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8-12-1922:14:52四、晁错平反风波汉武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诸多大臣纷纷上书替人喊冤。既然是汉臣出面喊冤,多数是个死人,同时又是个名人。此人,正是被刘启诛杀的晁错。
当时,刘启诛杀晁错之后,有人曾将得失跟他分析一翻,老人家早就肠子都悔青了。不过,死人不能复生。同时,此事是他和袁盎密室谋使出来的,想昭示天下,那脸面实在太难看了。
没卢到事隔多年,旧事重提,被大臣们炒得热火朝天。当然,汉臣并非心血来翻案折腾。而是他们知道,晁错代表了汉朝改良的良心。如此忠臣,舍生忘死,救国家社稷于水火之际,竟被暗箭亡命,实属蒙了政治大冤。在汉朝中央那帮高官看来,诸侯就是祸。他们既然能做得初一,为什么中央不能做得十五?于是,他们将矛头直接对准了诸侯。
有必要待一下。此时的诸侯,早不是当初那帮造反的诸侯。刘启平反七国之后,早就清理门户,将自己十三个儿子全部封为诸侯王。所以说,杀晁错,全不关他们的事。
但是,中央大臣们就不这样看了。反正你们是诸侯,既然是诸侯,都是一路货。所以,他们决定好好修理这邦尚不成气侯的诸侯,替晁错出出气,同时又替自己解除后顾之忧。
那么,怎么修理呢?这既是个技术问题,又是个艺术问题。很不好下手吧。事实上,有些政治斗争,必须是技术和艺术两管齐下;有些时候,本就不用那么多废话,不要说艺术,甚至连技术含量都一样省了。当然,前者的前提是,两方力量均衡,后者的前提是,必须占有力量绝对优势。
现在,汉朝中央势力就占有绝对优势。过去,晁错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他们是一帮人在奋战。汉朝这帮高官决定将晁错的削弱诸侯方针贯彻到底,在这里,他们找出两个对付诸侯的办法。一个是晁错使用过的,那就是设法找碴;另外将诸侯属下大臣们抓起来殴打,供佐证其君有不轨迹象。
这下子,诸侯们仿佛老鼠过街,人人自危。他们都不知道,过了今天,明天会不会就有霉运降临到自己头上。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束手待毙吗?
当然不是。晁错是冤死的,诸侯是被冤打的。他们都能替晁错伸冤,难道我们就不能替自己伸冤吗?当然,要伸冤,不是所有诸侯都带着眼泪一起涌向长安向刘彻哭丧来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派代表前往长安向刘彻做个说明。
很快的,他们选出了四个代表。分别是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中山王刘胜,济川王刘明。四人当中,首席发言人为,中山王刘胜。其中,长沙王刘发和中山王刘胜,分别是刘启和唐夫人及贾夫人的情结晶。
汉武三年(公元前138年),冬,十月。按贯例,十月是诸侯们集体到长安请朝的子。一大早的,中山王刘胜已经跟其他三个打了招呼,一起进城。当他们四人到达长安后,按贯例,刘彻必须设宴洗尘。
伸冤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宴会上,歌舞升平,一派暖融融的样子。然而,当刘彻和四人一翻不碰栈后,突然的,中山王刘胜下了眼泪。
尽管说,兄弟难得一见,但也不至于动得泣不成声了呀。刘彻一看,就觉气氛不对。于是,刘彻奇怪地问道:“兄弟,谁欺负你了吗?何必这么悲伤?”刘胜:“肯定是有人欺负我了嘛。不然,大过年的我能哭得这么悲伤吗?”刘彻叹息一声,说道:“谁欺负你们了,请直说。让兄弟替你摆平他们。”刘胜:“按辈份来说,陛下应该称我为兄。做为兄长,有些话积在我心里很久了,现在不是不发了。老实说吧,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受欺负。包括在座的几个诸侯,都是受害者之一。当然,欺负我的人,不是陛下您,而是您陛下身边的那帮大臣。他们抓我臣,我情,弱我志,整得我们个个都像漂于尘埃中的鸿,连个基本的安宁都没有。”刘彻听得心里一颤,吃惊地说道:“有这么严重吗?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刘胜悲叹道:“陛下如果不信,可问在座各位诸侯。看看他们是怎么被中央那帮人整得不成样的。”刘彻似有所解,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他点点头,说道:“不必问了。这事你说了,我就心里有底了。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下次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果然,刘胜等人罢朝后,刘彻即将有关部门头头请来,吩咐一翻。不久,中央大臣修理诸侯们的势头终于有所收敛。此事,总算到此告了一个段落。晁错老先生啊,实在不好意思啊。当初对你发难的人,不是我这批兄弟。反正您名声也平反了,就这样扯平了吧。
中央大臣和诸侯们的恩怨扯平了,可是有一个人还没跟中央扯完。这个人,就是当初首发作难的刘濞之子,刘驹。刘濞是怎么死的?刘濞逃到东越地,被东越王干掉的。于是,刘驹从此将东越王恨到骨子里。
现在,该是报仇的时候到了。
想报仇,空有一腔情当然是不够的。然而,刘驹之所以能喊出复仇两字,肯定是找到了靠山。此靠山,正是闽越王。刘驹说服闽越王后,他也同意出兵替刘驹出气,准备攻打东越。于是,被挨打的东越王,只好向汉天子求救。
该不该救东越王,怎么救,不能是刘彻一个人说了算。于是,刘彻召集了一帮人商讨计策。其中在座的,就有被窦太后休掉的太尉田蚡。
刘彻首先问田蚡:“你对闽越攻打东越,有什么看法?”田蚡竟然这样回答:“越人之间互相殴打,那是习以为常之情。再说了,那一带蛮荒之地,自秦朝以来就属于中央的弃地。我们何必为他们劳兵伤神呢?”田蚡说完,刘彻不点头,也不摇头。他保持沉默,等待其他的人意见。果然,这时马上站出一人,发表了一翻反对田蚡见死不救的意见。
此人,庄助是也。为避汉明帝刘庄讳,后人又将他为严助。会稽吴人,其父庄忌曾是当初刘武门下一个辞赋闻名的唱客。庄助继承了其父之才华,所以两年前刘彻举贤才时,庄助成绩亦名列前茅,第一个受到刘彻重用加官。
庄助是这样反驳田蚡的:“救不救人,不是看别的什么,而是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如果自己有能力救人,凭什么不救?旧秦视越地为弃地,那是他们无能为力。他们连自己的咸城还管不住,哪有力去管别人的事。现在,小国东越向我们求救,我们不救它,那谁来救?如果不救,我们又凭什么德望使万国臣服呢?”庄助一翻话,刘彻听得点点头。嗯,救人事小,可是政治利益大。以小利益换大政治前途,这正是刘彻最想做的。再说了,人家东越替汉朝砍了刘濞,这也是它被挨打的本原因啊。所以,发兵救救人家,也算是还人家的人情,同时也是给小弟撑打气啊。如是不闻不问,那以后还有谁愿意替你跑腿打杂?
于是,刘彻开始发表看法:“田太尉不足与计。我决定,发兵救东越。不过有一点请注意了,我刚刚登基,不想动用虎符调兵。”我们知道,军队征调必须有虎符。不管你是多大的官,武将是只认虎符不认人的。所以,当初刘邦屡夺韩信之帅时,第一件事就是拿下他的虎符和帅印。现在,刘彻既想发兵,又不想动用虎符,他到底还有什么顾虑?
这个顾虑,当然指的就是窦太后啦。窦太后还没死,至于国家战争这等事,必须得她点头才行。可问题是,刘彻现在很不想见到这个老太婆。能少求她一事,就少一事。反正她活不长了,只要她伸腿登天,刘彻就可以解放了。
没有虎符没关系,刘彻还是可以动用节的。他把调兵攻的东越的任务给了庄助。从道理上讲,有节无符,那也是不符合规矩的。那么,能不能调动得了兵,就要考考庄助的政治智慧了。
庄助此次要调的是会稽郡的驻军。果然,当他持节来到吴郡后,会稽郡守叫他办理手续,出虎符。庄助告诉对方,皇上刚即位,不想动用虎符,只让我持节前来,请体谅陛下难处,通融一下。
会稽守一听,就笑了。什么叫通融?你以为是小孩子玩家家吗?你以为是跑官卖官吗?这可是战争大事啊,岂能当儿戏?废话少说,没有虎符,休想调走一个兵。
庄助就知道会出这等事。然而,节就摆在郡守面前,郡守不给他面子,就是不给刘彻面子。既然皇帝的面子都不给了,那凭什么皇帝还要给他面子呢?于是,庄助当即抓起一司马就斩首,并且吓唬郡守道:“不发兵,司马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会稽郡一听,立即就软了,只好发兵渡海去救人去。可当汉朝的船还没上岸,就有消息传来,闽越王撤兵了。架子还没摆好,就让人闻风落跑了。这,才是真正的大汉威风啊。
尽管闽越王撤兵,东越王仍然觉得东越之地不安全。于是,他向刘彻上书请求,举全国人民迁往中原。很快的,刘彻同意了。他们被安置在了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平原地带。到此,晁错平反之风波,总算做了一个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