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武帝之妻谦德可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汉光武帝之陰丽华出生在南。陰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名世,从齐国迁居楚国,为陰大夫,便以“陰”为姓。秦汉之际,陰氏子孙又来到南新野。
南当时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即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他是汉高祖的九世孙,长沙定王的后裔,九岁而孤,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里、他有两个哥哥,长兄刘缤,次兄刘仲,都气度恢宏,轻财仗义。刘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
刘秀自幼钟情于陰丽华,少年时期就立下一个心愿——娶当娶陰丽华,这一志愿在当时看来只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因为当时汉代已历十二帝,总计二百一十三年,帝裔子孙众多,不可能-一照顾周全,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似乎还比不上陰家,刘秀虽然知陰丽华貌美,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刘秀当时还有一个志愿。一天,他在长安市上,看到执金吾出巡,前呼后拥,车骑很盛,于是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的慨。
“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后来他竟成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
倘若美慧秀丽的陰丽华七早八早地就嫁给了刘秀,而且刘秀又能在王莽政权中谋得一官半职,在如花美眷的拖累下,或踌躇志的状况下,刘秀也许就此安于现实,不再有拼命谋求发展的斗志与浩气了。无奈多少土族少年向陰家求亲,都尝到婉转拒绝的滋味,刘秀更是不敢贸然有所行动;再说想要在王莽新朝获得立足之地,更是谈何容易,为了完成他的两个心愿,时势迫使他不借工本地另谋发展。
王莽篡汉以后,推行了一连串雷厉风行的措施:恢复井田制度,设置六关、五均、赊贷等经济制度,改革币制,复古建制,变更官制。因为准备不周,食古不化,执行躁切,政令芜繁,造成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荒旱连年,盗贼蜂起的局面。
当时,樊祟起兵于山东一带,把眉涂成红,号称“赤眉军”;王匡起兵湖北,号称“新市兵”;王常起兵江陵,号称“下江兵”;陈牧起兵荆襄,号称“平林兵”;刘秀也从长安回到故乡,号召家乡子弟兵起而抗暴,号称“陵兵”当时刘秀和他哥哥刘缤领导的“陵兵”与王匡、王常等人的部队合在一起,号称“绿林军”为了顺应人心思汉的,推立汉朝宗室刘玄为皇帝,以“反莽覆汉”为号召,改元更始,一路攻略,中原地区尽皆归夏。
在消灭王莽的过程中,刘秀的功劳最大,公元二十三年“绿林军”几千人被王莽主力四十二万人包围在昆城中,是刘秀带十八人突围,带回三万多援军,以少胜多,把王莽军队打得落花水,从此“绿林军”乘胜前进,推翻王莽的统治,进占长安。
就在此时,随刘秀作战的陰氏兄弟,说服家人,把陰丽华嫁给了刘秀,也正因为两人的结合,刘秀才逃过了更始皇帝诛杀功臣的一劫。
更始皇帝先是杀了刘秀的哥哥刘-,刘秀表面还只能强颜笑,要哭也是晚上偷偷地哭。陰丽华劝丈夫:“更始皇帝气局狭小,小具规模便沉酒,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陰丽华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切计划妥当,十九岁的新娘回到母家暂住,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抚辑亡,废除苛政,排除万难,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诸郡的戴和拥护,刘秀就是以此作基础,建立东汉,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在这一带地区,可说陰丽华不仅使刘秀避祸,而且还使他建立了一个政权。
当时,邯郸地方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群雄并起之际,许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主要障碍,刘秀为了彻底击灭他,必须借重刘扬的势力,作为权宜之计,不惜答应娶刘扬的甥女郭氏为,终于借得兵十万,击败王郎,廓清河北,于是他拒绝了更始皇帝的封号,另树一帜,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为年号,定都洛。
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以陰丽华为后,尽管郭氏是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虽然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并已身怀六甲,但依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陰丽华是刘秀的结发子,刘秀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星夜派侍中傅俊将她来洛。不料陰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为后,封陰丽华为贵人。
陰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天下初定,陰丽华的哥哥陰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以示对陰丽华的补偿,然而却受到陰识的谢绝,他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这是建武二年的事。又过了两年,陰丽华随侍光武帝征讨彭宠,在河北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陰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陰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每次出入,都拿一个小盖伞为刘秀遮风蔽雨。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印绶已经准备妥当,陰兴却坚决辞让:“臣未有先登临陷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赏,转令天下失望,诚所不愿。”事后,陰丽华私下问兄弟为什么要那样说,遭到陰兴的反相讥:“贵人不读书吗!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在称帝后的十年之中,刘秀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转而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陰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名子女,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刘秀废掉郭皇后,册立陰丽华为皇后。
刘秀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陰丽华的道理“皇后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帏之内,若见鹰-,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缴上皇后印缓。陰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先是固辞后位,长久恭谨廉让,宜奉宗庙,为天下母。异常之事,非国之弱,不得上寿称庆。”刘秀对陰丽华长久的歉疚,终于得到补偿的机会。
陰丽华虽然真的没有当皇后的念头,但由此也明白了刘秀对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足。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天下都称她为贤后。
刘秀在位三十二年,每凌晨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已西移方休,午后常召集公卿郎将,讲论经书的道理,入夜还秉烛诵读,直到更阑夜深。皇太子一次利用刘秀休息的时间加以劝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疲!”陰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刘秀死后,陰丽华的儿子即位,就是汉明帝,尊陰丽华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陰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的结果,而刘秀、陰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这固然是由于刘秀的宽仁厚德,惜念旧情,而陰丽华的貌美德高与安份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尽管有陰丽华这样的皇后开了头,但东汉最终还是亡于外戚,窦太后、邓太后通过自己的父兄把持朝政,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替专权的局面,这是刘秀和陰丽华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