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心有所思动有所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袁明也吓了一跳,将刀缓缓地从左边差役颈上移开。
袁贵可不能让少主在人前怯,见此赶紧上前喝斥官差道:“都给我站起来!”予以掩饰。
官差们应声而立,点头哈。
那对老夫妇冲上来,跪在主仆二人前,磕头说道:“不要再和他们为难了——”主仆二人:一个呆挣;一个意会。
官差们见二人对老夫妇说的话也不反对,便互相使了眼,丟刀弃粮逃去。
袁明这时缓了过来,虽不明老夫妇为何要纵恶,但刚才着实吓得够呛,也不再追赶;袁贵见目的已经达到,不再咄咄人。
差官自忖跑的对方再不易追上,于是嘶着嗓子道:“你们…你们等着!”很快远去。
袁明将官差抢掠的东西拿到了老夫妇身旁,道:“老人家,你们的粮食!”那老汉道:“少侠不该重伤他们呀!”他哪里知道刚才形势危急,袁明不伤官差,官差便要伤袁明。
那老汉续道:“这些狗官们心狠手辣,回头你走了,他们不会轻饶我们的。”那老媪附和道:“是啊!”袁明挠挠头,可是已无法挽回,一脸歉然道:“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这样吧——”转身向袁贵取过一些碎银,道:“你们拿着这些银子,离开这吧。”那老汉嗫嚅道:“这…这怎么好意思啊?”那老媪也道:“这怎么行啊?”袁明道:“你们拿着吧!”将碎银在了那老汉手中。
老夫妇“扑通”跪在了地上,连连道:“多谢少侠!多谢少侠…”袁明转身对袁贵道:“咱们走吧!”见义勇为还搭上银子,心里老不是滋味,可是转念一想:“考亲当年行侠仗义,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我如果连这点挫折都经受不了,那还谈什么复兴袁家?”想到这里,心登时敞亮啦。
这时,一名三十多岁、手持长的中年汉子越群而出,朗声叫道:“小兄弟!能否到酒馆一叙?”举手投足甚是轻盈,一看就是武林中人。
为防官差扰,三人乘马来到了离那户人家,较远的一家酒馆。
那汉子做东,要了一个雅间,分别叫了三菜一汤和一坛杏花村。
酒菜虽然不是甚多,但是十分讲究。
那汉子与二人就坐后,道:“兄弟既有侠义之心,可愿意为天下谋福?”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人为首的红巾军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响应抗元,很快便遍及了整个中原大地。
后来红巾军分支众多,先后就有以:陈友谅为首,占据江西的汉军;韩林儿为首,占据亳州的宋军;周子旺为首,占据江西的周军;明玉珍为首,占据四川的夏军。此外还有以:张士诚为首,占据苏州的盐商;方国珍为首,占据浙江、福建的强盗等。各自四处广招贤能,为己所用。
这汉子姓思名民,乃是其中之一韩林儿臣下朱元璋的一位英雄。
他见袁明武功高明又有侠义之心,便临时起意,想要招纳。
主仆二人在江湖上游,对红巾军罗致人才之事有所耳闻,一听这话,当即一愣。
袁明看了一眼四周,低声道:“你是?”此处尚属元朝的统治范围,所以他不敢大声嚷嚷。
思民也低声答道:“龙凤呈祥!”主仆二人点了点头:“龙凤”正是大宋的年号,知道他是韩林儿的人。
思民道:“劳苦百姓成千上万,凭兄弟一人之力,救得了一个,救不了万个。可是如果人多了就不一样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兄弟愿意,在下愿为兄弟引荐诸位志士仁人,咱们一起群策群力,为黎民百姓而战,如何?”经过数十年的尔虞我诈,弱强食,众多的红巾军分支和各地的地头蛇,不是被元军所歼,便是被内部所灭,还有的被封锁城池,如今已数大宋的这一只红巾军势力最大。
袁明拱手道:“仁兄的好意小弟心领了!只是小弟还有一桩心愿未了,眼下别无它念。”思民微微一叹,随即豪然道:“既然如此,那就待兄弟了却心愿之后再说吧,在下随时愿为兄弟效劳!”端起酒道:“干!”三人畅饮。
赵梦姣虽不喜辜无仇,但既成事实也就认了,强迫自己除了与辜无仇过着麻木的子外,心里别无它念。
辜无仇如愿以偿,喜之情自不必多说,赵天龙将庄内事务渐渐由他做,武林中的事务也引导他参与,以此来砥砺他的能力。
赵天龙对这个乘龙快婿的表现非常意,成天不住口的称赞。
这,赵天龙正在花园赏景,忽见二弟子肖红书走了过来,将一个信封奉到了面前,道:“师父!”见信封正面刚劲有力的写着“面呈赵盟主”五个黑墨大字,除此之外,别无它迹。伸手接过,漫不经心地拆开信封,拿出信笺一看,登时脸大变。
肖红书自入师门以来,从未见到过师父如此凝重的表情,身为人徒,没有师父的授意,也不敢上前看一眼。
这晚亥时时分,一个黑影逾出汴梁城墙,一路向西,没入了黑的山峦,在一个山坳停了下来,向一条汉子抱刀道:“不知帖木儿太傅深夜找草民前来,有何公干?”空气非常恭敬,但其中又隐含着一股令人难以察觉的杀气。
此人正是赵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