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纪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江南废寺田土为人占据者,悉付总统嘉木扬喇勒智修寺,自是僧徒益横。
己卯,江淮行省右丞吕文焕告老,许之,任其子为宣使。
癸未,从僧格请,命嘉木扬喇勒智遣宋宗戚谢仪孙、全允坚、赵沂、赵太一入质。
甲申,呼都噜言:“所部屯田新军二百人,凿河渠于亦集乃之地,役久功大,请以旁近民、西僧馀户助其力。”从之。亦集乃,即汉张掖之居延县也。
丁亥,伪书、《显明历》。
辛卯,命阿尔哈雅议征安南事宜。
丁酉,设者路推官以审刑狱,上路二员,中路一员。
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汉民持铁尺、手挝及杖之藏刃者,悉输于官。”甲辰,以阿尔哈雅仍安南行中书省左丞相,鄂啰齐平章政事、都元帅,乌讷尔、伊克穆苏、阿尔昝顺、樊楫并参知政事。遣使谕皇子额森特穆尔,调哈喇章军付阿尔哈雅,从征趾。
乙巳,罢山北、辽东道、开元等路宣司,立东京等处行中书省,以诸王所部杂居其间,宣司望轻故也。
复立大司农司,专掌农桑。
丁未,用御史台言,立按察司巡行郡县法,除使二员留司,副使以下,每岁二月分莅按治,十月还司。
丁巳,命湖广行省造征趾海船三百,期以八月会钦、廉。
戊午,命荆湖、占城行省,将江浙、湖广、江西三行省兵六万人伐趾。
翰林、集贤学士程文海见帝,首陈兴建国学,请遣使江南,搜访遗逸;御史台、按察司并宜参用南北之人;帝嘉纳之。
封陈益稷为安南国王,陈秀峻为辅义公。命阿尔哈雅以兵纳之。
罢鬻江南学田。时江浙行省理算钱谷甚急,鬻所在学田,输其直于官。利于监臣彻尔使江南,见之,谓曰:“学有田,以供祭祀,育贤才,安可鬻耶?”遂奏罢之。
甲子,复以平原郡公赵与芮江南田隶东。
立甘州行中书省。
丙寅,以编地理书,召曲教授陈俨、京兆萧、蜀人虞应龙;惟应龙赴京师。
三月,己巳,诏程文海仍集贤直学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往江南博采知名之士。
初,帝以文海为中丞,台臣言文海南人,不可用,且年少,帝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台、院,必参用南人。”遂拜文海是职,奉诏求贤于江南。诏令旧用蒙古字,及是特命以汉字书之。帝素闻赵孟适、叶李名,密谕文海,必致此二人。文海复荐赵孟頫、余恁、万一鹗、张伯淳、胡梦魁、曾晞颜、孔洙、曾冲子、凌时中、包铸等二十馀人。
帝坐披香殿,召见叶李,劳问:“卿远来良苦?”且曰:“卿向时讼贾似道书,朕尝识之。”更询以治道安出,李历陈古帝王得失成败之由,帝首肯,赐坐,锡宴,命五一入议事。时各道儒司悉以旷官罢,李因奏曰:“臣钦睹先帝诏书,当创业时,军务繁多,尚招致士类。今陛下混一区字,偃武修文,可不作养人材以弘治道!各道儒学提调学官,课诸生讲明治道,而上其成材者于大学,以备录用。凡儒户徭役,请一切蠲免。”帝可其奏。
孟頫,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初入见,帝顾之喜,使坐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
宋故江西招谕使、知信州谢枋得,遁居闽中,程文海之荐士也,初以枋得为首。枋得方居母丧,遗书文海曰:“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枋得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今先妣考终正寝,枋得自今无意人间事矣!亲丧在浅土,贫不能礼葬,苫塊馀息,心死形存。小儿传到郡县公文,乃知执事荐士凡三十,姓名亦玷其中,将降旨督郡县以礼聘召。执事为君谋亦忠矣,岂知枋得有母之丧,衰绖之服,不可入公门乎?稽之古礼,子有父母之丧,君命三年不过其门,所以教天下之孝也!解官持服,在大元制典尤严。自伊尹、傅说之后,三千年间,山林匹夫,辞烟霞而依月者亦多矣,未闻有冒哀匿服而应币聘者。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为人臣不尽孝于家而能尽忠于国者,未之有也;为人君不教人以孝而能得人之忠者,亦未之有也。枋得亲丧未克葬,持服未三年,若违礼背法,从郡县之令,顺执事之意,其为不孝莫大焉!传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执事能亮吾之心,使幸而免不孝之名,是成我者之恩与生我者等也。”遂坚不赴诏。
甲戌,雄、霸二州及保定诸县水泛滥,冒官民田,发军民筑河堤御之。
乙亥,以珠尔卜丹仍中书右丞,与郭佑并领钱谷。
丙子,帝如上都。
夏,四月,庚子,以江南诸路财赋并隶中书省。
云南省平章纳苏喇鼎上便宜数事:“一曰驰道路之,通民来往;二曰负贩之徒,毋令从征;三曰罢丹当站赋民金为饮食之费;四曰听民伐木贸易;五曰戒使臣勿忧民居,立急递铺以省驿骑。”诏议行之。
甲辰,徒杭州行御史台于建康,以山南、淮东、淮西三道按察司隶内台,增置行台目御史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