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傻丫头,我们桑家自己也有林有田呢,哪里就全靠百姓供养了。”
“就算有林有田,我也没有伐到、耕到,所以非必要的花费,我看还是能省则省吧,更何况只有一桥悬接,其余通皆得靠一叶扁舟的觉,不也美的吗?”现在回想起来,桐还真是庆幸自己当时曾说服了父亲,不然现今若各山与池岸间皆有桥相通,别说她至少还能藉由夜幕一降,就让仆役把所有船只都拉至船坞系牢的命令,强迫自己留在太池中好了,便连会不会穿过瀛洲山,想要一探夫婿夜来是否真有留在飞阁内,还是都到其它地方“风”去了,桐都已没了绝对的把握。
“小姐,姑爷要贾仁过来跟你通报事…”已经照顾她十年的詹嬷嬷为呼:“咦,都已经酉时,天全黑了,怎么你连盏灯都还没点?淑娃和小玉她们也太会偷懒了,我这就去叫她们过来看…”
“嬷嬷,”桐马上起身拉住她说:“她们全在绣房里忙呢,是我自己想事情想到出神,才会连过了掌灯时候都不晓得,你就别错怪她们了。”
“原来如此,”詹嬷嬷一边俐落的点起室内的各盏灯,一边笑道:“我知道了,是在为姑爷赶制夏的袍服吧。”
“嗯。”
“那我待会儿更得过去看看了,给姑爷穿的衣服,一针一线可都马虎不得,幸好姑爷长得一表人才,用什么颜来衬,想必都好看,你说是不是?小姐?”
“呃,是,”桐眼见他如此受与戴,忽然有些触:早知他会真心为我元菟郡民谋褔利,我又何必设下那些条件,现在看来,等半年后再同房的条件不像束缚住他,倒似我在作茧自缚了。
“的确是,所以我才特地为他裁制了这件紫貂披风。”桐指向置于炕前的衣架说。
“哇,好漂亮的一件紫貂!”詹嬷嬷赞道:“是啦,姑爷这两个月来马不停蹄的忙,有好几次我看他为了督导工程,连衣服已被雨雪打了,都还浑然未觉,以后有了这件紫貂,就再也不怕风雪、无畏寒霜了。”如果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作茧自缚,那是否也可以由自己来解缚挣掉它呢?
这样一想,郁结多的心蓦然豁然开朗,桐即刻灿笑如花说:“对了,嬷嬷,你刚刚进来的时候说姑爷什么?他来了吗?”
“瞧你们小夫恩的,一听到‘姑爷’两字,你便双眼发光、面绯红,我看一颗心一定更是早已飞到他身上去了吧。”
“嬷嬷!”桐既喜且羞的嗔道:“你说到哪里去了,我不过是要他来试试这件紫貂披肩,看合不合身嘛。”
“是吗?那怎么我刚才说的一整句话中,你就只听见‘姑爷’两字,而没听到其它的呢?”
“因为姑爷两字最重要嘛,是不是?夫人。”突如其来的一个声音,马上引住众人的注意力,但最快反应的人,却又并非桐,而是也跟着进来的小霜。
“少爷!您不是要我过来跟少夫人通报一声,说您今晚有诸多公事要忙,不能过来了吗?”
“夫君。”桐的这一声呼唤迥异于以往,含绵的情意,叫得夏侯猛顿回肠气起来。
于是他马上抢上前来,握住了桐在不自觉中朝他伸出的纤纤玉手,俯视她的娇靥丽容,唯有口中不忘回答小霜说:“事情可以待会儿再忙,我却不能老是让你们少夫人饿着肚子等我,我更怕若自己今晚不来,她便会不吃,那嬷嬷岂不是要怪死我了?”
“姑爷真说笑,”詹嬷嬷意外亲眼得见他们夫恩的景况,正为自己果然没有料错,想到待会儿即可舌战那些说什么他们夫好似貌合神离,甚至没有同房的三姑六婆,脸上的皱纹可就被笑容刻画得更深了。
“我谢您这么护我们小姐都来不及了,哪里还会怪您?”一旁的贾仁还待说什么,却已被詹嬷嬷拉开。
“走、走、走,我说贾仁,这詹嬷嬷呀,早就想帮你补一补了,瞧瞧你瘦的,难怪这遥殿里的俏姐儿们,个个都为你到心疼,不过没关系,只是…”小霜虽敌不过人高马大的詹嬷嬷,硬是被她给拖走,却仍不死心的回过头来,想向夏侯猛求助,不料这回夏侯猛的注意力已经全在子的身上。
反倒是桐目送丈夫的贴身侍童被自己的嬷嬷硬生生拖走的模样好玩,不笑了出来,还仰首问丈夫说:“沉潭,我们留贾仁下来用餐可好?”他们本已经走远了,但夏侯猛仍然马上一口回绝:“不好,今晚我连侍女都不想留,只想与你单独用餐。”
“为什么?”桐有些诧异,又难掩娇羞的问道。
为什么?
夏侯猛揽紧了她,在心底说:为什么?我能够告诉你是因为我越来越受你引吗?
当然不行。
然而实情确是如此,在相处的两个多月当中,桐的确已如滴水穿石般的“渗”进他的心中,要不想她、不念她、不来看她,几乎已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每次听王明提起“森议郎”又对桐做了关于军防方面的什么提议,夏侯猛便发现自己妒火中烧,简直…恐怖!
不,事情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他必须尽快“得到”桑桐,尽快为母亲平冤反正,尽快结束掉这一切,尽快回到他原来的生活轨道上去。只要自己略施小计,想赢得桑桐的芳心,应非难事:当年母亲所付出的真情、所掏出的诚心,今都要桑桐一一代她父亲还回来!
“因为我饿坏了,怕吃相不好看,传出去让人笑话。”他嘴里说的是一回事,炽热的凝视说的可又是另外一回事。
“又胡闹了,”桐出身道:“还是先过来看看你喜不喜这件紫貂吧。”夏侯猛微笑着跟上,接过她递来的披肩,甫一触及便赞道:“绒手细软轻灵,峰柔润光泽,针长短适宜,而且皮板结实,穿来一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