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李家的兴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没有伴乐,只有李延年的清亮歌声,却又不见李延年的身影,片刻之后,在越来越清晰的歌声中,一个青的人影缓缓步入堂上,赤祼的双足纤细白皙,身上的
输曲裾深衣束
深深,有着异常宽大的衣袖,却没有一件金珠玉饰,黑亮的头发随意地散着,一阵风过,衣裳鼓动,发丝轻飘,仿若仙人。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呆了,包括皇帝。
直到那个人影走到皇帝席下,缓缓下拜,伴着一阵轻微的细碎铃声,皇帝才忽然回神。
“妾伏祈陛下万世如意…”清雅的声音比之李延年毫不逊。…从此,李夫人从永巷中默默无闻的一员成为皇帝的宠姬夫人。
人们都说,从王夫人卒后,永巷中再没有称得上受宠的女子,李夫人成了第一个。
当时,卫皇后也罢,皇太子也罢,甚至包括霍光,都没有太在意这个宠姬。
——顶多也就第二个王夫人…
——再者,皇太子已经二十四岁了。
——皇帝有宠姬、子,又能如何呢?
直到,李夫人有了身孕,离就馆,霍光都没有在意。
然而,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的拜将,让霍光警觉起来。
——宠幸若王夫人,也没有惠及王家人…
——若是皇帝真的打算抬举李家…
并不是只有霍光一个人这样想,很多次,霍光都听到过背人的角落中传出议论声。
——李家会不会取代卫氏…
没等霍光将自己的担忧告诉卫氏,李广利败了…李夫人惊惧之下,早产了…
孝武皇帝却丝毫没有顾惜李夫人的情况,直接下诏,遮玉门“军有敢入者,辄斩之”——从元光五年开始,二十七年来,那位天子何曾接过战败的消息?
孝武皇帝的震怒让中的窃窃私语顿时消失无踪。
——卫氏的基是皇帝的宠信,但是,那份宠信的
基是什么?
——军功——想取代卫氏?
——说起来也不算难吧…
——讨皇帝的心,然后,建立足够的军功——孰轻孰重呢?
——这就有些难说了…
——毕竟,如果你能让梦入怀而生的孝武皇帝喜
到指着
食,说这是大喜事,甚至因为你在
食前后所做的事情大赦天下,因为之前已经赏过的功劳而再次益封赏你…简而言之,就是,你能让那位自私、猜疑、暴
…的大汉天子因为你的事情,睁着眼睛对全天下,包括他自己,说瞎话——那么,有没有军功也许真的的不算重要…
——不过,谁又能说得清,那位皇帝对你的喜不是因为你之前的军功给他足够的虚荣呢?
——不过,很显然,太初二年的李氏,两者,一样都没有占到…
李夫人支撑不住,身体迅速的败坏下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皇帝并没有免去李广利的将军。
太初三年,李广利再次出征大宛,这一次,他胜了。但是,李夫人没有等到长兄的喜讯。
也算幸运,她也没有等到另外两个兄弟的噩耗。
——就在李广利再次出征之后,李夫人终于没能继续撑下去,在她卒后,李延年与其弟李季,因为与中人,兄弟皆被族…
——李广利凯旋,回到京师,面对的却是亲人尽亡的悲惨局面。
——哪怕是李广利一次就封八千户的海西侯,也不能改变,李家被皇帝厌弃的格局。
直到天汉二年夏,五月,遣贰师将军广利以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胡首虏万馀级而还。又遣因杅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涿涂山,无所得。
这一战,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李陵兵败,降匈奴。
就在这李陵兵败降敌这件事的处理上,孝武皇帝被认为过于偏袒李广利了。
——虽然得首虏万馀级,但是,李广利所部在还师途中被匈奴大围困,汉军乏食数,死伤者多。最后,还是假司马陇西赵充国与士百馀人溃围陷陈,李广利引兵随之,才得以突围。汉兵物故什六七,赵充国身被二十馀创于是,朝中投向李广利的人越来越多了。
——或者说,是投向皇子刘髆的人越来越多了。
就在某些议论——比如孝景皇帝废长立幼的旧事——越来越多的时候,天汉四年,七岁的刘髆受封昌邑王,随即就国。…这一切的一切,与征和三年的那次李广利家被族又有多少不同呢?
…
没有多少人知道,天汉二年,,天子幸东海,还幸回中,在路过河间国时,因为望气者之言,天子带回过了个赵女。
(对这章有疑问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