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花灯节见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果一定要抢占身体的话…”石不语握着拳头道“就把漪灵的身体给它吧!”
“…”这顿饭,因为种种变故,足足吃了半个时辰,光菜肴,就上了十七八道。最令石不语心痛的是,这六位散财童子哪里是在吃菜,分明是在挑菜,一条鱼,总共夹上三口,便放在一旁自然风干,看得人眼中冒火。
不过,虽然如此奢侈费,到得结帐时,却并未花掉多少银子。石不语忍耐不住好奇,轻声向小二询问起来…怎奈对方任他发问,只是笑而不语。到最后,还是红拂足了某人的好奇心…
“大兴商铺的规矩,谁能让宇文惠及倒霉,后一切花费一律半价。”
“…还有这种好事?”
“民愤难填,以此愤罢了!”
“那我要是干掉他…”
“全部免费。”
“漪灵…”
“恩?”
“你想为民除害吗?”不知不觉间,时穿梭而过,已到了大兴惯例的“花灯”盛庆之。按照大兴往年的惯例,这晚间,家家户户都须结彩悬灯,大街小巷各要通宵长烛,勋将宰臣、黎民百姓,一律放下平里的差异悬殊,同在街上拥挤庆祝。
新皇杨广又恐气氛偏于冷清,坏了他的名声,居然下道圣旨,要求上至一等宰辅、下至九品小官,均要在家门前扎起灯楼,以示喜庆,如有灯不明,花彩不鲜者,俱以军法处置。如此一来,就苦了那些家中贫寒又清正廉洁的官员…
然而,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到了这傍晚,夜幕初临之时,只听得四城一声炮响,无数花灯同时亮起,伴着醉人花香,将整座城市点缀得如在画中,而那天穹之上,又有朵朵烟火灿烂绽放,衬得那星明月都失去了光泽…正如前人诗词所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皆农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夜,玉漏莫相催。
而如此的良辰美景之中,石不语一行人等,便由红拂引导,齐齐外出游玩。出发之时,众人还能勉强聚在一处,前后相缀不过十来步。只是到得街口,被汹涌而来的人一冲,顿时散得七凌八落。本就瘦弱的男子被人裹着卷了半,等到身开来时,身边只剩下珈涟、漪灵与秦暮,至于凝寒、红拂几人,已全然不知所踪。他在附近寻觅了片刻无果,干脆放弃努力,自顾自游玩起来。
“尽管放开怀!”路途之中,他见珈涟始终抓着自己的衣袖,一幅拘谨模样,便拍拍她的肩膀,笑道:“只当补偿小时的辛苦吧!”
“你怎么知道…”对方吃了一惊。
“这个嘛…”石不语还没来得及回答,戴着花冠的漪灵,已从前面雀跃着回来,拉着姐姐去看难得一见的戏法。珈涟挣扎了几次,终于认命的跟了过去,脸上也不觉带上了稚的笑意。
“这样才对,本来就是个年轻的女孩子,何苦被“天才”与“族长”的头衔着…“石不语摇头笑道“那么,看美女的时间到了!秦…”令人诧异的是,不知何时起,秦暮已直勾勾的盯着某条巷子,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可见那处围了不少百姓,更有阵阵嘈杂传来。
“逝兄弟,我去看看,似乎有些不对劲。”
“…”石不语看着对方小跑而去,不由叹得一声“好汉,果真不是人当的!”刚叹息到此处,却见远处的漪灵、珈涟都已归来,手中还分别握着几个糖人,不知是从何处得来的。漪灵问起秦暮所在,石不语便带两人去寻,好不容易挤进巷口,却见一老妇正跪坐在地上,以头抢地、哭喊连天。旁边几位女子搀扶着她,不断安道:“大娘,小声些,若让官兵听到…”
“逝兄弟,你来得正好。”秦暮站在一边,虎目之中尽是怒意,见他进来,便拉至一边,轻声道“我正有用你之处。”
“秦大哥,何事如此…”漪灵与珈涟一左一右抓着石不语的手臂,信口问道。秦暮有些诧异的望了珈涟一眼,后者面上一红,却依旧没有松手。
“又是那宇文公子干的好事。”原来,这老妇人姓王,一向孀居在家。今不合带着小女儿上街观灯,却恰巧撞上那中恶鬼宇文惠及…怨就怨那小女儿生得貌美如花,宇文惠及一见之下,便*大作,也不多话,一声呼喝,早有手下人将那女子抢回别院,寻作乐去了。老妇人一路追逐,苦苦哀求无果,反被惠及手下踢了几脚,丢在这巷口,至于那女儿,估计已是凶多吉少…
“贼!”漪灵跺跺脚,便朝巷中的宇文别府冲去,石不语一把没拉住,急忙跟在后面,远远望去,却见她正绕着围墙,四处转圈,打算翻越进去。
“还真是急脾气…”习惯了扫尾的男子叹了口气,转头问道“珈涟,你怀里可带着纱巾?”蒙上面纱后,几人悄无声息的翻进墙去。刚刚入内,便见远远两个仆人,提着灯笼朝此处行来,众人连忙蹲下身子,隐在草丛之中。
只听得其中一人说道:“可惜这么如花似玉的姑娘,便这么…唉!”另一人接口道:“谁叫她死死不肯依从少爷,还咬了少爷两口…莫说闲话,你我快快把这尸体处置了,好去看灯。”
“你倒凭的冷血,还有心情看灯?”先前那人一面咕哝,一面走至墙边,搬一阵,竟从墙上卸下一块来,另一人背着具尸体上前,打算抛进去。
石不语向秦暮使个眼,后者会意的点点头,悄无声息的摸过去,猛的化掌为刀,瞬息之间,击晕了那两个仆人。
转过身来,他朝墙内探望片刻,忽然低呼一声,面上是恐怖之,急忙张开双臂,拦住正要探头过来的漪灵。
只是这时,小姑娘早已撅着嘴,从他腋下偷偷瞄去,只看得一眼,便一声尖叫,连连后退,一股坐到泥地上,若不是石不语及时制止,只怕整个别府的人都要涌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