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书网,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咦!”小李做个鬼脸“怎么回事?尽给人钉子碰。我是好话,明摆着一条图富贵的路子你不走?你不想想,你替万岁爷办了这件事,将来有多大的好处?你娘家、你婆家,要万岁爷照应不要?”这番话把玉子说动了心。女情如姊妹的,往往私下密约,富贵毋相忘,这个承恩得宠的,就得设法提拔那一个,皇帝年纪太轻,玉子不作此想,但照小李所说,确是另一条可以让皇帝见情的路子。她已经有了婆家,未来的夫婿就是她的表兄,在内务府当差,这个衙门能发大财的差使多得很,只要皇帝记得起名字,随便代一句话,就终身受用不尽了。

“好吧!”玉子毅然答应“不过,可千万别闹出事来。”

“不会,不会。”小李答道:“闹出事来,第一个就是我倒霉,我能不留神吗?”于是第二天慈安太后午睡的时候,皇帝悄悄到了长,装作看金鱼,到了后殿偏西的乐志轩,坐定不久,小李便把他的同事都唤了出去,只有他自己守在院中。

接着桂连便捧了茶和饯来,手有些发抖,脸有些苍白,小李赶紧安她说:“你别怕!万岁爷对女孩子的脾气最好。

你好好儿当差,别跟万岁爷别别扭扭的。”桂连点点头,一个人进了乐志轩。她忸怩,皇帝也忸怩,却特意装得不在乎似的,喝着茶,吃着饯,问道:“你今年几岁啊?”她记得皇帝是知道她的年纪的,何以有此一问?但也不能不答:“奴才今年十三。”

“你的生在那个月?”

“奴才是八月里生的。”

“比我小。”皇帝又变得聪明了:“怪不得你的名字有个‘桂’字!”桂连用极轻的声音答了声:“是。”然后垂着眼皮,轻轻咬着嘴,那模样既非深沉,亦非腼腆,倒象是她自己忽然有腔心事要想。

皇帝也有些窘,甚至可以说是着慌,因为他已觉到僵局正在形成,必须得说句话来挽救,但心里似乎有千言万语,就找不到适当的一句。这样越是冷场越着慌,到最后反是桂连开了口。

“万岁爷可还有什么吩咐?”她说:“没有吩咐,奴才可要走了。”这样说话,本不是奏对的措词与语气,但皇帝丝毫不以为忤,只口阻止“你别走!”

“是!”桂连答应着,出掖在腋下的手绢,擦一擦鼻尖上的汗。

这也是在主子面前不许可的动作,不想反倒给了皇帝一个话题“我看看,”他说“你那块手绢儿。”桂连迟疑了一下,想起小李的“不要别别扭扭”的告诫,只好双手把那块手绢捧了过去。

手绢上有幽幽的香味,皇帝真想闻一闻,但自己觉得这样做有失尊严,只能看一看。雪白的杭纺,用黑丝线锁了边,角上绣一朵小小的红花,用一片绿叶托着。皇帝看过的绣件,无不是彩繁复,绣得不留余地的花样,所以看到桂连的这方手绢,反觉得少许胜多许,清新悦目。

“这是谁绣的?”

“奴才自己绣的。”

“绣得好!”皇帝又说“给我也绣点儿什么。”

“请万岁爷吩咐!”皇帝一时想不出什么,于是问她:“你看呢?”

“奴才给万岁爷绣一对荷包。”

“不好!”皇帝摇摇头“要别致一点儿的,不然就是天天用得着的。”

“那么,奴才给万岁爷绣个书包。”

“也不好!”皇帝忽然想到了“你替我绣一对枕头。就象你的这块手绢儿似的,中间不要绣什么,平平整整的,那样子枕着才舒服。你想想绣什么花样?”

“嗯。”桂连微翘着嘴,一双灵活的眼珠,不断转着“自然得用明黄缎于。绣两条龙,用黑丝线绣,这么沿着边上绕过来,”她用双手比划着“上面正中间,绣一颗红丝线绣的火灵珠,这叫‘二龙抢珠’,万岁爷看行不行?”这个花样不新鲜,但看她讲得起劲,皇帝不忍扫她的兴,便这样答道:“好!绣一对‘二龙抢珠’,再绣一对什么?不要用明黄的了,就白缎子好,花样不要多。”这下把桂连考住了,想了半天想不出,窘笑着说:“奴才不知道绣什么好。”

“那就慢慢儿想。”皇帝记起书房中的光景,遇到背书或者考问什么,越得紧越答不出来,自己深受其苦,所以能够体会桂连心里的着急,安她说:“不要紧,不要紧!”这一连两个“不要紧”使得桂连大为动。她听女们谈过皇帝的许多故事,说他喜怒无常,十分任,每每想些“拿鸭子上架”的花样。为了教小太监翻斤斗,不知道多少孩子摔得吐血或者断了骨头,现在看来,那些人的话怕靠不住。不然就是小李的话不错:“万岁爷对女孩子的脾气最好。”女孩子也很多,何以单单对自己好呢?这样想着,顿时脸上发热,飞快地瞟了皇帝一眼。就这一眼中,把皇帝的面貌看得很清楚,大眼、高鼻梁、颧骨很高,白净的脸皮上,淡红的嘴,漆黑的眉,长得异常清秀,忍不住还想看一眼。

等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再瞟过去时,皇帝也心跳气了“桂连!”他没话找话“你一直住在杭州吗?”

“是!”桂连答道“奴才那儿也没有去过,是第一回到京城。”

“跟我一样。除了热河、东陵、西陵,那儿也没去过。”皇帝又问:“西湖好玩儿不?”

营就在西湖边上,天天看,也不觉得什么好。”

“对了!天天看都看厌了。外面没见过的,不知道里怎么样的了不得,照我看一点儿都不好!你看呢,里好不好玩?”

“奴才怎么能说不好?”

“是啊,你不能说不好。”就这样,皇帝不自觉地总是附和着桂连说话,十分投机,他从不曾有过这样好的谈兴,也从不曾谈得这样痛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