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朝着天堂走.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39几年之后,也就是九十年代的最初时期,娅梅最终还是离开了张家营子,返城回到了省会。这年冬季的一天夜里,天将亮时,天元在半睡半醒之时,因为从天而降的死之良机,使他反省了他和娅梅被幸福所掩盖的另一面人生,从而毅然决定:一死了之。
这个决定的产生伊始,是因为昨的村会。会场设在村头,那时候天寒地冻,会场十分辽阔,抬头能见远处老君庙小学,草庵一样盘腿坐着;白亮亮的伊河,扭扭弯弯绕在山梁下。村长讲完了话,默在台上,极为茫然地望着村人。村人也皆被灾难的重量弯了头去。男人们大口烟,女人们苍白了手脸,孩娃们也不敢有丝毫哭闹。这时张老师就想,倒不如让我死去算了,不就是死吗,何苦让全村人都来承受这样的灾难。全村老少把头勾将下去,不消说是因为他们与人世都还有许多牵挂。可你天元却是比起来轻松许多。正这样盘算是生好死好,张老师被人伏在耳朵上叫出会场,躲进村胡同后,人家才告他说,你家的黄在梁上被汽车轧了。急忙着穿过胡同,爬上山梁,果然见山梁的路上,摊了一地血渍,殷红殷红地散着腥气。黄在血里倒着,浑身哆嗦,嘴上却极其忍受,没有一声疼叫,只是那双眼,直盯盯地望着通往张家营的上道。张老师见了这种情景,立刻脸上硬了雪白,抢走几步,将黄抱在怀里,忙慌慌朝村中的诊所跑去。
诊所在村中三道胡同,房子是一间旧时的庙房,样子总要塌的,却总也不塌。大夫是村长的哥,因为冷,也因为是村长的哥,就没有去开会,门掩着,在屋里烤火。张老师急急地敲开诊所的门,说王叔,我家黄给汽车轧了。
大夫横在门口,看一眼张老师怀里的黄,血在雨一样滴落,说我当又出了人命呢。是狗呀!张老师说你给看看吧,大夫说我又不是兽医。张老师便眼巴巴地求着人家:“王叔,我付钱。”大夫回到火边坐了一会,长长叹了口气,又起身把一个钢锅放在火上,从水瓶往锅里倒了小半锅开水,拿一张报纸铺在地上,没有抬头,说进来吧。张老师才小步进了屋里,把黄放在报纸上。黄在报纸上颤抖,出一屋子声音。大夫过来提了一条后腿,又提另一条后腿,轻松得如把两条后腿从黄身上拿了下来。提起时,黄的血从后腿一股一股出,立时地上的报纸就被血水泡了。
大夫说:“杀了吧,别让它受罪。”张老师说:“好歹它也是一条命哩。”大夫说:“两条后腿全断了,对不上啦。”张老师呆着不动,望着黄的两条后腿,大夫说杀不杀?冬天狗除寒。张老师说救它一下吧,哪就忍心杀呢。大夫就说,你出去一会。我唤你进来再进来。张老师迟疑着走出诊所。大夫将门关了。他立在胡同,腊月的风在胡同叫唤着刮过,将柴草和扔在墙上。胡同头的村会,依旧死死地默着不散。已经默过了几个时辰。青乌的头顶,有一团粘稠的黄亮,那是太在云里寒着。张老师不知道大夫要干啥儿,他把手在袄里,双脚轻轻地跺着取暖,指望能听到从诊所传出一息狗叫。却是少见的静。只有大夫的脚步声,在诊所孤零零地响动。过了许久,张老师想推门看看,那门却哗一声开了,闪出一句来,说进来吧你。
再一次走进诊所的张老师,惊了一脸愕然,刚入门便呆僵着不动了。黄在纸上死样躺着,两条后腿被村长的哥哥用刀齐关节处割了下来,皮也削了,扔在黄的头边,像两团脏污的血布。黄有一点一滴的哆嗦,弹弹动动,似乎想从地上跳将起来。可惜哆嗦也是片刻,眨眼就彻底的一动不动了。大夫在用一张报纸擦手,一片一片的血纸被成团儿,扔在墙边。火上的锅,还未及盖盖。黄那两段后腿,仿佛两个极的玉米穗儿,红红,在锅里咕咕嘟嘟地转动。开水成了花粉的颜。已经有一股香味,在屋里温温暖暖弥漫。好在,黄那两截桩子似的后腿,果真不再血,包的两团纱布,如盛开的两朵白棉花,雪白雪白,搁在地上。那两团雪白上,只浸出了两个血点,衬着白纱,红得耀眼,极像雪崖上的两点梅花。
村长的哥哥擦净了手,又把脏纸踢成一堆,慢慢地转过身来,说:“大冷的天,真不如把它杀了。”张老师问:“截了?”说:“留着它染化脓?”问:“多少钱?”说:“没打麻药,了十针,一针一块。”张老师很缓很缓走过去,瞟了瞟锅里的黄的后腿,油星点点滴滴,在水面浮动,打着儿。大夫拿锅盖将锅盖了,又说不截要染化脓的,和人一样,该截肢的就一定要截。张老师说王叔,眼下我手头没钱,过几我给你送来行吗?大夫抬头瞅瞅张老师的脸,过一阵才说,行吧,你真不值得为它花这冤枉的钱。
张老师抱起了黄。抱起了黄,张老师觉得黄它完全死了,似乎一身冰硬,贴着身子站一会,才隐约觉到,黄又有了微略的哆嗦。走出诊所的门,碰见村会是终于散了。人走在腊月里,走得沉沉重重。
40村里的灾难,是必须有个人死去。无论是谁,身而出地去死,才可换回张家营风平息后的安宁。张老师似睡非睡地想着生与死的两难。死,终归不是一件小事,虽然它可以了断一切,然人世上各自的牵涉都千丝万缕,哪能说死就死呢。就是去镇上赶集,谁也不是说走就得开身。然必须有人去死,却是一定了的。这灾难很像一种天相,刚还光灿烂,转眼就布云,浓乌乌地罩了世界,强迫了人心。张家营在这天相里,忽然到了祸的降临,一村人都在心中念道,早知今,又何必当初!为了什么呢,也就几亩的黄土。在张家营和小李村的中间,本是横着一条深沟,祖祖辈辈荒着的土地,忽然间张家营想去垦它,就借着冬闲的时光,集中劳力,在沟上垒下一道大堰,以求堰内蓄水养鱼,堰外播种庄稼。事情似乎是一样东西,比如破旧的竹篮,扔了谁也不会顾盼一眼,若有人去捡,众人才会发现那东西扔得可惜。小李村即是如此,在张家营将堰快要垒成时候,小李村就来了几十青壮劳力,竖在堰上,说这沟原是小李村的,你张家营为何就来砌堰霸田!
这就打将起来。
是三之前的事。那一天飘落小雪,世界冷着哆嗦。沟里响亮了疯叫,哄哄闹作一团。上百位乡人,猛然被卷进无端的村仇。小李村也是有了准备,来时都两手空空,闹将起来,便有了袖在袄里的短。张家营自然不会示弱,就地起铁锨、镢柄、箩筐,对垒起了两军。石块、土块天飞扬,厮杀声动地惊天,很像一方原始的战场。这样打着打着,就有人大叫,说别打啦!伤人啦!别打啦!伤人啦;唉声也就果然渐止了械斗。双方都从地上抬了几位倒地的村人,都闻到了血腥味红红,在小雪中飘飘散散。
打了也就打了,各自抬着伤人回村是了。
求医包裹,痛骂对方,是自不必说的。然在前夜,村长被县公安局叫走了。昨村长回来,张家营才猛然知道,小李村有人死在了县医院。
人是果真死了,白纱裹了一层一层。村长在会上说,妈的,医生把我领到太平间,死的是个小伙,头上被砍了三铁锨,像切红薯一样破开了。还有两个,在县医院的急救室,一个耳朵被砍掉半个,另一个是胳膊断了。这是他们小李村的报应!他们将咱张家营告了。公安局长,我他祖,他拍着桌子骂我这村长骂咱们张家营,说偷盗赔偿,杀人偿命,非让咱们张家营出凶手。说他妈的明他来张家营领人哩…昨的明,天元想也就是眼下了。凶手,他妈的谁是凶手?村长在会台上走了几步,说张家营没有凶手,是一村的好汉。小小小李村谋图霸了咱们张家营的地,就让他们这个下场。我在公安局说,再来夺地让他小李村血成河,白骨成山。我他祖宗八代,村长说,公安局长打了我一耳光,非让我明午时前出凶手。我这村长今天有言在先,无论是谁砍了小李村的头,公安局把他带走了,他就是咱张家营的烈士。村里给他造墓立碑。如果他上有父母,全村人替他养老送终。人死了无论辈分高低,从我村长做起,一律披麻戴孝,送入祖坟;要他下有儿女,张家营替他耕田种地,供他儿女读书成家,直养到男婚女嫁。
最后,村长说我思想这档儿事,人死了,铁证如山,想躲是不可能的,与其让公安局来村里查人,倒不如咱们张家营好汉做事好汉当。死了不过头点地。活着又怎样?不就是上孝父母,下养儿女,现在这些村里全包了,倒也可以放心地去了。
村长的意思,明确是让谁砍了人头,谁就站将出来。那样一个时候,张老师正坐在一方高处,冬寒在村口着,几前的霜雪载道,已经把腊月搞得十分动,加之村长后话中的一言两语,人心就切切地寒。人死了,被张家营打死的,这些自不需一再言表。杀人偿命,借债还钱,道理也浅显得可以,无人不能明。可是谁能出来担当?谁不是有家口之累?村长完毕了讲话,他就死沉沉坐着,期望他的言语动员了人心,果然有人奋而不顾生死,出来说村长,那人是我砍的。然而生死之大事,谁又肯呢?坐在高处的张老师,扫了一眼会场,就见到会场上的人心冷得十分,鸦雀无言,无论少老,一律硬了一脸死,个个冰冻般凝着,不看别人,更不看台上的村长,只瞅着面前的一方脚地,想是谁失手砍杀了人家,闹了这样的祸害,也真是灾自东来,难不西去呀。
村长在台上又走了几趟来回。说我的话就是张家营的话,就是张家营老少爷们的话,就是张家营支部的话,无论是谁蹲了班房,张家营一村老少替他为父母送终养老,替他儿女办婚男嫁女,如若不信,当场修书,有字为据,盖上张家营支部的章,按下张家营老少爷们的手印。村长在台上这样重复他的话时,声音极为宏亮,如同谁在村头叫唤,他家的某样东西丢了,谁家见了言说一声,倘要拾了去,又要昧了去。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自古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罚酒哪有敬酒好呢?
然村人们宁你说得出西山,却是死也默着。默得天昏地暗。几个时辰如眨眼的工夫,到了将近午时,依然无人站立,无人言语,也无人上茅房。其时,来人伏在张老师的耳上,把张老师叫出会场,才说黄被汽车轧了。
41张老师家住在村后,三间老屋的陈旧,显示着这个家的风雨秋。如当今时风的兴旺,已经富裕了许多人家。不说铁路修进了山里,就是公路也已拓宽,从村顶的梁背上舒展过去。张家营是一隅小地,南邻秦岭支脉,北靠宜、洛宁两县,修修补补,敲敲打打,能四方走动的乡下人,子都已今非昔比,有几间新盖的瓦屋,是很平常的事情。眼明手快的人家,早就竖起了楼房。像张老师家这样早年的士瓦房,在张家营已经没有几户。再说两厢还卧着两间草房,那就更是独一无二了。
昨儿时,张老师回到屋里,把黄放在他睡的上,坐在凳上舒了口气,借着从窗口挤入的薄光,扫一眼屋里被尘灰铺就的几样家具,心里生出几份抹不去的苦涩。半年前还好端端一户人家,转眼间也就离子散。娘因此病在上,一卧不起,更显出一个家道的败落。回到这个家里,张老师总不免身人世的凄清苦凉。黄是他的忠诚伴侣。早些时候,陪同他到几里外的清凉寺小学,他教书,它就卧在教室门口,早去晚归,风雨同舟。儿子的早夭,终于使子娅梅离他去了。他更是同黄相依为命。想去年冬天,黄的前腿被人打断,本来走路已经瘸着,跑起来足不过羊的快慢,如今两只后腿,被汽车轧了,村长的哥又将它齐齐地截断,更添了张老师内心的苦难。上的黄,后腿用被子盖了,身下是张老师的一件旧袄。借来一些暖气,它慢慢睁开眼来,瞟瞟它的主人,忽然眼角润,有两颗大滴的泪,悬吊一会,终于无可忍地落在上,喉间也有了呼噜呼噜的声音。也许这就是哭吧,听起来骇人地伤心。大夫在诊所断它的腿时,不曾有一声叫唤,眼也干干的闭着。如今它就哭了,可想它所品味的是哪一样命运。张老师看见盖着黄后腿的被子,有一声一声的颤动,心里便跟着哆嗦。他知道那后腿已经痛出了哪种分量,想揭开被子看看,又没有那样的胆略,就起身在边站了一会,拿手抚摸了几下黄的头,替它擦了泪水,说忍些吧,我去给你烧些汤喝,便从屋里出来了。
院里的天气,依然的昏沉,似要落雪,却又不肯轻易地落。从门口望去,川不息的暗,仿佛把伸向远方的开阔噬了。说去给黄烧碗热汤,张老师却又脚不由己地来到门口,那些最后从会场回来的邻人,彼此间都在静默没有话说。
“散会了?”
“散会了。”
“有人站出来吗?”
“有谁会呢。是去死,不是吃香喝辣。”邻人去了。问完这话,张老师心里忽然有了踏实。飘忽不定的觉,从开会始,就把他的整个头脑飞舞得很是混。可是望着入门的邻人,他又猛然想,倒不如我去给村长说一声,是我失手砍了小李村的人头。有了这血红的念头,张老师脑子都被染成了红。他呆痴愣愣地立在腊月的门口,浑身被这蔷蔽的念头得热躁起来。仿佛那死成了极细一丝血,在他血管里四处动。动了一天一夜,到现在反给了他些许的力量。想到死的时候,张老师心里平静得像吹着一股初的微风,暖洋洋的,还能觉摸出柳絮杨花对心的抚摸。直到离开门口,他还依旧到一股异样的温暖,在血脉中默默地淌,得很显舒缓。回走时,他不为这血淋淋的念头惊奇,却惊奇自己对这念头的平静。想到底怎样了呢?足也不过刚邻四十岁的界河,如何对死就这样的平静,这还了得嘛。
黄疼痛的哼叽,终于响亮起来,一声声细雨样在院里滴落。那叫声仿佛张老师血中循环的微微脉搏,替他哼出了几分心声。他在院里仔细听了一阵,头顶飞过一声雀叫,惊醒他到了烧饭时候,慌忙进去灶间,拢到灶下一堆干柴,往锅里上了几碗凉水,燃火拉上风箱。从灶口扑出的红火,很像他刚才在门口产生的一片念头,又热又旺,驱赶了他身上的寒气,使他人在腊月,身一种少有的暖和。灶间房里,是得不能再。当年子梅在时,把这房收拾得何等利索。她要求筷子入嘴的一端,一定要朝筷篓的口上。烧煤时煤渣要一天一掏,烧柴时,柴禾必须齐齐码在灶下。碗也必须扣在案板下面棚板上,擀杖、火柱、面布、盐罐、油瓶,都必须放在她定好的位置。至于上房的睡屋,那就更加井然有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起不叠被子,决然是不曾有过的事情。就连娘的被褥,一季换洗一次,一年四次从未少过。那时候,张老师应有尽有,吃饭和穿衣,谈论和情,一切都染着乡间淡绿的诗意,享不尽的天伦之乐。然到了今天,一切又恍若隔世,走的走了,去的去了,都如断梗浮萍,一去不返。留给他的只是后半生漫无边际的,捉摸不定的光景。
烧好了汤,张老师先给黄盛一碗晾着,又去上房问娘,是吃馍还是面条,却见娘睡着了,屋里漫溢着青的腥臭。被子被娘蹬在地上,而她却赤条条,浑身被腊月冻成了乌。看到这番情景,张老师过去先将被子盖在娘的身上,再挪动她的身子,去换她的衬垫,不觉心里的悲苦,泉涌一般将上来,想也许我去说是我砍了人头,倒也为上上之策,至少母亲可以到医院好好治疗,也许病就愈了,又有什么不妥!最少不至于国家境拮据让母亲永远瘫着。
42梅最终还是返城去了。张老师的悲凄正是因为梅不是真正乡村的人。摊开来说,那样一个时候,一个时代行将结束,梅坐着上山下乡的末班车,本意是到张家营做一番无奈的小憩,权为人生一站,歇歇脚板,呼一些新鲜的空气,再返都市,去获得本属她的生活。难料的是,与梅同车的旅客,都陆续返城,唯梅的命运,结实得无动于衷。出于对乡上社会和你天元情,结婚以后她被安排在小学教书。一二三年级同室一屋,她教算术,张老师教语文。倒是一对天撮夫,过着《乐家园》般的子。早时候的张老师,身为村野书生,才学成。在省报发表过一些文章,很有些天姿英迈。虽然教书是拿工分,然在一方地上,却是受敬之人,形象尚好,年龄尚好,为人事,也敦敦笃笃。比起同梅一块来换空气的男知青,除了他是农村人,其余皆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梅比起乡村人,因生在都市,自是处处都高人一筹,然比起同来那些人的家境,说来也十分可怜。所以她从来不愿向人说起父母的工种。问将起来,也只是回答,我来下乡,弟弟就可留在城里。说这话时,她也总是一脸羞愧,一脸深深的无奈。而就其才学,她又比同车旅客,内秀聪慧,富有善心。从梅的眼光看去,共同下乡的十余男女知青,仔细琢磨,大都泛泛,并无出类之才,哪一个也抵挡不了张老师的才识和德品。其实然,梅的这样俗和清高,也就命定她人生的艰辛和哀伤。
老君庙小学,距张家营三五几里。那时候,狐狸蹲监死了,别的知青返城净尽。娅梅和他结婚共同教书多年,已经算一个地道农民教师,彼此恩恩的岁月,却因为《乐家园》被焚和乡土社会的形势发展,使她时常回忆起一些婚前的光,仿佛是在寻找不得不寄藉张家营子的本质原因。最后决定定地说到两个人的结婚,是狐狸蹲监不久,最后一个知青女伴返城以后,梅到县知青办去了一天,傍黑回来,独自在村头崖上思到半夜。立陡崖下的溪水,潺潺有声,很显了几分孤静。夏季的落,西坠很快,星月也升得早,玉米棵起伏一片,到半夜山弥漫着吱吱的生长声。而坐在崖上,头顶浩瀚蓝天,背后是无际的田地,脚下是水的声音,四野空寂无人,只有青的气味在汩汩地淌着,人心就显得空十分,仿佛在眨眼之间,也就穿了人生。梅是在半夜听到梁背上滚动过牛车轮的声音后,车转身子准备回村的。转身时,却看见张老师坐在她身后一块石上。她说你来干什么?他说我娘烙了馍,我给你送来。她说你怎么不唤我。他说我想让你独自多坐一会,这时候你最该一个人呆着,可我又怕你想不开。她迟疑地接过他递来的馍,夜已经把包馍的布了。月淡星疏,村落陷在朦胧里,老君庙小学溶在膝陇里。吃着他娘烙的油馍,她说:“天元呀,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存了四十块钱,你明儿买烟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