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神州飘摇第六十五章入地牢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几杯下肚,双方地谈渐渐有些高了,和珅才学天下屈指可数,尤其是对当年乾隆朝至今地政局更是了如指掌,一一随意道来,一些从未被外人知晓的事。让李秀成听得忍不住有些入神。
“其实,你们太平天国在朝廷眼里虽然是大逆不道地逆贼。可其实真的说起来,还是因为国家积弱,民不聊生所至。如当年的鸦片战争,先皇善用林公的话,天下哪里会有今天地浩劫。”聊了一会,和珅长叹一声,突然说道。
李秀成没想到这种话会从对方的嘴里说出来。既有些惊讶,也有些错愕,同时心底里还有些对面前此人产生一丝。
“你这话可也是大逆不道地,难道你就不怕朝廷治罪么?”
“怕什么?”和珅笑道:“此处只有你我两人,难道你还能把话传了出去?再说了,我所说的这些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论政论政,哪里会没有不同意见呢?”
“好胆!”李秀成情不自
地赞了一声。主动举杯向他一敬。
“能得忠王敬酒,实乃三生有幸!”和珅连忙也举起杯来,当着他面一饮而尽,等放下杯后却又摇头道:“可惜,你们太平天国虽有救世之意,却无救世之实。不仅没有挽救国家,反而搅神州,让我无数子民自相而杀,血
成河那…。”
“这话错了!”李秀成虽然兵败被擒,而且心中已有降意,对太平天国的情却丝毫不减,听和珅说太平天国的不是,他当即反驳道。
“错了么?
“和珅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笑问道:”难道你们天国比朝廷好么?在朝廷抵御外敌,增强国力。一洗前的时候。你们太平天国在干些什么?在朝廷安定地方,展民生的时候。你们太平天国又在干什么?这些先不去说它,就连你们的天王和其它王爷每
沉
酒
,招秀女充填后
,大肆收刮天下财物地时候,那些被你们称之为兄弟同胞的天国子民过的又是什么样的
子呢?忠王,你身居天国高位,不会不知道这些吧?”和珅这几句话一针见血,在朝廷和英国大战时,太平天国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国家利益,暗地里签订一系列卖国条约。在朝廷安定地方的时候,太平天国为了争夺天下四处出击,使江南千里之地变成一片废墟。而且,在太平天国的制度规定,天国除各王之外一律不得娶亲,平
普通士兵的用度比一般百姓还不如,那些收缴地财物都进了洪秀全与那些王爷们的府中。不仅如此,那些王爷利用自己的地位到处找寻美女,其事早就让太平天国中下层看不惯了,作为忠王的李秀成自然一清二楚。
“你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会知道这些事的?”李秀成的嘴角忍不住栗了一下,脸
有些难看,同时警惕地问道。
“这些事早就天下皆知,难道还需要我是什么人才能知道么?”和珅冷笑着反问道。
李秀成顿时尴尬非常,地确,这些事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这些事在太平天国内部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只不过出于信仰和严厉的制度,大家才不敢说罢了。太平天国和朝廷打了这么多年,只要从被俘虏的太平士兵嘴里随便一问就能知道些大概,对方既然是左宗棠的朋友,知道这些也是不奇怪。
“再怎么说,天国是汉人的,总比清人的朝廷好得多?”
“哈哈哈!”和珅大笑几声,摇头道:“汉一家,大家都是中华子民,上百年来早就不分彼此,何来什么汉人?
人?忠王也是老百姓出身,难道你愿意在一个只顾自己享受,不顾天下百姓民生的汉人朝廷之下苟且而活?”
“哼!当今朝廷难道又好许多么?如不是活不下去,当年我等难道还会造反么?”李秀成张了张嘴,好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和珅点头道:“没错,太平天国起事的确是因为朝廷施政有误所至,可难道其中没有其它原因?洪秀全创教传道。借用民意蛊惑人心,他就没有私心?要不然,何来如今局面?你们地天京诸王府内外怎么又会有如此大地差距?”说到这,见李秀成愣坐着不出声,和珅继续说了下去,把当年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到最后朝廷地无奈一一讲了出来,再说到之后朝廷的为难之处。当时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威吓迫,为了保全国家元气只能委曲求全。然后再转到内忧外患之中,朝廷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最后,和珅也不瞒李秀成,直接把新政地构思与多年的建设进度也讲了出来,让从未得知这些地李秀成听的是目瞪口呆。
“难道…天国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么?”李秀成虽然是将帅之才,却对于政治只是一个儿童而已。在和珅面前,毫无招架之力。本就拿不出什么话来反驳。何况,和珅为了打动李秀成,把话说的情真意切,有条有理,更避开了朝廷的不当之处。
其实和珅也知道,从全局来看,朝廷的对虽然不少,可错更有很多。特别是连续两代君主都是庸人。更是造成天下大,太平天国起义的罪魁祸。但是,这些话和珅可是不会说出来地,简单的说,这既是谈判的技巧,也是一种老练的政治手段。
假如面对和珅的不是李秀成。而是洪仁玕的话,对于和珅的话肯定是嗤之以鼻。可是,对于没有丝毫政治头脑的李秀成,和珅所说地这些却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
“忠王,我想问个问题,可否?”正在李秀成心中翻江倒海时,和珅淡淡地说道。
李秀成向他望去,好一会儿点了点头。
“据我所知,忠王是领兵北进时与左大帅战而败。我不明白,当
忠王所处之地离南京并不太远。虽说湘军已经
近南京。可依旧有勉强周旋的余地,如忠王和南京守军合兵一处。内外防守的话,不比主动出击来得好么?”和珅的话音刚落,李秀成的眉
就微微一跳。这句话正触及了李秀成地内心,当
的大战他是走投无路,想以此来表明对天国的忠心而已。如果能够成功突破,就可以用围魏救赵之策解救天京,一旦失败的话,他也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来表明他对天国的忠诚。
“哎…。”李秀成幽幽长叹一声,想到那些追随自己多年的将士一一倒在战场之中,再想到自己对天国的一片赤诚反而换来如此结局,心中既有不甘,又有些酸楚。
和珅锐地察觉到李秀成的心情变化,忍不住心中一喜,当
李秀成和左宗棠大战后他就和左宗棠探讨过,就觉得这场仗似乎有些蹊跷。如今出言试探了一下,果然不出所料,李秀成藏着心事,如果和珅没估计错的话,只要yin*他说出真相后,就能让他主动投降。
和珅故意不解地又问了一句,并且长吁短叹为李秀成所不值。聊了这么多时间,李秀成虽然不知道和珅真正地身份,但却对和珅有了些好,同时心中地苦闷一直隐藏着,找个人倾诉一下也是好的,当下就一五一十地把兵谏之事说了出来。
和珅听完后先是吓了一身冷汗,紧接着就是到庆幸异常。如果李秀成真地成功的话,太平天国在短时间内就能集合起五十万以上的大军(天京二十万,石达开和李秀成部十五万,还有近二十万分散各地控制区),以此军力,要突破曾国藩的西面防线并不是太大问题,一旦太平军跳出包围圈,再想找机会剿灭谁都不知道会是那一年了。
还好,李秀成的计策没有实现,这不仅是亏了天王洪秀全贪图安逸,更要谢干王洪仁玕和英王陈玉成等人的愚忠,错失如此良机,使太平天国陷入最后的绝境。
“原来如此…可惜…可惜…。”和珅嘴里说着可惜,微低着的脸上却带着喜,反正灯光昏暗,李秀成也瞧不清他的神情。
“忠王对天国的确忠心耿耿,可惜其心无人能知,反而被视为谋逆之举。洪秀全、洪仁玕等人自掘坟墓,失败也是必然的。既然他们如此,忠王何必还与他卖命呢?那些死去的天国将士们,死的实在是冤枉啊!”李秀成忍不住黯然泪下,听到这心中悲痛不止。
和珅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忠王如此作为,我也明白其用意。可换句话说,自此忠王也与太平天国再无任何瓜葛,何不为了国家,为了忠王救民水火的理想归降朝廷,免去太平天国治下子民的兵刀之祸呢?”
“朝廷…不杀我?”到这时候,李秀成已被和珅完全打动,犹豫再三地问了一句。
“不杀!”
“那我老母和幼子呢?”
“当然也不会杀!”和珅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李秀成的家人都在广西,要想让他真心投降,必须要保证他一家的平安。
“那么…。”李秀成又犹豫地问道:“如我招降过来的天国将士呢?也能保证不杀?”
“一个不杀!”和珅顿了顿,说道:“只要能投降朝廷的,我一定保证!”
“你保证?”李秀成怀疑地看着和珅:“你究竟是什么人?”
“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太子太傅于景和!”李秀成听了全身一震,和珅的名字他早有耳闻,当然也清楚和珅在朝中的地位。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以和珅的地位居然能独自来到这地牢之中与他饮酒谈,并说了这么多话,劝降与他。以和珅的地位和能力,他的保证比皇帝的圣旨差不了多少,李秀成惊愕之余更
叹对方的诚意,心悦诚服之下站起身来,向和珅双膝跪倒。
“于中堂,罪人李秀成…愿降!”(身体不适,这章写的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