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郊居,诛茅结屋,云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与二三之同调,望衡对宇,联接巷陌;风天雪夜,买酒相呼;此时觉曲生气味,十倍市饮。
万事皆易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又云: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
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便觉酒气拂拂,从十指出也。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鸿中叠石,常论高下,但有木水气,便自超绝。
段由夫携瑟,就松风涧响之间曰,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
高卧闲窗,绿清昼,天地何其寥廓也。
少学琴书,偶清净,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映,时鸟变声,亦复然有喜。常言五六月,卧北窗下,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釂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千岩竞秀,万壑争,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从山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犹难为怀。
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中洁净时观之。
执笔惟凭于手,为文每事于口占。
箕踞于班竹林中,徙倚于青矶石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气发于林樾,好风逆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稽阮之间。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腔杀机也。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神,盖理义收缉故也。
周旋人事后,当诵一部清静经;吊丧问疾后,当念一通扯淡歌。
卧石不嫌于斜,立石不嫌于细,倚石不嫌于薄,盆石不嫌于巧,山石不嫌于拙。
雨过生凉境闲情,适邻家笛韵,与晴云断雨逐听之,声声入肺肠。
不惜费,必至于空乏而求人;不受享,无怪乎守财而遗诮。
园亭若无一段山林景况,只以壮丽相炫,便觉俗气扑人。
餐霞,聊驻红颜;月嘲风,闲销白。
清之品有五:睹标致,发厌俗之心,见洁,动出尘之想,名曰清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布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纸裹中窥钱,瓦瓶中藏粟,困顿于荒野,摈弃乎血属,名曰清苦;指幽僻之耽,夸以为高,好言动之异,标以为放,名曰清狂;博极今古,适情泉石,文韵带烟霞,行事绝尘俗,名曰清奇。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奕秋往矣,伯牙往矣,千百世之下,止存遗谱,似不能尽有益于人。唯诗文字画,足为传世之珍,垂名不朽。总之身后名,不若生前酒耳。
君子虽不过信人,君子断不过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