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夹谷之会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无恤戴上了自己的胄,野雉尾高高扬起:“如此一来,我便放心了,所幸我早有准备,小子今愿学叔孙穆子,不辱鲁国之威!”众人皆胆寒,唯独此子越发勇锐,这让孔子眼皮直跳,没想到最后还是得仰仗赵无恤,真是让他无奈。
他连忙补充道:“若是能行已有,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则小司寇可以为国士矣。但切记不要做的太过分,不要让两国和谈不而散!”无恤笑道:“这是自然,小子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绝不擅动刀兵。”他心里却暗暗想道:我不会主动发难,但要是齐侯受不了先撕破了脸,那我可概不负责…
赵无恤一挥手中小旗,后方在两翼护卫的四十名赵氏骑从立刻打马上前,在鲁国戎车前方摆开了四排整齐的阵列。
赵氏之骑,第一排尽是白马,骑士穿素衣,如天边的白云涌动。
第二排尽是青駹马,骑士穿青衣,像是济水河的滚滚碧涛。
第三排尽是乌骊马,全身俱黑,骑士披黑甲,像是提前降临的浓郁黑夜。
第四排尽是骍马,骑士赤披风飘飘,与马儿火红的鬃共舞,如同炽烈的火焰。
在骑从们娴的纵下,这四排肩膀等高的马儿们迈步齐齐快走,朝齐人的车阵奔去,他们甲胄鲜明,个个神采奕奕,不卑不亢。
骑兵之后,还有一些赵无恤从西鲁带来的乐师,他们衣着鲜而不失庄重,手持鼓、角、箫(排箫)等乐器,乘于车上,一边前进一边奏乐,奏的是一首《兔罝》。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随着军乐响起,一股赫赫威仪顿时从鲁人那被齐人一吓,有些慌的队伍里升起,引得后方众人探头不已,忐忑的情绪顿时稳定了下来。而对面等着看鲁人出丑的齐人则面面相觑,觉自己的打算落空了。
“这是…”先前这些骑从混杂,孔子还没看出什么,这会一瞧,才发觉大不一样。
赵无恤神秘一笑:“无他,仪仗队而已。”
…
用仪仗队来显示军威,是他半年前赵鞅离开前夕,巡视骑兵营时想到的主意,反正随着马技越来越娴,出身圉人的虞喜等人总喜炫技,将马训练得和人一样齐步走…
所以赵无恤就让他们要玩,就玩十马并排的齐步走…
而骑从里那些身材高大英俊的人,赵无恤也将他们挑出来,在风光的条件下训练眼神,规定时间内不能眨眼,不能泪。现下透过他们的目光,体现出的是武卒、轻骑兵的、气、神。
不过因为赵鞅走得急,这支临时仪仗队没派上用场,孰料半年后竟然遇到齐国人想玩仪仗大比拼。于是又一次轮到他们出场了,还顺便加上了因为没有战争而清闲下来的军乐师。
军乐师是武卒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简陋的鼓敲击着兵卒的脚步节奏,随着赵无恤势力越来越大,他们也开始鸟换炮,有了新的装备。
除了鼓外,圉、牧出身的骑从们经常用的号角也被引入,最初是用兽角制作的,后改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作。此外还有管乐器如排箫、横笛等,有时也加入大嗓门的歌唱,于是便构成了一曲嘹亮雄壮的军乐。
武卒中的军乐师多数来自乡间里闾,他们不会奏复杂的雅乐,却能敲击吹奏出有力的节奏!一首”赳赳武夫,国之干城“练了几百遍,一出场颇能技惊四座。
然而这还不算结束。
在向前整整齐齐地行了半里地,到了齐人跟前后,四排颜不同的骑兵横队突然朝两侧移动,动若兔,吓得驾车的齐国马匹有些惊动。
之后,伴随着越发高昂的赵氏鼓吹声,一车两骑从他们后方奔驰而出,分持三旗。
当看到三面旗帜时,对面被仪仗队震撼得有些失神的齐人顿时哗然!
车是柚木大车,上面有着代表鲁侯的旌旗,这是周成王在周公旦死后,赐予鲁侯的姬周大旗,是鲁国的骄傲和标志。可惜只是一个复制品,原旗被鲁昭公带去齐国,最后留在了那儿。
这辆车是孔子急中生智从后面调来的,今可是张扬君威的良机,哪能错过,所以他的弟子闵子骞为御者,子路持旗,好不威风!
但引发齐人动的却不是他们,而是稍后的两骑。
马是黑大马,上面的两名骑兵一看就知道非同一般,他们甲胄更加致,手里还持有大旗,正是虞喜和另一名骑吏甲季。
第一面旗自然是代表赵无恤的炎玄鸟,今在场的齐国人不少是经历过上次战争的老卒,此旗一出,雪原的恐怖回忆再度降临…
见玄鸟旗,必避!这已经是齐人败逃时达成的共识了,想起如狼似虎的赵氏甲兵,刚才还趾高气扬的齐卒已经有不少人腿双战战了。
他们都是从赵氏强弩下逃生的惊弓之鸟。
而第二面,更是让高居车舆上的齐侯脸发烧,让侍候在旁的卿士高张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差点从高车上跌倒。
因为那面在光下无比刺眼的旗帜,竟是卿士高张得到齐侯特赐,绘着龙之旂的“灵姑”旗…
它在雪原大战的溃败中遗失,谁料是和”龙九“大旗一样,被赵无恤俘获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此刻,鼓吹停了,持旗的虞喜大吼大叫,他声音尖锐高亢,直钻在场数千人之耳:“齐侯军中已无龙九之旗,不可再无灵姑,今齐鲁和解,外臣赵无恤特意送归,还望齐侯纳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