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者悟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我的怪癖是喜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默生就属于这些我颇愿结识一番的哲学家之列。
我对默生向往已久。在我的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出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提到他。如果我所喜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地向我提起他所喜的一位朋友,我知道我也准能喜他的这位朋友。
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和杰出的散文大师,默生已名垂史册。作为—名哲学家,他却似乎进不了哲学的“正史”他是一位长于灵而拙于体系的哲学家。他的“体系”所谓超验主义,如今在美国恐怕也没有人认真看待了。如果我试图对他的体系作一番条分缕析的解说,就未免太迂腐了。我只想受他的灵的启发,随手写下我的触。超验主义死了,但默生的智慧永存。
二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种体系,赋予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形式。声称反对体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但是,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它们与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这就是他的超验主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无法在理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对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于是我看到,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完美发展的可能的期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神的个解放的赞美诗。
但默生的人道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声。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一样,他也是揭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
“社会是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个人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许多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是从来不是一个人。”我想起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的手稿中对人的异化的分析。我也想起了尼采的话:“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他们的理论归宿当然截然不同,但都同样热烈怀抱着人全面发展的理想。往往有这种情况:同一种情驱使人们从事理论探索,结果却找到了不同的理论,甚至彼此成为思想上的敌人。但是,真的是敌人吗?
三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默生提倡一种“创造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抑自己的偶像。默生俏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罗、洛克、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罗、洛克与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我要加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许成不了西罗、洛克、培了。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聚。
我们读一本书,读到彩处,往往情不自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识”也就是说,只是外在于灵魂有机生长过程的无机物。
我曾经计算过,尽我有生之年,每天读一本书,连我自己的藏书也读不完。何况还不断购进新书,何况还有图书馆里难计其数的书。这真有点令人绝望。可是,写作冲动一上来,这一切全忘了。默生说得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只要自已有旺盛的创作,无暇读别人写的书也许是一种幸运呢。
四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报以几分不信任。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有两样东西似乎是公认的人生支柱,在讲究实际的人那里叫职业和家庭,在注重神的人那里叫事业和情。食也,职业和家庭是社会认可的足人的两大望的手段,当然不能说它们庸俗。然而,职业可能不称心,家庭可能不美,望是足了,但付出了无穷烦恼的代价。至于事业的成功和情的幸福,尽管令人向往之至,却更是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且,有些神太的人,即使得到了这两样东西,还是不能摆空虚之。
所以,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你诚然不能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基,一旦起了风,例如社会动,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神崩溃。正如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出他的状态。”默生写有长文热情歌颂情的魅力,但我更喜他的这首诗:为牺牲一切,服从你的心;朋友,亲戚,时,名誉,财产,计划,信用与灵,什么都能放弃。
为离弃一切;然而,你听我说:…
你须要保留今天,明天,你整个的未来,让它们绝对自由,不要被你的人占领。
如果你心的姑娘另有所,你还她自由。
你应当知道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
世事的无常使得古来许多贤哲主张退隐自守,清静无为,无动于衷。我厌恶这种哲学。我喜看见人们生气地创办事业,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但是,不要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情:你仍然属于你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心灵是一本奇特的帐簿,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是的,连痛苦也是一种收入。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
默生赞赏儿童身上那种不怕没得饭吃、说话做事从不半点随人的王公贵人派头。一到成年,人就注重别人的观,得失之患多了。我想,一个人在神上真正成之后,又会反璞归真,重获一颗自足的童心。他消化了社会的成规习见,把它们扬弃了。
五还有一点余兴,也一并写下。有句成语叫大智若愚。人类神的这种逆反形式很值得研究一番。我还可以举出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在默生的书里,我也找到了若干印证。
悲剧是深刻的,领悟悲剧也须有深刻的心灵。
“情浅薄的人遇到不幸,他的情仅只是演说式的做作。”然而这不是悲剧。人生的险难关头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浅。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一切高贵的情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大悲者会以笑谑嘲命运,以容掩饰哀伤。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默生举了一个例子:正当喜剧演员卡里尼使整个那不勒斯城的人都笑断肚肠的时候,有一个病人去找城里的一个医生,治疗他致命的忧郁症。医生劝他到戏院去看卡里尼的演出,他回答:“我就是卡里尼。”与此相类似,最高的严肃往往貌似玩世不恭。古希腊人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默生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研究哲理而外表不像研究哲理,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地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真理用不着板起面孔来增添它的权威。在那些一本正经的人中间,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不,他们思考的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权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宽容,愿意用一个玩笑替受窘的对手解围,给正经的论敌一个教训。他以诙谐的口吻谈说真理,仿佛故意要减弱他的发现的重要,以便只让它进入真正知音的耳朵。
尤其是在信仰崩溃的时代,那些佯癫装疯的狂人倒是一些太严肃地对待其信仰的人。鲁迅深知此中之理,说嵇康、阮籍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倒是太相信礼教,因为不意当权者利用和亵渎礼教,才以反礼教的过行为发内心愤想。其实,在任何信仰体制之下,多数人并非真有信仰,只是做出相信的样子罢了。于是过分认真的人就起而论究是非,阐释信仰之真谛,结果被视为异端。一部基督教史就是没有信仰的人以维护信仰之名把有信仰的人当作教徒烧死的历史。殉道者多半死于同志之手而非敌人之手。所以,默生说,伟大的有信仰的人永远被目为异教徒,终于被迫以一连串的怀疑论来表现他的信念。怀疑论实在是过于认真看待信仰或知识的结果。苏格拉底为了明智慧的实质,遍访雅典城里号称有智慧的人,结果发现他们只是在那里盲目自信,其实并无智慧。他到头来认为自己仍然不知智慧为何物,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哲学史上的怀疑论者大抵都是太认真地要追究人类认识的可靠,结果反而疑团丛生。
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