这二隐藏在海岸碉堡里的mg42,对登陆的美军造成了重大的杀伤。德军的二个机手时而扫,时而确点,准确的把美国大兵挨个击毙在海滩上。最终造成米勒上尉的连,三十多人阵亡,七十多人受伤,几乎全军覆没。如果不是米勒上尉靠着自己的经验和勇敢,巧妙的绕过mg42的击区,从后面干掉了他们,美军滩头部队估计得全部都得死在mg42的下。
电影中受伤的士兵,都是多处中弹,全身是弹孔血不止,还有被出内脏得,惨不忍睹。
其实,这段剧情还真不是瞎扯,是据一个真实战例改编而来。
1944年诺曼底战役中,驻守在碉堡内的海恩·弗罗,这个后来被称为?
“奥哈马之兽”的20岁年轻士兵,靠着一mg42机,?在9个小时里他用光了哨所里所有库存的12000发子弹。机子弹用完了以后,他又用自己的瑟步继续击打400发。?二战历史学家赫尔穆特·康拉德相信,弗罗可能在当天造成了美军约3000-4200人的伤亡,但他只承认了大概数目应该会超过2000人。这个让所有士兵浑身发寒的数字,就是mg42的战果。mg42有着相当出得制能力,由于其程和各国机基本相当,加上其高得多的速,一般机是本无法在机对中占得mg42的上风的。其中最占劣势的可能就是装备捷格加廖夫轻机得苏军部队,由于捷格加廖夫速只是mg42得仈jiu分之一,本无法制住他。而苏联得郭留诺夫重机极为笨重,无法有效搬运,当然也不是mg42的对手。机的巨大弱势,也是苏联和德军作战伤亡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mg42的能及其可靠,在二战期间,德军的很多武器表明不能适应苏联恶劣环境得需要,严寒中频繁发生各种故障,甚至包括无法拉动栓。
而mg42却是德军绝对可以信任的武器,在实战中它非常的可靠,即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mg42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得击速度。因为mg42是气冷式机,在寒冷的情况下,反而可以有效减少换管得时间。一般在mg42连续发300发子弹以后就得更换管,在苏联这个数字可以提高到500到600发。mg42设计更换装置非常简单,只要扳动一杠杆,倾斜身,管就会自动离跳出,并不需要用手触摸炽热得。更换一支管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可是,mg42做为德国二战期间最优秀的机,mg42最大的优势还不仅仅是火力强可靠好,这款机竟然连制造都很简单,因为冲技术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水线制造,造价只有德国二战前的主力机mg34的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得百分之五十。
据战后统计,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这个数量可是非常惊人的。要知道二战中德国冲锋的生产量不过120万支,如此高的生产能力让人瞠目结舌。能如此优秀的武器又如此好制造,完美一词用在它身上丝毫不过分。
而mg42最大的缺点,不过是耗弹量高,击技术要求高。因为由于其高速,导致其耗弹量远远大于别的机。实战中,mg42采用75发弹鼓或者250发弹链。如果使用75发弹鼓,三四次齐就会光。
所以在部队运动时,德军步兵往往也必须协助搬运弹药,平均每名步兵均需要携带两个300发弹箱。这才使得每个步兵班机弹战斗携带量从标准配置的每班1150发,增加到3000发上下,客观上加大了普通士兵的负重。
同时,因为mg42由于速快,子弹消耗量大,持续击身震动明显,需要手有很好得击技术和使用机得经验。一般新兵是不能胜任的。所以在德军中,机班得击手一般是班里击技术最好得战士。
而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脸油污,长着一双妖异的蓝眼珠德国佬的成果。如果他的名字和头衔没有作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