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书网】
凌飞接近澶州城时,差点被值夜的守军杀。他不断的大叫,表白身分,他们才放下护城河上的桥让他进城。他之前就叫士兵去叫醒他爹副元帅凌烈,等到他进了城。喝一口士兵奉上的热茶,他爹就赶来了。父子相拥,恍如隔世,两人都泪光盈然。
"我以为你已经为国捐躯,没想到我们父子还能再见面。”两鬓斑白的凌烈含泪而笑。
"爹,王继忠向辽国投降,改名耶律显忠。他认出我,萧太后这几天停兵,是要先避开真宗御驾亲征起的士气,同时也让守军尝尝
外苦寒的滋味。再过两个时辰,黎明时他们就要来攻城。萧太后本来预备要将我推到阵前斩首,打击宋军的士气。我想横竖都是死,不如冒死逃出来。"
"干得好,飞儿。"凌烈拍拍儿子的肩膀。"你的情报对我们很有帮助,等下我得提前叫醒全军做战的准备。"“爹,我们与其等在这哩,不如趁辽军不备时杀过去。"凌飞以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气势说。
凌烈沉思不语,踱了几步后,再叫凌飞说出他对辽军的了解。稍后凌烈毅然点头。"或许可行,我现在就去禀报皇上,请奏领军攻陷辽营。"半个时辰后宋军就整队出发。他们事先做了准备,骑兵在马蹄上包了棉布,衔枚疾走,尽量不发出声音,绕道到辽营右翼。步兵是主力,安静的行军到辽营左翼。
穿上护甲的凌飞率领骑兵奔向辽营,他什么都不想。让自己忘记耶律玉瑶的情意.只想要为国打胜仗。他们本是敌人,各有立场,她要怪他恩将仇报的话,也只好由她了。在国家和私情的天秤上,对他而苫,绝对是国家重得多。
他一声令下,一柄大刀砍掉长围篱,守军骑马冲进辽营,在箭头上点了火的箭纷纷
中辽营。睡梦中的辽兵被惊醒。仓皇出帐,帐外的守军强弩以待,许多辽兵都成了箭靶。拿着长
的守军步兵则先以刺杀辽军的战马为士,等辽军摔下马再近身厮杀。
这一战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号。初时宋军大占上风,但辽军的战力毕竟胜过宋军,宋军不耐久战,副帅凌烈下令收兵回城。元气大伤的辽军也不追赶,任宋军离去。
宋军凯旋。凌飞应居首功,真宗对他犒赏甚丰,正式升任他为都指挥使。
凌飞并无喜,经过此役,萧太后必定震怒,玉瑶是否会因为放走他而被处死,令他十分挂心。
玉瑶被软在她的毡帐中,她的六个随从成了她的狱卒,她们奉太后之令不准跟她讲话,只能为她送饭。
事实上要不是皇兄一再为她求情,暴怒的母后本来铁了心要杀她。她没有承认说她故意放走凌飞,只承认她离开死牢时,因为心里难过将与他永别,因而忘了锁牢门。
死罪虽免,活罪难饶,母后在帐内亲自鞭挞她,打了十几下,打得她皮开
绽,圣宗与全体朝臣向太后跪下磕头求情,萧太后才罢手。
六随从抬起玉瑶时,她整个背血模糊,人也几近昏獗。她不后悔放走他,她只给他机会,他能够成功的逃走是他的本事;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立即率军来攻,使得辽军措于不及,死伤惨重。她对不起那些死伤的士兵。受点皮
之罪也不为过。她心知肚明,今生她不可能跟他结合了,但,她还是想他,想着他,她的背痛似乎就减轻了些。至少,他心里已经有她了。在死牢里,他曾经以含情的目光看过她,她就知足了,不再妄想和他做夫
。
初识时他对她声
气,她就已经管不住自己的心,
腔的情、
腹的
,使她不顾羞
,做出一个未婚女子不该做的事来。现在她留有和他亲嘴、同眠的回忆,相当欣
。发现他原来也有温柔的一面,有意和她做朋友时,她
动得无以复加。在那一刻她就决定,即使为他死,她也不后悔,因此临时起意,助他逃走。
可以使人疯狂,昔
她不解红铃在听到她丈夫被杀时为什么会沮丧到不饮不食到慢
自杀的地步。现在她才明白;
像是毒蛊,一被它
住,就终生
身不得,永远得受它的控制,失去理智,做它的顺民。
她知道凌飞不她,也许他有点喜
她,或甚至对她有些情意,但他对她的情,绝对远不及她对他的
。不过,她无怨无悔。他并没有
她
他,是她自已一厢情愿的要
他,当然怪不了谁,只能怪她自己。
他可好?可在这次的战役里受伤?如果没有的话,他立了战功,应该受赏了吧?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战功不知是多少辽军宋军的命换来的。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她从来都不喜
战争。但是,一旦上了战场,她又得身先士卒、奋勇杀敌,那是她的天职,她是太后的亲女儿,皇上的亲妹妹,大辽的
基需要她帮忙巩固、大辽的江山需要她帮忙拓展。昨天她做了最坏的示范,放走了敌人.将来她得更卖力的征战,将功赎罪。
凌飞值得她这么做吗?为什么他一对她假以辞.她就昏头昏脑的,全为他设想,忘了她对国家的责任。她是个傻女人,被
情
昏了头的呆瓜,母后这几鞭究竟有没有把她打醒?唉!她也不知道。
夜袭辽营成功后,凌飞父子成了真宗的将,所以当第三天辽使来求和时真宗叫将位较低的凌飞亦到场聆听,一起参议。
辽使便是耶律显忠,他一见到真宗就痛哭涕,诉说他之所以向辽国投降的无奈。"罪臣身在辽营心在宋,无一
不思如何肝脑涂地,以报陛下隆恩。"凌飞嗤之以鼻不齿王继忠的为人,更不相信他所言属实,真宗骂了王继忠几句,才让他递上辽国的国书。
“契丹得关南之地,还要索取岁银金
。"真宗抚须说道:"萧太后有意和亲,希望凌飞能入赘做玉瑶长公主的驸马,这是怎么回事?"凌烈愕然以质疑的眼光看儿子。凌飞心尖为之一震。这么说来玉瑶没有因他而死,萧太后还预备把他跟玉瑶两个人的私事,拉高成为两国间的大事。
耶律显忠解释道:"前次玉瑶长公主俘虏凌将军回辽营,对凌将军生成情,提出婚议。但凌将军不降不允。萧太后决定将他斩首的前一天晚上,玉瑶长公主不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中放凌将军走。不多时,凌将军就率骑兵攻入辽营。萧太后因此将玉瑶长公主处以极刑。"凌飞后颈一凉,为玉瑶捏一把冷汗。
“经过对宗与众朝臣求情后,萧太后才亲自持鞭鞭打长公主十几下.直打到鲜血淋漓,以为警惕。至今长公主还不能下。"凌飞好心疼玉瑶为他挨鞭,萧太后也真狠,居然那样毒打亲生女儿。
耶律显忠继续说:"前辽军挫败后,圣宗同太后建议不如与宋廷和谈,暂且和亲,以免两国再动干戈,兵连祸结。太后经过一天的考虑后答应和谈,派罪臣来递
国书。"“联明白了。”真宗说。"你且退下,待朕与群臣商允,祖宗留下的江山若不能保,朕将来岂有颜面见先人于地下。岁币则不妨多给,与国体无伤。众卿有何意见?"寇准说:"圣上所言极是,契丹人贪得无厌,不思归还我燕云十六州,还想再得关南之地,我们一再退让的话,将来恐怕得退到长江。微臣以为,即使是岁币也不必多给,
前我军大胜,辽国无理还来要求割地赔款。”
“如果给他们一些钱,两国就能和平相处、消弭战争的话,朕觉得值得。凌飞将军,先前你怎么不曾提到玉瑶长公主与你之事?"
"呃"凌飞嗫嚅道:"末将以为那没什么好说的。末将自幼已订亲,无福消受玉瑶长公主的垂青。"真宗沉道:"这倒是个问题。你是与哪家的闺秀订亲?"凌烈
嘴说:"圣上可记得前灵州守将骆景达?"
"记得。"真宗说:"朕还记得骆卿已在一次西夏人的动中阵亡。"凌烈说:“臣素与骆贤弟
好,在骆贤弟生出女儿时,两家就口头订亲。三年前正要决定婚期时骆贤弟不幸丧生,其
女传说被西夏人俘虏为奴。臣已派人寻找她们,可惜至今尚无消息。"真宗点点头。"凌卿重情重义,朕甚
佩。可是凌飞年轻力壮,正当娶
生子,繁衍后代的时候,岂能因找不到骆家女就贻误终生。凌飞既然已等骆家女三年,于情于理都可以
代了,朕就作主同意凌飞与辽国王瑶长公主的婚事。凌卿,你可有意见?"凌烈恭敬的说:"蒙圣上赐婚,是犬子的福分。微臣当然乐意纳玉瑶长公主为媳。"
"启奏圣上,"凌飞说:"如果和亲能促成宋辽两国的和平,末将自当挑起此重任,但是末将希望能娶玉瑶长公主,而不是入赘到辽国。"
"凌将军说得对。"寇准说。"和亲既已成为和谈的要件之一,事关国格,最好是要玉瑶长公主嫁到宋国。如此一来,将来萧太后想再侵犯边境时,必定会考虑到她女儿的安危而投鼠忌器。这样我边关才能长治久安。"真宗含笑点头。"寇相思虑周密,实欠国家社稷之福。好,就这么办。凌飞都指挥使听令。"凌飞单膝跪地接令。"臣在。"“肤命你为宋国使臣,至辽营与萧太后谈判和谈之事。我大宋绝不割地与外族,岁币则无妨,高达白银百万亦可。和亲之议如你所坚持的,请玉瑶长公主嫁入宋国。"
"末将遵旨。"凌飞心中波涛汹涌。皇上赐婚,而且要他自己去谈。若是骆兰芷还在世,他毁婚对不起她,但圣旨难违,这也是莫可奈何之事。想到能和美貌如花的玉瑶结为夫,他的
口顿时热了起来。她得遂心愿一定会很高兴吧,怕只怕萧太后会坚持要入赘,一桩美事横生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