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110章一百一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听说颜值高的宝宝看不见我典妾在潭州府是常事。

许多人家的主妇不愿为丈夫纳娶二房,宁愿买个小丫头,生下一男半女后,就远远打发掉。这样既能为家中开枝散叶,又不用担心小妾仗着庶子庶女作妖。

而那些贫苦人家,将家中的小娘子典卖出去,等过几年,找主家说说情,再赎买回家,打发小娘子嫁个鳏夫或是财主,还能再换一笔丰厚的彩礼。

有些人家甚至专门做典妾生意。从小就细心调理女儿家,等到了年纪,就让她去大户人家当典妾。生下一男半女后,将养个三五月,再送到另一家去,继续为主家生孩子。

李昭节和李九冬的生母在李家住了三年,却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李绮节记得人人都叫她大姑娘。

大姑娘家里并不穷,可她上头有五个哥哥,哥哥们娶亲要盖新房,不然娶不上媳妇。大姑娘的父母急着抱孙子,为了筹措银两替儿子们盖房,就把大姑娘卖到李家做典妾。

周氏不是刻薄人,对大姑娘不坏,大姑娘走了后,她把李昭节和李九冬姐妹俩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过她脾气急,平时说话嗓门大,姐妹俩都有点怕她。

姐妹俩的年纪还小,都梳着小抓髻,发间玫红绸带。穿一身淡青襦衫,外面罩一件对襟茶褐棉褂子,底下系一条红黄间裙,裙角出月白缎子绣红花绣鞋的尖角。

两姐妹一样着装,一样发式,打扮得犹如双生儿一般,亲亲热热坐在堂屋地下铺设的簟席上分吃果子。

李绮节嘱咐两个堂妹莫要吵嚷,给趴在小几上酣睡的李大伯披了一张薄棉被。

低声嘱咐宝珠在一旁看着小妹妹们,自己走到灶房来,要帮周氏烧火。

周氏连忙推她出去,高声道:“仔细莫要让烟火熏了你!烫着了可不是玩的。我正要开油锅炸鲫鱼仔呢,油星四溅的,你可别靠到跟前来。隔壁吊子上熬着筒骨藕汤,你去瞧瞧藕块了没。”潭州府本地规矩,但凡逢年过节,或是有客上门,或是初一十五的正子,家家户户都要称两刀,买几只粉藕,好熬一大吊子的筒骨藕汤吃。

李大伯月前带着伙计去城外乡下收桂花,一去七八。周氏估摸着自家官人这几便要回屋,一早让刘婆子去渡口那些撑船贩卖自家田地菜蔬的农户手中购了几枝汤藕。

这会子藕汤已经熬煮了两三个时辰。

李绮节才一掀开熏得黑漆漆的锅盖,沸腾的热气中便有一股极其馥郁的藕香、掺着浓烈的香味道,扑面而来。

李绮节鼻子,复又盖上盖子。

吊子底下的四方灶中,炭火噼里啪啦,烧得一片红,烘得她脸颊直发烫。

她今天出过门,身上穿得有些厚实,再被这炭火一熏,热得脊背有些发。连忙退后几步,掏出手帕抹了抹额头,随手从灶间的谷糠堆里摸出几个红苕,拿铁钳一一夹了放进灶边,埋在温热的灶灰里。

净过手,再回到灶间,宝鹊已经晾晒完衣裳,正坐在灶膛前的小马扎上,往里头添柴火。

周氏炸了一碗面糊鲫鱼仔,又炒了一碗扁豆,一碗白米虾,一碗豆角,一碗莲子,接着便烧半锅开水,将舂好的稻米倒进去煮。

李绮节连忙道:“伯娘,待会儿米汤别倒了,我好泡锅巴饭吃。”

“煮了藕汤,还吃什么锅巴饭?还是多喝几碗汤好。”周氏揭开锅盖,用勺子搅动沉在锅底的大米,怕底下粘锅:“米汤我都留着,要给间壁朱家娘子送去,他家小郎君水吃不,现今都是煮米汤给他吃。”李绮节往里最不喜朱家人,闻言便不高兴道:“作甚拿咱家的米汤送人,她自家的米汤呢?”刘婆子拿着一把磨得雪亮的蒲刀,蹲在地上,一边斩块,一边笑着话:“三娘以为人人都像咱们家,顿顿都能吃白米饭?连镇上的财主老爷都不敢天天吃米饭呐!也是官人和太太勤谨,又会过子,也舍得与一家吃喝,家里才吃得这般好。乡下人家,一年到头,大半都是吃的豆饭、苕饭加米糠。老阿姑扣扣索索,只晓得存私房钱,他家大郎整苕吃哈,啥都不干,还跟着一帮浮子弟赌钱吃酒,把好好的田地、果林丢下不管。朱家娘子跟着老阿姑过活,一家几个小娘子,每都只吃两顿饭,餐餐都是寡水面条,要不就是蒸豆糠馍馍吃,把几个好好的女伢仔瘦的咧!只剩下一把骨头!如今好容易生了个小孙孙,老阿姑也不晓得心疼,照样不肯给朱家娘子炖些汤水补养,还整作怪,嫌弃朱家娘子没水。”老阿姑是间壁朱大郎的老娘,因着辈分高的缘故,邻里都要尊称她一声“姑”这老婆子长得干细瘦,为人最是重男轻女,又小气吝啬,整守着家里的私房,不给儿媳、孙女一个铜板。

朱家娘子前后生了三个小娘子,不晓得招了老阿姑多少白眼。

今年天朱家娘子终于生下一个小郎君,老阿姑便整抱着小郎君不放手。然而她再心疼孙子,终究还是抵不过私房要紧。宁可厚着脸皮一家一家去求人家蒸饭剩的米汤,回家煮些米汤甜水与小孙孙喝,也舍不得费钞买些鸭米粮,与产后虚弱的朱家娘子调养身子。

李绮节不喜老阿姑,身为女子,却将自家孙女视为猫狗一般,任意轻责骂,也配得起乡里人人尊她一声“姑”?

李绮节也不喜朱家娘子,身为人母,懦弱无为,眼见自家骨受苦,却无动于衷。她受婆婆老阿姑和丈夫朱大郎的欺侮,确实可怜。但她不思反抗,反而养出一副欺软怕硬的刻薄子,将自己的悲苦尽数发在三个女儿和周围无辜邻里身上。

李绮节住在李宅时,常常听到朱家娘子打骂几个女儿的声音。大冬天里,烧得通红的铁钳,直接往女儿身上,也不怕烫坏女儿的皮

而朱家三个小娘子,因为天天挨打,缺衣少食,个个都养得强盗贼子一般,泼辣明,厉害得很。

但凡乡里谁家小儿无意间冲撞朱家,朱家娘子就带着几个小娘子,如市井泼妇一般,滚地撒泼,嚎丧不止。

旁人见她们母女四个命苦,多半都怜惜有加,也不忍苛责。反而纵容得朱家老小愈加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