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二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知是阿翠撒谎,还是另有缘故,李婆婆不曾从成山回来。

“阿翠错了,要明天才得到家。”蔼如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约你这时候来?”

“无非因为白天清闲,可以多谈谈。”

“不错。不过还有一个原因,正就是因为我娘还不曾回来,我们可以谈得深些。”蔼如同道:“前两天那位谭老爷说得神乎其神,金陵一定可以克复。三爷,那时你作何打算?”洪钧想说:“青作伴好还乡”话到口边,突然觉得,她说。

“谈得深些”是极正经、极郑重的态度,如果答以戏谑之词,不但惹她不快,也显得自己太轻率,辜负了她的一片心。

这样转着念头,脸上不自觉地收敛了笑容,细想一想答道:“十年窗下,无非期望闱中能够扬眉吐气。不过看样子,总要在三年之后了!”

“怎么呢?今年不是大比之年吗?”

“是的。子、午、卯、酉,乡试的年份。”

“那就是了!”蔼如抢着说道:“乡试是秋闱,如今才四月里。”

“小姐,你倒会打如意算盘!”洪钧失笑了“金陵还在‘长’手里,谁知道哪天克复?就算克复了,抚缉亡,料理善后,亦不是三五个月所能就绪的。哪里就能开科取士了?”

“如今也不过金陵、常州两三个地方没有克复,不可以在你们苏州乡试吗?”

“谈何容易?南闱上万的举子,不说苏州没有试院,就是客栈,也容不下那么多人啊!”

“这话倒也是!”蔼如沉着,是想得很深的样子。

“你为什么问起这些?”

“当然是期望你扬眉吐气!那还用问吗?”

“承情之至!”洪钧抱拳说道:“何可言?”

“我也不要你见情。我只是——”她没有再说下去,望着窗外的茫茫大海,若有所思。

她想,他也在想。只恨自己不是大员的子弟,否则便可以参加顺天乡试;又恨自己家贫,不然在京里花上一笔银子,捐个监生,亦就取得在北闱应试的资格。

“三爷,”蔼如打断他的思路“假如说,今年秋天能让你去考,你有几分中举的把握?”

“这就很难说了。笔下当然是要紧的,不然就不用读书了。不过运气也很有关系。俗语说:‘文章不要中天下,只要中试官’,哪怕你文名天下,遇见二百五的‘房官’,本就不‘荐’,哪里去中去?”

“你的运气一定不会坏,我是说你的笔下。”

“那,”洪钧不敢说话“总有五六分把握。”

“这样说起来,还得要用功。”

“是啊!‘业于勤荒于嬉’。不过用功第一要心静,静不下心来,徒劳无功。”

“三爷,”蔼如很注意地问:“你有什么事静不下心来?”这该怎么说呢?莫非说家累太重?洪钧只好报以苦笑了。

蔼如见此光景,想起他所谈过的家世,约略也能猜到他的难言之隐是什么?凝神想了一会儿,心中有了计较;但此时不便明言,只说:“我们吃饭吧。”吃完午饭,还不到一点半钟。过了立夏的天气,白昼一长似一。洪钧打算回去睡个午觉再来,却又有些不忍说要走的话。蔼如的眼睛很厉害,一眼就从他脸上看到心里,自然要问。

“可是衙门里有公事?”

“公事倒没有。”洪钧老实答说:“我有打中觉的习惯,昨天睡得又晚,真有点困了。”

“那又何必回去?难道这里就不能打中觉?”说着,她端起洪钧的茶起身往里走;他便跟在后面,一直跟进她的卧房,站定了脚,先四面看一看。

蔼如的卧房并不华丽,与一般娟家红姑娘的香巢,然有别。最显眼的是一架书,其次是前的帐檐,一幅白绫,万点墨梅,寻常闺阁都无此雅致。再细看时,越发惊讶,这幅墨梅署款“雪琴”竟是湘军水师主将,现任兵部侍郎彭玉麟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