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曲终人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逃的逃,死的死,”汪政权”树倒猢狲散。
周佛海从南京回来,气非常之坏;而且步履蹒跚,声息微弱,一坐下来,便抓住自己散的头发,痛苦地说:“我心里难过极了!跟公博几十年的情,到今天会酿成这样的误会。”金雄白懂他的话,误会是由一个叫做周镐的人惹出来的——此人在南京搞得天翻地覆,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便倒了一杯白兰地给他,安着说:“请沉着!慢慢儿谈。”周佛海喝口酒,静静地休息了一会,叹口气说:“也不能怪公博;都怪我。事先没有联络是确实,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稍一瞻顾,事态几乎不可收拾;本已经投降了,还要请他们来平,真是把脸都丢尽了!这周镐真恨不得寝其、食其。”接着,周佛海便从他到南京,出席汪政权的结束会议谈起。
此会在8月16下午,召开于南京颐和路新”主席官邸”汪政权在京”部长”以上人员,全体出席。
陈公博报告,本政府已宣布接受波兹坦宣言,无条件投降;本在华陆军,原打算继续作战,但终于化险为夷,谷正之”大使”及”派遣军”两参谋副长,陆军的今井少将,海军的少川少将已正式通知,奉行本政府的命令。和平愿望,既已实现,”政府”自应解散;各机关应该照常办公,负责结束,静候接收。接着宣读了”解散宣言”主要的是告诫各地的”和平军”以统一为重,不得拥兵反抗。在辞句上作了若干修正,很快地通过了。
但汪政权虽已结束,真正的中央政府尚未还都;在这青黄不接之际,需要有一个临时的过渡组织,因此,第二个议案是,设立”南京临时政务委员会”将原来的”军事委员会”改为”治安委员会”任务只有两个,一是维持治安,二是办理结束。出席人员相顾无言,自然就是无异议通过了。
正当曲终人散之际,新街口的”中央储备银行”忽然来了一批人,地痞不像地痞,氓不像氓,大多带着短,柄上还飘着红丝穗,仿佛唯恐他人不知道身怀武器似地。为头的一个中年汉子;穿一套黑哔叽的中山装,间鼓起,想来也佩着手。一进门先问经理在哪里?
等经理一出来,那人先递一张特大号的名片,正中大号正楷印着他的名字,姓周名镐;上端一行衔头:“京沪行动总队总指挥。”
“喔,周总指挥!”那经理毕恭毕敬一鞠躬,”有何指教,请到里面谈。请,请!”
“我是奉命来接收的;指定你们这里做总指挥部。”周镐回身看了一下,又说:“你先派人把标语在大门上挂起来。”标语是一片红布;另外带着6张对开的道林纸;每张纸上一个浓墨大字,联缀成文便是:“蒋委员长万岁。”
“是,是!”经理很高兴地说:“马上挂,马上挂。”这张标语一挂出去,立刻引了无数行人,瞻望赞叹,喜无量;同时再一次引发了爆竹的响声,此起彼落,热闹极了。
爆竹之声,周镐贴出了”安民布告”但又宣布:各银行一律暂停提款,静候财政部命令办理。当然,金库已为他所接收;银行的警卫亦被缴了械。接着,他打电话给”警察总监”李讴一,表明身分,要求协助。李讴一自是喏喏连声;不过,马上就报告了陈公博。
陈公博大为诧异。周镐仆人,他是知道的,先由周佛海介绍到”军委会”来当科长;以后亦是周佛海的推荐,发表他为”无锡行政专员”不过他也是”地下工作人员”周佛海与陈公博,都跟军统、中统及三战区有接触,彼此皆知,却又都心照不宣;陈公博心想,周佛海已变为”京沪行动总指挥”现在又出现一个”京沪行动总队”不言可知,是周佛海的部下。因而便对李讴一说:“你去见周部长,请示处理办法。”
“是!最好请主席先跟周部长通过电话。”于是陈公博随即打电话到西湾周家;找到周佛海问道:“周镐接收了中储,是你派去的吗?”
“不,不,周镐的事,我也是刚刚听人告诉我。”
“此时此地,治安第一;南京一,恐怕无法收拾。我请你劝一劝周镐,不要随便行动;静等蒋先生派人来接收。”他倒真的派人去找了。周镐正在策划接收各机关,听说周佛海找他;便叫人回报:“不在这里。”
“到哪里去了呢?”
“不知道。”将来人打发走了以后;周镐接头好的少数”和平军”听说他已顺利接收”中央储备银行”有的是钞票,自然赶紧来报到。周镐先用现成的新钞启发了犒赏;然后派定任务,分组去接收”各部会”他自己也带一队,第一个目标是”陆军部”
“陆军部长”叫萧叔宜,一听周镐这么一个人要来接收,当即拒绝;也不愿接见。那知道周镐已经闯了进来;萧叔宜觉得最好不必见面,省却好些麻烦,因而仓皇避去。周镐大声喊:“站住,站住!”一个不听;一个便在后面开,后背进前出,一毕命。
打死就打死了,没有人敢跟他理论;此外”宣传部长”赵尊岳;”司法行政部长”也是周佛海的儿女亲家吴颂皋,都因为语言上的争执,为周镐的部下拘在”总指挥部”
“南京市长”周学昌,也是周镐亲自去抓的;周学昌吓得从后门跳上汽车就逃,周镐亦用品车在后面紧追,一追追到西湾周佛海家,周学昌以为这下总可以无事了,那知周镐提着排闼直入。周学昌急忙又逃到楼上;周佛海也出面干预;还不敢问他的来历,只仗着曾经举荐过他的资格,喝一声:“不准胡闹”周镐居然让他镇慑住了,无言而退。
周学昌躲到夜里,方始离去;那知出周家不远,便为周镐所埋伏的人,逮个正着;平时周镐正在”军官学校”发表演说,要接收改编。负责人打电话向陈公博请示,陈公博又找周佛海,仍然不得要领。陈公博既愤且怒亦伤心,认为周佛海故意跟他为难;像这样的行径,已无异卖友求荣。
到了拂晓时分,”军校”又来了电话;陈公博茫然无主,这样答说:“倘或对国家统一有好处,地方治安有好处,就让他们接收好了。”哪知”军校”学生全副武装,开到西康路,在陈公博的办公室四周布了岗,推派代表陈诉,表示绝对服从蒋委员长,但不愿受不知来自何处,莫名片妙的人接收。如果周镐一定要接收,不惜武力对付。
陈公博苦苦相劝,”军校”的学生不为所动;这时周镐也了一批部队来,形成对垒之势,双方都了沙包来,构筑防御工事;开互轰,一时子弹横飞,西康路、珞珈路一带,家家闭户,人人自危。
于是陈公博再一次找周佛海商量;实在也是涉,周佛海在电话中苦笑答说,连他的卫队长都被周镐拿簇新的”中储券”所收买了;他的这个卫队长也姓周,而且是本家,平时忠顺无比;及至为周镐所收买,对周佛海只是暗中监视,还不敢公然反抗;待杨淑慧就不同了!杨淑慧要用品车;他也要用,戟指怒喝:“哼!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摆什么部长太太的臭架子。”但话虽如此,周佛海还是得想法子了这件事;在万分无奈之下,找到冈村宁次的作战参谋小笠原,先送了一封信给周镐,提醒他说,在蒋委员长所派的军队正式接收以前,军仍负有保持地方秩序的责任,措词极其强硬。
周镐一看,矮了半截;小笠原便派一个大队,将周镐的部下缴了械;吴颂皋、赵尊岳及周学昌终于也获得释放。
但周镐却仍盘踞在”中储行”而且扣押了”军校”的一名”总队长”鲍文沛。于是有个名叫桂廷的”大队长”提议追随”校长”不必回校,大家便在清凉山陈公博的”官邸”周围营警戒,这时”军校”的经理人员,行踪不明,给养无着;由陈公博下了条谕,命”中储行”拨款发饷。桂廷便挑选了一批人,列队到新街口”中储行”一面提款;一面尝试营救鲍文沛。
这时周镐的”番号”又变过了;挂出来的牌子是”京沪行动总队第五十二中队”目的是希望大家有一个想法,他的”行动总队”另外起码还有51个中队。但这个五十二中队,有多少人却无从观察,因为大门紧闭;要求开门,竟不理会。这便显得周镐气馁了;桂廷下令绕道屋后,缘墙而入;里面的少数武装人员,竟未抵抗,将鲍文沛救了出来,也向”中储行”的留守人员提到了款子。
即由于”军校”学生在陈公博”官邸”附近营,及营救鲍文沛的行动,引起了一阵言,盛传陈公博将拥兵反抗中央。于是已受任为南京先遣军总司令的”江苏省长”任援道,劝陈公博离开南京,以明并无反抗中央的心迹。
陈公博却不愿这么做,因为他以赎罪的心情,还想为政府做点事。第一、任援道的新职,并没有获得冈村宁次的承认,他表示除非有中国最高统帅的命令,不认为有先遣军可以执行职务;同时,汪政府的”警卫师”师长刘启雄,不接受任援道所派先遣军第一路指挥的名义。所以任援道并不能担负维持南京治安的责任。
其次,新四军已攻下宣城,芜湖被围;南京近郊已发现共产的宣传品。而且冈村宁次的态度不明,一说他始终不甘心束手投降;一说他随时可以切腹。倘或一连串的意外变化,导致了新四军入据南京,陈公博认为不但对不起政府,并且两三年来全力防共的部署,最后落得这样一个结果,是件死不瞑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