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785章427宋子安的汽车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司徒南的牵头下,张晓若在纽约和克莱斯勒会晤,经过谈判很快达成合作协议。

克莱斯勒正好要整顿道奇汽车公司,淘汰旧的生产线,就把一条旧的卡车生产线和一条旧的轿车生产线加上全套技术低价打包卖给大生集团。

张晓若有点不,要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大生集团能消化美国“落后”的汽车技术。

克莱斯勒同意了这个要求,派出技术人员到中国去帮助大生。

“卖了一堆垃圾回去,不知道有没有用?”张晓若找到司徒南抱怨自己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你以为我出面就能让人家把最好最新的生产线卖给你?”司徒南白了张晓若一眼,没理会他的抱怨。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和大生集团的易,他一直在关注,虽没有手,但也知道克莱斯勒没有坑张晓若,卖给大生的技术设备虽然旧了点,但胜在肯派出工程师到中国,手把手把汽车制造全套技术教给中国技术人员。

这种诚恳态度,估计只有历史上1949年后苏联援助中国才有。

“别埋怨了,对大生而言,技术落后点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消化克莱斯勒的汽车制造技术,打好基础,后你们自己研发更好的汽车,何不再求别人呢。”司徒南又安道。

“呵呵,我也随口抱怨两句,想要多点好处罢了,没想到被你批了一顿。

道理我懂,选择克莱斯勒我也是经过考虑和对比的,丰田汽车那边从福特汽车得到汽车制造技术和设备也没有我们从克莱斯勒这里得到的全面。

我们大生织机原本就是世界最好的纺织机械公司,有机械制造技术,放心吧,保证一年内能把汽车工厂建起来,投产第一辆汽车送给你。”张晓若开玩笑道。

有些地看着司徒南,没有司徒南牵线,他未必能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那得到那么多好处。据他所知,有意在美国收购的汽车技术的不仅仅是大生丰田这两家东亚汽车,也包括苏联人。

苏联人有意购买福特汽车的t型车生产线,结果人家福特不卖,找其他美国汽车巨头,美国人也不卖,苏联人最后不得不失望离开美国,重新回到欧洲去碰运气。

张晓若知道的情况就这么多,相比之下,大生还是比较幸运的。

他还不知道苏联人最后找到的是意大利人,花费重金在菲亚特汽车那购买了一条更加落后的汽车生产线。

和司徒南谈了一下他对大生汽车的构想后,得到司徒南的鼓励和肯定。

他又回到洛杉矶,找到康明斯电气公司,从康明斯电气公司那里购买了一批先进的机,最后离开美国回到上海,准备第二次创业。

192年,张晓若在上海注册成立大生汽车公司,汽车生产线落在宝山新港工业区,准备野心地进军汽车制造业。

同时,他还找扬子机械工业公司合作,双方在上海合资建立汽车发动机公司。

接着又找美华橡胶公司合作,鼓动美华橡胶公司在上海建立轮胎生产线。

大生汽车公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把几十家汽车相关的公司拉到一个阵营里,做的风风火火,成了上海最热门的话题。

这给以汽车组装为主的上海商业机器公司很大的力,报纸也时不时地把两家公司进行对比,在提倡国货的社会风气下,大生汽车出现无疑把上海商业机器公司的组装车比下去了。

力落在宋家商业领域的掌门人宋子良以及协助宋子良的宋子安兄弟身上,宋子安才二十出头,从美国留学毕业后加入上海商业机械公司,成为哥哥的得力助手。

他对政治兴趣不大,念的是商科,对商业兴趣。

在美国时候,他体会到美国汽车工业强大,但他本人对汽车工业并不着,宋家兄弟两对汽车制造没那么大冲动,不过每年从汽车组装进口业务上,获得利润倒是不少。

“哥,你看报纸上都说我们公司是买办,帮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把大生汽车捧得那么高,好像他张晓若就是民族英雄似的。

这太过分了,不如我们也制造汽车好了。”宋子安不道,才二十出头的天子骄子,最受不了别人轻视了,他有种冲动要去造汽车,以此来证明自己。

“造汽车?这很难的,可不像卖汽车那样简单!虽说这些年我们也组装汽车卖,那是人家已经做好零配件,我们直接组装起来的,技术难度会低很多。”宋子良没那么冲动,虽说进军汽车制造业,他们宋家各方面条件都比别人好,但他一没那么多兴趣,二没那么多力,与其把大笔钱投资到汽车制造这种高难度项目上,不如投资银行金融或者其他商业项目上。

“不就是一张沙发四个轮子吗?我还真不信造不了汽车。”宋子安自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