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冯大导的困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欣龙电影公司还真派了两个美女编剧来给赵泽君当副手。
讲故事、写、电影剧本,虽然都是‘故事’,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口头故事说得好的人,写出来的不一定好看,有些人笨嘴笨舌的,但却能写出彩的,而电影剧本和又有不同,是另外一项专业技能,所以任何拍成电影电视之前,都要经过编辑的改编。
两小妞都是才毕业没多久,专业水平一般,但毕竟是专业人士,文字能力尚佳,有一定剧本写作的功底。
赵泽君没具体执笔,而是在脑海里回忆着非诚勿扰电影,据记忆口述,让两个编剧写成剧本。
这部电影且不说它到底有什么深度,其实没深度…但是作为一部爆米花娱乐片而言,还是非常合格的,剩男、小三儿、金融危机、地震、战争,同恋等话题,都比较贴近生活,几段征婚经历更是笑点集中。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走心的,即有玩世不恭,也有真情实意。
零零碎碎时间,用了小半个月,元旦之后,剧本第一稿总算是完成了。
先发给乔欣龙和夏斐看了一遍,两个人的反馈,比之前要好得多,毕竟有了一个完成的故事情节,人物格,对话等等,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瞧得出来,至少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
有了故事,就要搭班子。
国内的电影制作非常不成,直到十年之后,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票仓,但依旧不成,十年来,电影工业的技术有了长足的提高,但制作方式,依旧原地踏步,不要说好莱坞,就连印度电影、甚至韩电影的制作水准都远远不如。
成的电影工业,是一条水线,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士把关,而国内的电影,所有工作都是导演一个人亲力亲为,连细节到一个道具,一件服装,往往都需要导演来心。
所以想要搭一个好班子,就必须找到一个好导演。
看完非诚勿扰的本子之后,夏斐和乔欣龙同时想到了国内最著名的喜剧片导演,冯大刚。……
冯大刚最近心情不是太好。
上一部被各方寄于厚望的大片《夜宴》,砸得很彻底。
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投资两千万美金,有张子怡,葛尤,吴颜祖等等大牌演员出演,最后总票房才一个亿人民币出点头,投资方华谊兄弟亏得吐血。
华谊是投资方,华谊亏钱,不代表导演亏钱,这部电影不是分成,冯大刚该赚的钱,还没上映就已经赚到了。
问题是,对于这部转型之作,冯大刚本人也是寄于厚望的。
哪个导演心里没有一个文艺梦?不想走上艺术殿堂,成为国际大导演?
拍再多贺岁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如一部卧虎藏龙,甚至不如英雄。
冯导贺岁片拍的多了,自然就想着尝试走向国际,那部夜宴之中,即融合了传统文化,也刻意的加入了很多‘合’西方口味的内容,甚至有影评家认为,这就是一部东方版的哈姆雷特。
上映之前,专家好评一片,冯导自己也很有信心。
但没啥卵用,还是砸了。
“高雅不是不能玩,你想玩高雅,就别指望赚钱,想赚钱,想名利双收,还想玩高雅,这想法本身就是庸俗!搞出来的东西,就是二尾子,不伦不类!”王硕翘着二郎腿,吊儿郎当的说。
话糙理不糙。
“得了,我他妈再玩高雅,我自己自己一大耳瓜子!从今以后,就俗字一条路走到黑了!你最近有时间吗,帮我写个本子。”虽然夜宴他没亏钱,但亏了名声,华谊方面不止一次合作了,倒也没说什么。
但作为一名导演,想要在圈子里屹立不倒,他必须尽快再拿出一部卖座的电影来证明自己。
以前几部贺岁片,编剧要么是他自己,要么就是王硕,其实他自己的风格,也很受王硕影响--这一代文艺青年,几乎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王硕的影响。
王硕出品,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