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比起未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关你们的事,是我太蠢了。”孙茂才看了看三个脸愧咎的美丽女孩,说道:“是我被
望冲昏头,才会害你们被责怪。”
“不过放心吧,还有五个月的时间,我会全力准备会试!”少年因为纵过度而
茫的双眼再次透出亮光。
“那…我们可以帮你读书!”柚香握紧粉拳,相当坚定地说道。
“啊?”
“别看我们这样,也是读过一点点书的哦!”莲香说道。
“好吧。”孙茂才当然清楚这是她们的赔罪方式。虽然对她们懂多少很有疑问,但却也不好意思拒绝,但这决定却大幅扭转了他的命运!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过分!为什么女孩子和小人一样难养?”柚香丢下书嘟着小嘴,气呼呼地说道。
“这…”孙茂才答不上来,这可是儒门圣人讲的话啊。
但又想想,圣人怎么会骂包括自己母亲在内的女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说圣人就是要把百姓都当做猪狗吗?”蓟香歪着头问道。
“这里说‘刍狗’是祭祀祈雨用的稻草狗哦!”
“所以是猪狗不如吗?”
“对了,会试要考什么啊?”诸如此类的奇怪问题层出不穷,孙茂才一开始还觉得有些麻烦。
但不久之后却反而被她们问得发现自己的一大缺陷──除了对文字的记忆之外,他本就未曾真正理解过书中的内容。这其实也不能怪他,毕竟宋国科举制度中,童生、县试、乡试的科目全都是“明经”但会试的科目却是“策论”很多读了一二十年死书的酸儒就栽在此关。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孙茂才也是其中之一,但意外却发生了,而且来自于三个书读不多的青楼女子身上,最后的五个月就在四人吵吵闹闹当中过去,孙茂才没有多读什么书,也没有重读什么书,唯一做的就是应付女孩们的各种奇问怪想,务求旁徵博引地解释明晰。
而且还得和时事相结合。在会试进行的那段时间,三个女孩担心得连工作都做不好,许文凰直接关门不营业,反正也不会有客人,干脆带着她们到试场外开眼界,引来了不少自命风的家伙包围。
也因为如此,刚结束最后一天试考、踏出试场的孙茂才在三个小美女的簇拥之下,确确实实地受到了什么叫做“目光如刀”、“千夫所指”对于那说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古代大儒产生了衷心的崇拜。
而当风韵犹存的许文凰走向他时,这些目光更是凌厉无比,大部分人想的多半是“这小子的福跨得真宽”目光之不善连原先走在他身边的举子都不自觉地闪了开来,让出一大片空地。
“回去再说吧。”许文凰无视周遭的眼光,说道。
“是母亲和妹妹吧,一定是的…”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还有些人如此自言自语着。
如果让他们听到这时候挽着孙茂才双臂的女孩们说的话,想必会当场气到把孙茂才撕成八块:“今晚…要通通补回来哦…”会试放榜那天,许多身穿红衣,手持铜锣敲敲打打的报喜人在街道上奔波来去,前往拜访榜单上有名的各位贡士老爷,无数举子都在自己登记的住所忐忑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当然绝大多数都是等不到的。孙茂才也在三女的陪伴下紧张地等着报喜人的来临。
“不要那么紧张,紧张也没有用。”许文凰将灯笼放在门边说道。
为了他,今天可又不用开张了“我知道…”孙茂才嘴里这么说,放在桌上的双手却握得紧紧的,一点也没有放松的打算。他当然知道以自己乡试最后一名的成绩,想要会试及第是相当困难的。
但没公布出来之前总还有一丝期待,也就因为这一丝希望,才会让他显得患得患失。
“真难熬啊…”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孙茂才的心也一点一点的沉了下去,但他不知道的是在皇榜处那边,此时正有大批报喜人如热锅上蚂蚁。
“没去报会元老爷的喜?你们吃哪行饭的?”头发花白、眼尾下垂的老人骂道。
他从十六岁开始入这行已经五十几年了,还将这兼差质的行当搞成了一门行业,营业范围从庙会的报马仔到婚丧喜庆的开路鼓全是。
但他从未忘记那个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会试报喜人,当年不过就是一群闲人赚外快的方法,但他锐地发现这行业的潜力,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
但这终究是普通人和未来的官老爷搭上关系的机会,金榜题名的贡士老爷们除了赏钱以外,多半也会和报喜人聊个天说个话什么的“关系”也就这么来了。
“老头,啊…头儿,不是我们不去,是会元老爷的住址好像是假的…”
“假的?怎么可能,给我看看!”老者差点没把自己稀落的胡子扯掉,接过皇榜抄本一看,脸上表情采万分。
“东教坊司街…凤舞楼…他妈的!哪个王八蛋改会元老爷的住址!”
“头儿你说是吧,哪个举子会住到院里去啊!”
“可也不能不报啊…喂!二狗子,去找那个什么凤舞楼,报喜!”被分派到的年轻报喜人一脸苦瓜:“头儿,这要怎么报啊?”
“不管了,进去卯起来敲锣,喊喊就是了。”老者说道:“到时候上头问起来也好有个推搪。”在二狗子离开之后,老者兀自看着抄本,呢喃着:“到底这是哪个儿子干的…”另一方面,孙茂才盯着莲香点起油灯的皓腕,心中的紧张反而放松了下来,到了这时候还没人来,表示他已经不可能榜上有名了,比起未知,已知的坏结局反而不那么令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