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民粹主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部《国王的演讲》式的电影,按理来说在美国这样的地方是很难有市场的,但观影人次虽然如“专家”们的预期那样并不算多,但横向比较的话,却远超其他类似的电影了。
年轻的人们总被更年长的人们认为是缺乏理智和判断力的群体,但实际上正是他们愿意跟随偶像的趋向,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并获得发展。试想如果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每天都要问十万个为什么,不断质疑老师或者执着于自己的想法,那么所谓的文明传承也就不存在了,而现在的地球说不定真的已经被黑猩猩统治。
明明就是自己没能做成一个好榜样,却要责怪年轻人都轻易地跟别人走了,这实在是非常不可理喻的逻辑。
“这是一部披着传记影片外皮的政治宣讲,jimmylee用他自己的方式向这世界表明了他的态度:这位已经到达了作为一个人所能到达的最巅峰的男人,他对我们说‘我是反英的,我站在芸芸众生的这一边’。”这是一篇发表在《环球邮报》上的影评,它并没有从电影本身的艺术角度去分析电影,而是深刻地阐述了从这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意味,并大胆地推测了李经明的政治立场。不得不说这篇报道很有威力,发表出来之后由李经明安排炒手在网络山宣传了一下,《国王的演讲》观影人次立马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民粹主义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了许多北美年轻人的视野中,而且在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之后,他们便更加坚定地表示要跟着李经明了。这世界上什么人最多?毫无疑问是穷人,因为所谓的穷人是个相对的概念,只要一天没达到绝对的平均或者所谓的公平,那么处于社会中不利地位的人,永远占多数。
《国王的演讲》就是一部民粹主义彩浓重的作品,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哥哥让位给弟弟的皇室影片。甚至还有点励志彩,但其核心内涵却是反英的。在这篇报道出来之后,许多影评人才发觉自己之前是有多天真,这可是李经明的电影。这也不怪他们,他们大多都对李经明跟斯皮尔伯格打擂台的事情太过在意,而李经明又年轻得过分,他们想得不多也是正常。
很多人发现李经明的对手莫名其妙地换人了,这次他的对手从斯皮尔伯格换成了阿莉萨。季诺维耶芙娜。罗森鲍姆,这是一位被称作是哲学家的俄国女作家,或许她的另一个美国名字更加为人知:艾因。兰德。
在美国。很多所谓的社会英阶层人士都把艾因。兰德视为神教母,因为艾因。兰德的“理”自利主义给了他们自私自利的行为以合理的解释,给了他们不择手段伤害他人的做法以理论依据,所以《阿斯特拉耸耸肩》卖得堪比《圣经》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以及超级自由主义的氛围,大部分美国人都只是想着踩倒别人自己上,从而争取站到更高处,但李经明凭借一部电影和小小的宣传手段却给了他们全新的视角:金字塔确实坚固,但它再怎么坚固也是可以推倒的。
肯定并夸大自己的权利。否定并贬低他人的权利,这就是所谓英们的嘴脸。
在某些地方,民粹主义是受到打击的,被广泛认为是恶的。因为它本身是为了反对利益既得群体而存在。某些地方的“上层人士”只是一味地对下面施施暴,到处宣讲平民主义的恶之处,却选择地以遗忘了他们现在所处的地位是通过什么手段得来的。用这样的手段获得了一切。却又把这块敲门砖一脚踢开,自己遇到对手了就拿出来打人,没有对手了怕被别人再拿出来打自己就藏进茅坑。此行此状比之立了贞节牌坊的子婊更加不堪。
反对平民主义而不是反对平民?大概…
电影若是取得成就,往往被归功于导演而并非编剧,这就足以说明电影是一种基于剧本却远高于剧本的再创作。电影的导演,对一个幻想世界进行的构造,并不会弱于作家们的初次创造,李经明这部《国王的演讲》跟历史的真相想去甚远,但他的本意也不是要拍纪录片,发年轻人的思想转变,这才是他的目的。
“难怪我只有做小弟的命了,老爷子在美国生活了这么些年,什么都没改变不说自己都已经快成美国人了,可是你这一上来,三下五除二就让这些美国青年人变了想法,果然是大明神啊。”白觟谦对李经明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光靠两年的功夫,就让美国三十五岁以下人群来了一场思想上的大地震,不是一般二般的人能做到的。
“你也觉得自己是我的小弟?哈哈哈…”李经明可没有收小弟的意思,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这世界上只有两种小弟,一种是脑后有反骨的,比如司马懿,最后会要命;另一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比如关张,也很要命。
外界只是看着李经明搅动风云,却没想过他为这一切付出了多少,从当年刚出道开始唱歌到现在大张旗鼓拍摄电影,其中花去的力和金钱都是无法想像的,所为的不过就是给他自己一个群体基础。换做其他什么专家学者权威教授来叫嚣,年轻人们恐怕只会付之一笑不以为然,但现在李经明却是无数年轻人的偶像,有着上亿的孩子,都希望以后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经明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这些年轻人都会认真去思考的。
“现在市场已经有了复苏的迹象,各家各户都缓过劲儿来了,你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啊。”李经明的得意,并没有让白觟谦跟着瞎乐呵,反而替他担忧了起来,穷人虽然多,可穷人永远不可能做美国,做不了这世界的主。
李经明无所谓地撇撇嘴,现在梁剑綮无暇分身让出了大片的市场,他并没有主动接收而是放任那些本土豪强扑上去瓜分,这样看似愚蠢却给了自己的光国以独善其身的可能。李经明不是不想要捞好处,可他更希望看到的是美国这些大财团们狗咬狗一嘴的好戏,这样他才能得到巩固地位消化所得的时间,“这件事我早有定计无需多虑,再说咱们是男人,畏首畏尾,其身几何?”
“你是霸气了,苦的却是我们。”白觟谦苦笑着摇头,现在他已经成了传媒业的宣传小能手,在引导舆论与制造舆论方面俨然已经一番气象,李经明这次把他从韩国叫来洛杉矶,就是希望他帮忙拿下这一程。白觟谦也知道李经明的用意,所以才会摇头苦笑,这种事情看似轻松,却着实容易遭人记恨。
“你们劳力,我可是劳心,你可不知道我现在心有多累呢。”李经明倚着白觟谦的肩膀,一副累到快不行的样子。
白觟谦的到来给光国的舆论宣传攻势带来了新的动力,关于李经明的电影情节与历史的不符,已经有了定论:李经明是为了表现出一种面对大众的人文主义关怀,所以才会改变历史的原貌,属于“漫化”的范畴。而反面代表的斯皮尔伯格,则被形容为“为了替菌锅主义张目,替大商人形象涂脂抹粉而刻意扭曲事实”就差没指着他鼻子来一句“果然犹太人”两相对比之下,李经明的声望再上一层楼,而造梦者却骂了个狗血头。
即便是当初给斯皮尔伯格投资的那些人,也没办法站出来替斯皮尔伯格说话,他们固然统治着这个国家,却也不可能公然站出来对老百姓说:“我就是把你们当猪”一旦在普通民众之中失去了原本的光辉形象,那么那些站在高处的人们就失去了站在那儿的凭依,更不要说还有许多同层次的竞争对手等着在背后推一把。
“闭嘴!”就这两个词,便让斯皮尔伯格又在家里摔了东西,每个大导演都有着更大的脾气,他也不例外,可是说这话的人是奥观海,他即便再愤怒也只有生受着。若是在公开场合对自己说闭嘴,斯皮尔伯格不会在意,甚至还有可能在公众面前反驳几句,但这样通过秘书进行的警告,却是动真格的。
对于那些心中存在这美国式幻想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做,但斯皮尔伯格却知道,事实远比人们想象得要残酷。若是一意孤行,无孔不入的秘谍们有的是办法搞臭他的名声,给他罗织这样那样的罪名,把他这大半生所收获的一切毁个干净。
奥观海不许斯皮尔伯格反驳,不是他太过欣赏李经明,而是他太过需要李经明,因为他跟其他的历任总统都不同。奥观海搞宣传搞国内政治,搞民心宣传是一把好手,但让他搞经济建设搞政策推行就抓瞎了。因为自己的能力偏科,所以奥观海是站在年轻人的肩膀上的,相对于大型资本,他的基础在更第一层,这才不遗余力地支持李经明。
斯皮尔伯格的履历固然漂亮,但这份履历却也是莫大的桎梏,因为这写荣誉都是靠着给克林顿做御用文人,替克林顿政府写样板戏得来的。在乔治。布什的任期内,曾经风光无比的斯皮尔伯格个人荣誉一片空白,难道是因为他廉颇已老,或者是江郎才尽?不,只是因为克林顿下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