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来到距离翟屯堡尚有十五里的地方,一阵阵喊杀声,隔着一座山头传了过来,令人忍不住停下脚步。
江湖中人的好奇心可说比寻常的人强烈得多,而牟汉平不但是江湖人,而且生来就具有强烈好奇心,那阵阵呐喊杀伐灾害声不断传来,倒令他好奇心大起,再不犹豫,身形一转,朝着山头跃掠上去。
这座山本就不高,严格说起来,只能称之为山冈,故此牟汉平很快便掠上了山头。
从山顶往下看,一眼便看到那边山脚下一片平地上,有如两军对垒般,两批人马列阵对峙着,呐喊声正是从那些人口中发出来的,大概是以壮声威吧!
牟汉平由于掩在一棵树后,所以没有暴身形,但就算暴身形,相信下面对峙的双方也没有机会发现他,因为对峙的双方都全神贯注着对方。
牟汉平打量着下面对峙的两批人,发现那些人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
对峙的两批人中,左面的人数较多,没有一百也有八九十,全部穿灰劲装,只有当中特别扎眼的八个人,穿的是锦缎长袍。
右面的那批人的人数就比对方少多了,只有三、四十人,在气势上自然不及对方,全部穿金劲装,只有三个人是例外。
那三个人亦是在当中,遥对左面八名锦袍人,左右两人年纪在四十上下,穿蓝缎上身,只有中间一人穿的是铁黑长衫,但已束起来,年纪约三十出头,却手执一柄金光灿烂,足有丈二长的金戈。
这人生得轩昂豪迈,气宇不凡,配上那一金戈,有如一位统军大将,也像一位下降的天神。
牟汉平一眼望到那人,便生出一种惺惺相惜之,自然对他多看两眼。
双方的人数这么悬殊,照道理,人多的那一方应该毫不考虑的冲杀向人少的那一方,以排山倒海之势,将对方击溃才是。
但人多的那一方尽管气势很盛,发出的呐喊声盖过了对方,但像是有所顾忌样,就是不发动功势,牟汉平看得有点奇怪,不明白人多的一方究竟忌惮什么?
但他很快就猜到了,左面那批人可能忌惮的是那手执金戈的汉子,这时候,他的好奇心越来越重,回帮之事反倒忘了,一心想看个明白。
左面那八名锦袍人当中,一名年约五十上下的歪鼻汉子,蓦然挥了一下手,那面的人立时静下来。
对面那批人亦随即不再呐喊。
呐喊声一歇,本来是杀声震天的,这时却静得像九幽地府一样,几乎可以听到那些人的心跳声。牟汉平受了染,也不由屏息着向下观看。
“吠,夏仲豪,你到底不出玉-?”那歪鼻子气声宏,闻其声已知道他内功不弱。
牟汉平不由移目望向那歪鼻锦袍人,同时在心里到有点奇怪,难道双方这样剑拔弩张,就是为了残-?
据父亲告知“玉-”之震裂两半,由“神拳无敌”邱伯起、“铁腿裂山”朱恨天分持,他们为了赌一口气,要各以此半块“玉-”寻觅具最高智慧的孩子,以传长公主衣钵。
难道说,这手执金戈的,就是朱恨天遗言中所误收的匪徒,否则,他又何来“玉-”?但是,很快就被他否定了,因为歪鼻子锦袍大汉明明叫对方夏仲豪。
牟汉平此刻也想起来了,这夏仲豪乃是关外第一条好汉,由于天生神力,加上幼承一位隐世之异人传授,其一身本领在关外允称第一人,此人情豪,嫉恶如仇,自他出道以来,关外一带的黑道人物敛迹了很多,不少从关外窜到关内各地找生活去了。
夏仲豪震动关外的一战,乃是在他出道两年之后的一战,那时候,牟汉平才十二岁。
当时在关外一带,最有势力的一帮黑道悍贼,乃是盘踞在白山九里寨的那帮山贼。
九里寨名符其实,足有九里那样长,九座寨子顺着山势而建,最顶也是最大的那座寨子,就是总寨,而每一座寨子皆由一位寨主把守,九座寨子的人数不下千人,声势异常浩大。
九位寨主更是黑道名声响亮的煞星,尤以总寨主“人熊”孟霸、二寨主“怒金刚”洪威最厉害,这两人皆有万夫难挡之勇,就连黑道上不少有名的人物,也畏惧他们三分。
九里寨由于势力浩大,隐隐有领袖关外黑道之势,当时关外白道中,势力最大的盘龙庄,也不敢惹他们。
但出道只不过两年的夏仲豪却敢,那大概就是初生之犊不畏虎吧!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子,夏仲豪单人匹马,手执丈二金戈,独闯白山九里寨。
他闯寨的时候天才亮,但到他下山的时候,天已全黑下来,那一战之烈,据后来一些四散逃离九里寨的喽罗说,可用“惊心动魄、山崩地陷”八个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