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州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当然,能来参加科举,必是对自身有着信心,又逢世,正是天机混淆,星辰降世之时,此界科举的人才质量,还能提高不少。
“此届科举自然值得期待,从气运中就可看出,但宋家的人才,也不可缺少…必须尽早培养出来啊!”古代最值得信任的,永远是自家族人,宋玉到得这里,也不会硬要抗争,而是自然取用,只要对自身有利,如何都可以。
既然宋家族人在忠诚度上最高,那为什么不培养重用?
“族人还是需要繁衍啊!”宋玉暗中叹了口气,虽然自他称侯以来,宋家大肆发展,便是最偏远的几脉亲戚,家里都起码有着上百亩地,娶了不少女子,繁衍后代。
这是家族实力的需要,毕竟那么多田地佃户,总不能一直让外人管理。
并且人口大,基数多,才能广出人才,为宋玉效劳,保得家族兴盛,这些在历史上都有证明。
又逢宋玉得吴州天地眷顾,可以肯定,这一代中的人才,绝对不会少!甚至还会出现井趋势!
但下一代要成长起来,至少也要十几年!天下之争,却已经进入最浓烈的阶段!
因此,便是宋玉,也只有兴科举,从外界招揽人手。
宋玉漫步在走廊中,周围侍卫立站岗,目不斜视,身上铠甲皆在,却无一丝煞气,这显然不是未经沙场,而是已经将杀气内敛,武艺登峰造极的猛将!
世诸侯,对自身安危,自然不遗余力。
宋玉见得他们,微微点头示意,这些,都是他的亲军,历来忠心耿耿,跟着他拼杀至今,也是捍卫公侯之位的最后本钱!要耍威风,平时皆是可以,但对他们却万万要不得。
“宋家的人才,恐怕要等到天下大定,治理九州的时候才能用上了…当然,前提是争龙成功,坐上九鼎之位,否则连宋家都不一定能保全,自然一切休提!”此世因为有着祖灵,可以主持家族运,逢着危难还可现身示警,自然不会将宗室当猪养,多是委以重任,像赵盘那样,出任州牧的,也不在少数。
宋玉暗自想着今后章程,脚步不停,几圈转下来之后,便到得中心大殿。
鼓乐之声齐鸣,鼎磬之音齐响,侍从太监清唱:“吴国公到!”殿内早有不少人影,此时都跪了一地,齐声行礼:“见过吴国公!”在众人跪拜之中,宋玉端步进了大殿。
此时的殿内,摆了密密麻麻的小案,案桌上置着文房四宝,后面还有一个蒲团,旁边都有一个秀才,此时正行跪拜之礼。
虽然大殿宽广,可容千人,现在也几乎排。
宋玉此时穿了正式的吴国公服,身后跟着两排女太监,来到正中金椅前坐了,才说着:“诸位免礼!”
“谢国公!”众秀才再拜,此时方可起身。
秀才中,云也在,他借宿舅舅家,极为方便,倒也没有像外地秀才一样,住进专门为秀才开辟的馆阁内,但内心也是深深为宋玉的大手笔而震撼。
“吴国公此次,对秀才们可真是优待了,在建业的宿食全部免费提供,甚至还发给路费,传出之后,全天下都知晓吴国公亲善士子,必纷纷来投…吴国公志向广大,自有我辈用武之地!”大乾了数十年,早就将原先积攒的民心丢了个干净,虽然肯定还有死忠者,但毕竟是极少数了,便是现在的云,对自己出仕吴国公,也一点没有愧疚之。
“主公?”旁边,贺东明行礼问着。
“开始吧!”宋玉一摆手。
“诺!”贺东明躬身行礼,又回过头来,对着众位秀才说着:“此次州试,在大殿举行,乃是主公对你等的期许,万望不要辜负…”
“天下大势,治国之道…都可言之,时限为一个时辰!”贺东明声音清越高昂,整个大殿又极是寂静,甚至可以隐隐听到回音。
“若无问题,尔等便开始入座答题!”贺东明环视一圈,见众秀才都无疑问,便说着。
周围等候的侍从,立即将铜炉内上线香,并点上了火。
见此情状,秀才们哪敢怠慢?纷纷入座答题,有的提笔便写,有的却在冥思苦想。
宋玉要保持雍容,现在自然不能做出什么举动,但坐在上首,自然可以打开神眼,望得下面众秀才的气运!
此时视线所及,眼前都是红白之气翻滚。
能来科举的士子,地位都是不高,能有红气,还是秀才位格支持的气运。
但宋玉要看的不是这些,眼睛微微一凝,目光穿透外界气运,直看本命!
能在千军万马中得中秀才,本命自然不差,都有一丝红,白气者较少,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本命赤,一县之才,在宋玉起家时,乃是中坚力量,到得吴南入手,便是英。
但到了现在,宋玉已是吴州之主,吴国公,赤气便有些看不上眼了。
当然,再怎么说,本命赤,都可担任一县七品主官,也是基础构架,多多益善。
若不是逢着世,人才质量提高,不少寒门农户子弟又上进无门,宋玉还找不到这么多县令之才呢。
赤气也是不错,却引不得宋玉的目光。
此时他心神,将红气和白气尽皆过滤,终于寻得了丝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