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武汉新政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要致富,先修路!英、法、德、美、、俄等强国无一不是通过铁路建设完成工业化,走向强大的。
完善通是把南方三亿人口调动起来的先决条件,政府应该抓住现在美国等国资本输出的机遇,把资本引进来,快速实现国内铁路计划。”在一场小规模而高级别的会议上,宋子文提出庞大的铁路计划,给众人描绘了一副人的前景,不少人脸上出一丝兴奋。
他的雄心让一些人心里怀疑:是不是步子迈大太大了,那几条铁路对原本就不算宽裕的财政来说是个沉重负担,这种状况说不准会持续十年之久。
不过宋子文并非信口开河,随便就喊出二十万里铁路计划,而是做了相当稠密的计划。
“铁路计划是个好事,特别对我们武汉工业集团来说。不过落实资金并非易事,汉铁厂扩建,我们资金力也很大。”宋炜臣谨慎道,他是武汉工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心里暗暗为铁路计划兴奋不已,似乎看到了汉铁厂大展雄风的前景。作为国内钢铁工业的支柱,汉铁厂就有这样的资格。
“放心吧,宋老。我没打算走武汉工业集团的资金,也没打算拖欠铁厂的钱,你把厂子办好就行了。”宋子文笑道“要不你们拿出产品技术,我允许你入股铁路?”
“入股铁路,这倒是不错。”宋炜臣眼前一亮,马上摇头,一脸惋惜道“我还是专心炼铁吧!谁知道铁路什么时候修好呢?收回投资时间也得十年八年,还不如把这些资金多建几座高炉。除非银行增加给我们的贷款…”宋炜臣的目光扫过司徒南、林一民等人,眼神期待。心道:贷款的事得靠这几位大财东。入股铁路是一定要干的,这能减低运输成本,提高汉铁厂产品市场竞争力,把洋货挤出中国市场。
司徒南手指沿着桌面随意轻轻敲击,轻轻地看了兴奋有些掩饰不住的宋炜臣,大概明白这个老家伙的想法。这几年,他的心野了,跟从前那个热衷囤积地皮的房地产商人大不同了。
武汉工业集团通过投资铁路、航运,向上下产业延伸,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联盟,未必不能成为美国钢铁、伯利恒这样的巨无霸?
司徒南双手合拢,微微前倾身体,笑道:“铁路计划里,汉铁厂是最重要的一环。宋老的想法有道理,钢铁厂以产品技术入股铁路,的确能减低铁路成本。
同时,在资金方面又不能影响铁厂产能扩张,任务很重。铁厂总不能白白把铁轨赊给铁路公司而收不到钱吧?向铁厂增加资金投入势在必行。”
“那就好。我就说嘛。武汉工业集团摊子铺得那么大,光一个汉铁厂就要了我的命了。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呵呵。”宋炜臣轻松一笑。
众人会意一笑,都知道宋炜臣身上的力,武汉工业集团不仅寄托国人的铁路梦想,航海梦想,也承担武汉政权的国防工业支柱角。集万千宠一身,也是一种力。
“武汉工业集团在武汉、上海投资造船厂计划我又不是不清楚?如今的武汉工业集团越来有点三菱重工的影子了。”司徒南心道,停顿一下,让在场的人明白自己的决心,又继续道:“资金来源有两种,一是我们内部的资金,美华银行近年来,投了多少钱,大家心里有数。现在还承担军费和社会改革任务,力很大。我认为最好向社会集资,到国际市场融资,调动国内外资本的积极。当然,资金不够的话,美华银行再补上也不迟。”
“你是想仿效美国,从英国等欧洲国家筹集铁路资金?万一外国银行团提出要入股呢?”宋子文皱着眉头道,铁路权涉及国家主权,比较,中国人没少吃这个苦头,前清就为了镇保路运动结果自己倒闭了。
“不全是。地方政府如果有能力,可以自行修筑铁路。比如沪杭铁路,那帮江浙商人应该会愿意在他们的家乡投资铁路的,减轻我们的资金力,我们应该乐见其成。不过,标准要统一。
我们的工业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对资金的需求数以亿计,嗯,我说的是美元。在我看来,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外国百年时间的工业化过程,大举借债是必然的。
到国际市场融资是必然的,谁叫我们民族资本不够壮大呢。其实,这不是什么坏事,远的美国不说,近的南华就是利用华尔街的资本把爪哇岛的铁路修成了。”司徒南道。
司徒南之所以这样说,主要让他们把眼光看远点,引入外国资本,固然有些麻烦,只要小心作,其实不是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哪怕司徒南是老板,也无法说服罗伯斯等合伙人慷慨投资国内。
相比于举债的危险,他反而担心借不到足够的钱呢?毕竟,国人的财富**一旦被发出来,千年来被制的金钱野兽——市场就会蓬发巨大的威力,谁也阻拦不住。
司徒南举出爪哇铁路例子,很有说服力。
无暇思考他和爪哇铁路的关系,一些人就被刺到了——是啊,南华小国,开国没几年,以矿业、钢铁、石油为主的工业崛起于南洋,纳八方资金,上海的资本家、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南下投奔。
沿海的农民更是不堪,有整村整个县的人往南迁徙的,广州福建南下的火轮人为患,络绎不绝。有人戏说如果乘客皮肤再黑点,就跟黑奴贸易很像了。
这话有失偏颇,不过南华开国以来,到海外谋生的中国移民的确走上了几百年前欧洲移民同样的道路。
南华发展速度让国人惊羡,那雄心壮志比明治维新时期的本有过之而无不及!南海航路的繁茂,铁路的出现,奠定华人在南洋社会的地位,逐渐成为人口占多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全方面占优势的民族。
同为致公执政,彼此渊源深厚,南华如此,难道我们就做不到吗?
有人心里泛起了这个念头,隐隐妒忌远在南海的那个岛国,人怕对比啊!如果周围的国家相继强大起来,而一直觉良好到被凌辱的中国没有强势崛起,对当政者来说绝对是个辱。
而铁路正式工业强国硬指标,所以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熬过去。
沉默了一会儿。
“铁路修通后,最终的好处还是落在所有人身上。至于对列强的担心,我们又不是清政府,难道养着几十万大军是吃干饭的?得修!”一直默不作声的司徒勇果断道。这是军方的意见。
政府缩减军费,大量裁减部队,军方是有意见的,不过因为铁路工程,裁减的部队有了着落,他们可以转为工程部队。既培养军队工程人员,又可以维持数十万人的预备役…
而且,有了铁路,军力投送更便捷,后勤补给能力大幅提高,何乐不为呢?
会上,一轮发言后,渐渐达成共识。宋子文看了看司徒南,司徒南回了一个肯定眼神。
明明不少投资效益不好但意义重大的项目,司徒南也愿意赔钱进去,给致公政府相当大的支持。
宋子文站起来,一锤定音道:“国人对据外债有顾虑,那是因为前面的当政者留下太多失败的例子,他们就没把钱用在正路上。
只要我们踏实办事,国民会慢慢理解的。总之,铁路计划公开融资是必然的,如果国民的国心足够强烈的话,就购买铁路债券,我们也好借此在谈判中低外资要求。”众人呵呵一笑,目光掠过旁边高深莫测的司徒南。
其实他们心里明白,所谓的国际投资,很大程度上和司徒南有关,威廉财团绝对是铁路投资的主力,司徒南的超然地位,保证武汉政府不至于接受外资太过苛刻的条件。
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不过,能做,也是幸运的。
司徒南回过神来的时候,会议已经散了。林一民和宋炜臣打了个眼,两个勾肩搭背地离去了,估计要找个小角落密议银行和工业寡头的合作了。
回到办公室,宋子文还有些动,他朝司徒南笑道:“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把铁路修起来,顺便也把北方的河南、陕西这些地方考虑进去。”
“好。我相信你能处理好的。只要不赔钱,随你折腾。”司徒南鼓励道,一副我不手的样子。
“不赔钱?那就好,你这财主富可敌国,正好把一些效益慢的计划给你,这些项目肯定不赔钱,只是耗时长,需要资金庞大,一般人不敢染指。”宋子文心里一笑,小小地计算起司徒南。
私底下,司徒南还提醒宋子文等人延长还款期限,货币汇率等事宜。
美国肯定要发生经济大萧条的,倒是美元贬值到不成样,当美国回中国投资后,经过几年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正好有条件从美国人手里收回铁路、矿山等项目,同时还可以和苏联、本争夺美国的工业设备、技术人才。
这些措施当时宋子文还看不出诀窍,直到事发后,他才惊讶司徒南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