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然成衰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织金银雷纹与万字纹的红毡从大殿中直铺出去,这华丽的道路还看不见尽头,便被门外白冷的光湮没了形迹。
方诸在人丛之后,看她一步步踏过红毡。玄?雉?衣,重重团了本暗花与金红丝绣,丽冷肃,衬出上银红的一点胭脂。飞长眼睫浓黑沉重,仿佛一双锁,锁闭了曾是盼清扬的双目。那赌酒论剑的男装少女像是被从这个身体里逐了出去,而眼前这步不染尘的雅静美人,只不过是借了尸身的死魂,他全不认识。
踏出紫宸殿门的那一刻,冷冽的光照得她一时盲了双眼,然而她依旧那样走下去,不偏不倚。一早便没有风,漫天米粒般的细雪不缓不急直直落着,地乌的人匍匐无声。
为了将龙尾神送归居所,昶王与三国使臣一行于二月初一自天启出发,帝旭宠妃斛珠夫人率女官六十人同往,军八千人护卫,其中十八抬鎏金飞角大檐子一顶,是龙尾神与斛珠夫人的座乘。
登上檐子的那刻,她稍稍偏回了头,清碧的眼向丹墀上扫去蝴蝶振翅般轻疾的一眼。那个人还在——重重人影之后,若隐若现,正是他一贯的所在。
昶王拥兵自立眼看就在旦夕之间,近里总要有一场兵,不在京城,就在海滨。此去天涯,他与她,薄弱的缘分,或许今已到尽头。
相隔过于遥远,即便目光曾经相接,他们自己亦无从知晓。浩的雪幕将他们分隔开来,缓慢而不可阻挡。
仪仗行列自继翰门逶迤出城,延伸数里之长,蔚为壮观。天享十五年的早,帝都百姓记忆最深的,却不是这豪奢的行列,而是数后天启内惊涛骇般的叛,至于新帝的登基,那已经是秋尽冬来时节的事情了。
离开帝都的七间,琅?始终在海市膝上昏睡着,偶尔醒来饮几口海水。人们亦无能为力,只得看着琅?清凉滑的肌肤一一失去原本的光泽,及踝的长发间凝出了盐霜,一把病骨轻如蝴蝶,恍然就要随风飘走,却又不肯海市与玉苒以外的人近身。她们只得不停轮为她敷上浸透海水的布巾。这夜在行辕歇宿时,海市终于倦极,等不得玉苒回来便沉沉入睡。
夜里,海市被轻轻推醒。她猛然坐起,环视四周,看见琅?安然在她身边睡着,方舒了口气。
“怎么了?”海市转头询问唤醒她的玉苒,见玉苒眼中隐隐含泪,不由心口一窒。
玉苒退后一步,在边正跪下,双手送上一叠衣物,道:“夫人,您走吧。”海市翻动那叠衣物,都是男子装束,神愈加锐利:“走?你要我去哪?”
“夫人,今中午近畿营副将符义软了大将贺尧,现正集结兵马,明凌晨即将领兵二万径犯城,拥立昶王。”
“什么?”海市失声。琅?被惊动,亦惺忪地张开了眼。
玉苒将衣物送到海市手中,顿首道:“事起突然,张承谦将军正在设法解救近畿营大将贺尧,取得兵符。明我们便可抵达海边,上宝船送神的只有夫人、昶王、三国使臣,以及各人亲随,他们一定会乘机对夫人不利,夫人此时不走,就再难有机会了。”海市凝神瞧了玉苒片刻,出了笑意:“玉姑,原来你也是义父手下的人么?”玉苒闻言慈和一笑,眼角起了纹路:“奴婢不过是个看着皇上和世子长大的老人。”海市摇头轻笑。那个人啊,明明已是身陷重围,却还念着要放她自由。可是,事到如今,未免太迟。他就这样亲手在她身上划下伤痕,又徒劳地捧来珠玉宝石敷在她的伤口上,她要的是最寻常简单的伤药,他却无论如何不能给她。
海市以袖掩面,静静坐了片刻,再起身时,似已定了主意。她将玉苒拉起,问道:“玉姑,你能将消息火速送回帝都么?”玉苒眼睛一亮,答道:“能。消息此时送出,明清早便能抵达帝都。”
“好。你便让他们在民间散布言,就说——”海市眨了眨眼“就说昶王一行在海上遇上了飓风,舟毁人亡。如此一来,若是帝旭被杀,皇室血统便就此断绝,叛军之中为了争夺权力,势必要先来一场内讧。快去。”玉苒深深颔首,旋即出门传信。片刻之后,玉苒推门进来,面有喜:“消息已然出发。”海市亦稍舒了口气:“唯今之计,也只有如此,赶不赶得及,这就要看天命了。”玉苒取过那些男装,道:“夫人,玉苒这就伺候您换装。”海市却轻轻摆手。
“不急。行辕外有兵士守卫,丑时三刻趁他们接再走不迟。”
“是。请夫人休息,丑时奴婢会唤夫人起来。”玉苒说着,便要退下。
“玉姑。”海市唤道。
“是。”海市替琅?理了理头发,为她敷上浸透海水的布巾。
“义父他小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玉苒一怔,随即展开了温暖的笑。
“世子与皇上,是当年中最伶俐可的两个孩子。世子被送进东与太子一同教养时才五岁,常常骑着小马与皇子们一同出游。皇子中以皇上骑术最高,自然世子与皇上也特别亲厚些。皇上少年老成,虽说样样胜过太子,却因为母亲出身低,处处受制,在中难得一个同龄友人,也便十分疼世子。太子对下人颐指气使,靠近马匹倒每每畏怯,亦不喜看旁人骑马箭,常闹别扭不准世子与皇上出游。”玉苒说着,微笑着叹了口气,仿佛陷入了深远的回忆之中。
“所以,每逢节庆,各皇子齐聚御前的时候,是皇上最高兴的时候。旁的皇子都在讨先帝与太后的心,只有皇上他拉着世子躲到一边去玩耍。皇上十五岁那年,正月十五元夕夜,皇上带着世子甩开人,扮作出游的贵家公子,要往民间赏灯。谁知还没出,便给太子撞见了,于是撺掇太子也换了衣裳,三人各骑了马同去。谁知在永安大道上,太子的坐骑被炮仗惊了,踢伤庶人不说,人更是跌下鞍子,一足挂在马镫内不得身,硬是被拖出去好几丈路。那时皇上身手已十分捷,纵马追着太子的坐骑,轻身一跃就骑了上去,想要将马控住,再将太子拉上马鞍。谁知那马吃了惊吓,人立起来,眼看就要将他甩下鞍去。这时候世子追在后面急急连发五箭,竟然全都中了那马两条后腿的膝弯,那马才终于跪了下来,皇上便拔出匕首将它杀了。五千羽林军闻讯哗啦啦闯进灯市,将他们回城。皇上与世子只是面发青,说不出话来,隔便好了,太子却足足休养了一个月。那可是那年京城里闹得最大的一场子啦。那时候世子不过十一岁。先帝本来是要重罚他们,又心疼他们这样友,只好下旨将两个孩子各打三杖了事。那之后,这两个孩子愈发好得什么似的,一同骑马练武,研习兵书,在棋盘上用棋子推演阵势,像两棵比肩的杨树一样,见风就长。若不是那场战,他们不至于就…”玉苒忽然说不下去,悄悄侧转了脸。
“玉姑。”海市像孩子般拭去眼角润,微笑道:“谢谢你。”
“夫人,您知道吗?”玉苒转回头来,指尖拈起海市脖颈间挂着的镶水绿琉璃金扳指“这是老清海公送给世子的,皇上当年讨了好几回,世子都不肯给他呢。”海市沉默了一刻,抬头对玉苒凄然道:“对不住,玉姑,我不能走。倘若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我便不能走。”玉苒尚来不及收回拈着扳指的手,脸颊上便挨了热辣辣的一巴掌,耳内轰鸣不已。
“老奴放肆!”海市倏地站起身来,指着玉苒的额头厉声痛斥“好大的胆子!莫要以为你服侍了皇上这么多年,便可以对主子不敬!”她扬声喊道:“卫兵!卫兵!来给我把这老人拖出去!”玉苒愕然捂着面颊,呆愣地望着海市。
卫兵远远听见喧闹,匆匆赶来,正赶上斛珠夫人大发雷霆,鲛人死死抱住夫人的手臂,不住摇头落泪。
“明要出海送神,不可妄破杀戒,真是太便宜了你!”年轻的皇妃盛怒之下摔碎了桌上的茶盏,恨恨道:“你们把她拖出去给我好生看管,明决不许放她上船,待我送神回来,再慢慢收拾这张老皮!”玉苒怔怔看着那张决绝而美丽的、孩子似的脸孔,猛然闭上了双眼,老泪纵横,顺从地让卫兵将自己架了出去。最后一名卫兵恭谨地为海市掩上房门。
琅?依然跪在边,紧抱住海市的手臂,哀恳地摇晃着她,海市却阖着眼,久久不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