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是部里的重点厂。新上任不久的部长廖鹏飞,一个五十来岁、气宇轩昂的干部亲自陪着李海山参观视察。他对李海山有这样的尊重,不仅因为李海山曾是这个部的老部长,更因为李海山一手提拔了他。他是李海山培养的接班人。最后还有一个原因:李海山还在中纪委任职,在上头还有影响。
陪同参观的还有部里和厂里的许多干部。实际上,今天原是厂里请廖部长视察,廖部长又请李海山参观,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厂里预先打了招呼,一些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也背着照相机、摄影机、录音机夹在人群中。据说新型机械厂的生产建设、美化环境都搞得不错,他们准备报道。参观的队伍进到办公大楼,门厅轩敞豪华,像进入一个高级宾馆。水磨石地面青白光亮;走道上铺着地毯;一排排贴墙的沙发间夹着锃亮的茶几;一圈圈皮椅围着铺着绣花桌布的小圆桌;电梯门口,红绿指示灯闪亮着。来人都不住赞叹着。
“很有点现代气派。”廖鹏飞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方形黑框眼镜,对簇拥在身边的几个厂长称赞道。他转过头,发现李海山脸微沉,目光冷峻,便笑了笑,介绍和解释道:“您知道,这个厂有一半产品对国际,经常有外商来洽谈生意。把办公楼修得气派一点,也是显示我们实力,显示我们现代化的经营形象。”
“我懂。”李海山看也没看廖鹏飞,冷冷地说“我不僵化,能接受新事物。”廖鹏飞看了李海山一下,又转身对周围的干部们笑道:“和咱们老部长介绍这些,真是太多余了。”大家笑了。一个明强干的中年汉子尤其笑得及时,没有谁比他更加希望今天的气氛能够愉快的了。他就是厂长关中荣。
“李部长,廖部长,请在会议室坐一坐,休息一下。”关中荣说道。
一楼会议室的大门打开了。面一壁落地大玻璃窗,一派堂皇气象。红地毯,讲究的沙发和灯具——一切用具都是高级的、崭新的。茶几上摆
了糖果烟茶。有空调,清凉的空气
面漫来。李海山站在门口慢慢扫了一眼,没有挪步。
“李部长,是不是太奢华了点?”廖鹏飞深知老上级的格,问道。
李海山看着会议室哼了一声。
厂长关中荣马上在一旁说道:“李部长,我们以后注意,把这儿的摆设调整一下。”李海山有些火了:“办公楼盖得气派点,有什么不好?会议室高级点有什么不好?面向国际就要有面向国际的气魄。你们以为我连这都不懂?”
“…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我希望这座楼盖得更气派一点,会议室更气派一点。”
“李部长,请您做指示。”
“我没指示。”李海山转身朝办公楼大门走去。廖鹏飞愣了一下,跟了上去。人群也便簇拥着跟上。关中荣看着布置好的会议室僵立了两秒钟,马上朝几个部下示意将会议室的门关上,然后三步并作两步跟了上去。
“厂里还有什么情况汇报?”李海山头也不回地走着,见关中荣跟上来,便沉着脸声音不大地问道。
“李部长,您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
“我想了解不足的方面。”
“…我们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存在差距。”
“我要听具体的。”李海山的声音变得严厉了。
关中荣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从何谈起。人群已出了办公楼,门口停着大大小小的轿车。李海山走到自己的车前,拉开车门。
“李部长,您是要…”廖鹏飞、关中荣一直跟在左右。
“我去看看厂里的工人宿舍。”李海山说着钻进汽车。
关中荣立刻反应过来,他转头对身边的几个厂内干部挥手吩咐道:“去东宿舍区。”
“不,我要去西宿舍区。”李海山坐在车内冷着脸目视前方。
“…好,就去西宿舍区。”大小轿车组成的车队浩浩开出工厂大门,驶过一段宽阔的水泥路,开进楼群排列的宿舍区,又拐了几个弯,林
相夹的道路消失了,楼群也没有了。面前是一片贫民窟似的平房宿舍。路边垃圾堆积如山,一群群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道路坑洼泥污。汽车不能开了,人们都下车徒步。李海山
沉着脸朝前走。
前面是几排灰暗破旧的老平房,家家户户在门口建着高低不一的小厨房,用碎砖土坯砌着参差不齐的矮墙围成小院,小院里堆积着七八糟的什物。一些窗户上玻璃没了,钉着透明塑料布。公用的水龙头旁蹲着几个正在洗涮的妇女。她们惊愕地转过头看着这群来势不凡的人。水池的下水道看来已被堵
了,污水小河一样顺着地势恣肆漫
着,上面浮着烂菜叶、肥皂沫。李海山踏着泥泞走到这几个洗涮的妇女身后,问道:“这下水道堵了多少天了?”几个妇女有些惶惑地站起来:“上上个星期天就堵了,有半个月了。”
“有意见吗?”
“咋没有?厂里不派人修。”李海山冷冷地回头看了一眼,关中荣踮脚踏着泥泞紧跟了过来。
“这能面向国际吗?”李海山问。
“…不能。”关中荣掏出手绢,揩了揩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