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449章建安问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如果按照李儒所说的这样,那么河北困局,还真有可能会被袁氏二子所破解。

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线。

曹朋抿了一口酒,轻声道:“马腾,会出兵吗?”

“河东治,则马腾不会轻举妄动。

但河东若,马腾必然出兵…别看他此前曾为孟德解河东之危,可现在,他绝不会放弃这夺取河西的机会。依我看,马腾会出兵,而且很可能就在年初。”

“袁氏,有此谋乎?”曹朋有点不太相信,毕竟三国演义里,那袁绍诸子,可是一个比一个废柴。在他的印象里,曹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河北平。但是从目前来看,曹征战河北并非一桩易事。至少从袁绍死后至今,已经两年,河北依然未定。

李儒说:“审正南,刚愎。

然其智谋,并不差,至少未必逊于当初沮授田丰之…”审配?

说实话,曹朋印象不深。

只是依稀记得,这家伙是在邺城城破时,纵火焚城。但除此之外,审配有什么特别的贡献?却想不起来…似乎袁绍手下的那些人,一直在内斗,内斗。审配如此,郭图逢纪同样如此。以至于到最后,大好的局面,被斗的个四分五裂。

审配,能有这么厉害?

曹朋闭上眼睛,靠在太师椅上,轻轻拍打额头。

半晌后,他猛然坐直了身子“如此,我明一早,便召集士元和元直,商议此事。”

“如此,甚好!”李儒没有就此事在说下去,而是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酒。

曹朋手下,有谋士!

无论是庞统还是徐庶,都是多谋之人,甚至包括步骘庞林,也非等闲。凡事不可做的太,留那么几分,给别人来做。他知道,以庞统等人之智,必能想出破解之法,不需要他去费心。相比之下,当事情发生后,曹朋第一个便找到他,足以说明,他在曹朋心目中的地位。李儒并非谋主,却比之谋主,更加重要!

后,他早晚要离开…

毕竟他的身份,不可能永远瞒下去。

李儒觉得,他可以走,但是应该为他的儿子,打一个好基础。以前,李儒是想着十年之期一过,他拿着他的黄金,带着他的儿子,找一荒僻之地,隐姓埋名,过富家翁的生活。可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如今,若自己的儿子能跟随曹朋,却是个不错的选择。世人知李儒多,而知其子少。这其中也有李儒相对低调的元素在里面。李儒认为,他可以走,但必须要为儿子,谋划一个未来。

曹朋,人不错!

是个能容人,也能听得进别人劝谏的主儿。

更重要的是,他这人重情义,想必以后会看在自己面子上,给孩子一些照拂…

帐外,起了风。

风卷战旗,猎猎作响。

邦邦邦,三声梆子响,已是三更时分。

曹朋蓦地惊醒,看着李儒苦笑道:“不知不觉,竟已三更,却是耽搁了先生歇息。”

“哈,这算得什么?”李儒微微一笑,拿起那卷书“反正也无甚事情,能与公子聊一聊,倒也是一桩美事。若公子不嫌弃,儒与公子彻夜畅谈,只是不知道公子,是否愿意呢?”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曹朋收服李儒之后,很少有彻夜长谈。

往往是短短几句话的聊天,便能使他茅顿开。似今夜这种,一说话就是两三个时辰,可是很少见。他困意全消,听李儒这么一说,也顿时升起了夜谈之心。

李儒道:“我正在看公子所撰写的银楼运营,有些问题想要请教。”

“请教不敢说,只是小子一时兴起,胡思想罢了。”

“不,不是胡思想。

也许乍看,这银楼平淡无奇,但仔细深究,却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了许多玄机。”李儒让人准备酒菜,拿着那卷书,和曹朋讨论起来。

说实话,曹朋前世不过一个警察,哪里懂得那么多金融上的事情?

当初他设立银楼,主要是为了解决海西行会,与雒之间路途遥远,而易量极大,运输钱币颇为繁琐的问题。除此之外,他并未想太多…不过,对于银行进行运营的一些基础方式,他也非一无所知。李儒问的问题,大都很浅显,所以解释起来,倒也算不得特别麻烦。当然了,若问的深了,曹朋一时回答不出,便借口需要考虑一二,推搪过去…可即便如此,李儒眼中却闪烁光彩。

“如此奇思妙想,果然不凡!”李儒在听完了曹朋的介绍之后,忍不住连连赞叹。

他犹豫了一下,为曹朋斟一杯酒,轻声道:“只是公子这想法绝妙,却未能尽其用。若只是为了存取铜钱,方便易而设立银楼,实在是有一点可惜了…”

“哦?”曹朋眉一挑“愿闻先生指教。”

“其实,公子设立的银楼,用处远非如今这样。

作得当,这小小银楼,胜似百万雄兵…嗯,让我想一想,该怎么来作。

公子,我有一比。

凭此银楼,能使西川大!”曹朋不由得心里一动“朋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