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六章挥师北上晋阳之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野外,夜幕下,昏死的刘旻终于醒了过来,他望着巴公原,无奈地一笑,随之让部下夜兼程、仓皇北行,一行人历经艰辛,方才逃回晋

清晨,周**队稍事休整,大军由高平挥军北进,进入汉境北上。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如果此时正好有这首诗,正是如此。

之后,边关捷报加急:周**队在高平一战打败汉军,大胜的消息传回开封,开封的百姓呼雀跃,朝堂之上,几个宰执也都安下心来。

赵德昭听说了此事,心里头也安心多了,幸亏高平之战改动不大,最终还是胜利了,只是如今大军应该在汉国境内了吧。

客栈之中,杨濛和独眼老九收到消息,周军大胜,他们也到十分高兴,然后又听说周军此刻奔往汉国晋,特飞鸽传书,飞书晋老八那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半夜的夜幕之下,星光黯淡,月深沉,晋城内,几处房舍,低矮,一处极不显眼之地。

忽然屋子边枝头上也蹿出一个白的身姿,呵呵,竟然是只鸽子,然后飞入半掩着的窗户,声音不大,但是惊动了里面的人。这时候忽然从屋内蹿出一个瘦小的身子,那人身着普通的装束,样子看不清,随之拿起地上走来走去的鸽子,弯下并取下鸽腿上的信函,细细读了起来,随后他脸上一阵苦笑,此人正是杨濛口中的老八。

老八摇了摇头,看着南边的开封城,心道原来这汉国大军已经被周国击败,此刻周国大军业已挥师北上,直取晋。看来主上是要我在晋静候时机,盯紧城中的一丝异动。

不过现在自己正一筹莫展,明召集长堂在晋城中的众位弟兄们,商议此事。…三月十一,巴公原上高平之战,周**队取胜过后,郭荣一刻不停地追击汉主刘旻溃逃的军队,同时又命王彦超领军至汾州(山西汾),经过一番浴血厮杀之后,汉守将降。

周军趁着胜利之势,大军进入汉境,郭荣下令四路大军进攻晋外围,策应主力作战。其中右翼莱州防御使康延沼攻辽州(山西左权)、沁州(山西沁源),汉辽州刺史被周劝降,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一路又占领了汉国多个城池,周军战线往北推进,汉国各地守将望风而降,步步紧汉国晋城。

本月下旬,郭荣军队取得几场胜利之后,继续率领周国十万军队继续挥师北上,已经到了晋城方圆几十里地之外。

四月初,郭荣亲率大军,此刻间望见北方视线中出现一座城池,一座孤城。此城郭即为晋城,此刻雄踞北方,乃一座坚城,晋水和汾水绕城而过,此晋城非后世太原城。

在烈下,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但它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刚,它经历过多少凄凉,也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青苔是时间逝去的痕迹,古墙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它的历代主人对它十分珍视,看得出来用了不少心思。

郭荣坐在马上,头望着远方天际,那一抹苍,脑海中浮现了历史上关于晋的一些情节,随即咏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山。

这时候郭荣笑了笑,问道身边的赵匡胤道:“二哥儿,你看那汉国城池如何?”跟随在郭荣身边的赵匡胤拍手道:“陛下,晋,好,好一座雄伟之城,可惜刘旻是个窝囊废,恐怕要失去城池了。”郭荣听了心中十分畅快淋漓,随即想到历史上晋曾经作为赵国初都、汉晋干城、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而享誉江河南北。秋时期,智瑶掘开晋水和汾水,水灌晋。李唐王朝之龙兴之城,发源于此,故晋又被成为“龙城”五代十国时期,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刘旻(刘崇)等人轮盘踞晋城,割据一方,与中原形成旷已久的争霸战。后唐、后晋、后汉均以晋为依托,称雄天下。

试想一下,如果周**队拿下晋城,就能依靠晋的地理位置,和辽国相互对峙,晋在汉国手中,会对周国造成一定的伤害,只有拔除这颗钉子户才能减少一分阻力,那么必定能够对北方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晋一下,或者晋被深深地打击,北方才能安宁片刻,这对新生的大周国的休养生息十分必要。

郭荣心中这么一想,整个人的神开始高昂起来,遂跟身边的将士们说道:“我大周国的将士们,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只要拿下晋城,回朝之后,官升一级。”

“万岁!”将士们喊道。

若是赵德昭在此,肯定又得慨一番,这晋城是毁在赵匡义(赵光义)手中的,此刻开封之中的赵德昭仍在苦思冥想之中,从显德元年到显德六年这段子中,自己如果在开封之中,却是行动十分受阻的,还不如跳出开封这个藩篱,另外去一地,谋求发展,这件事情也成为他非常纠结的问题,眼下这从公元954至陈桥兵变前还有好长一段时间,自己的父亲的发展情况是十分光明的,可是自己这个先知的存在是否会打破这个平衡,这到底还是个问题,还是个问题啊!

赵德昭不知道的是周太祖郭威之时就已经命武德司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而郭荣亦是如此,还有一个背后的长堂也在盯着他,其他暗中其他势力不知道有没有。若是这么一想,恐怕赵德昭就得坐立不安,即使离开京城之地,恐怕后行事也得小心翼翼。…大风肆,北方一片寒意。当郭荣就命手下大军驻扎在晋城外。

可是当军营之中即爆发出一股不协调的声音:大军刚至城外,周**营之中一些将官和士卒剽掠百姓之家财和粮食,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纷纷避让,躲入山谷之中。

不久之后,郭荣见汉地百姓避之不及,不夹道周军,于是乔装改扮一番,混入逃难百姓之中,问那些逃难的百姓,他们皆道:“周**队残暴不堪,只好避之锋芒,入其山谷,以保全自己家人的命。”郭荣听到后,良久慨,忽然想起父皇临终前说的,百姓如水,君如舟的一番遗言,郭荣回去之中,昭告军中众将士,命人止剽掠,安抚农民,止征当年租税,募民入粟拜官。这一系列措施,约定军纪,秋毫无犯,若有违反,必杀之,众将士听了无不就范。

不久之后,郭荣的“不侵害百姓”的政策受到了汉国百姓的热烈,汉宪州(山西静乐南)、岚州(山西岚县北)、石州(山西离石)、沁州、忻州(山西忻县)、代州(山西代县)先后归周。

周军战线推进过快,出现了后勤补给不足的问题,为了弥补粮草不足的问题,郭荣又发泽、潞、晋、绛、慈、隰及山东近使诸州民*运粮馈军。

大路上运粮车队络绎不绝,如同长龙,一字摆开,浩浩,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郭荣听说汉国的几个州都囊入周国版图,十分高兴,命大军加紧攻城。

五月,周军在晋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

城内,皇中,此时刘旻急得团团转,这几个月来吃不好睡不好,自从上次高平之战之后,虽有小胜,但是如今周国大军围困晋城已经一个多月了。这几病倒在在头,现下他已经疲惫不堪,汉军败亡的消息言蜚语一样充斥着整个晋城,城中的百姓听了十分地惶恐,晋这些子粮价都涨了不少,再这么下去汉国就要亡了啊。刘旻现在已无力再战,耶律敌禄在高平之战中没有出手,而是坐视汉国大军惨败,而后辽**队又撤离,往北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