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二十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禅师从外面回来,走到慧忍身边,摸了摸他的额头道:“徒儿,其实修佛信佛,不过是我佛弟子得以乘坐佛法之舟渡越漫漫苦海的行程罢了。在未达彼岸的途中,风之苦、颠宕之痛自然要折磨扰困我等凡心体。也只有那些经得住诸多劫数苦难,坚心修信者,最终方能得证菩提而达极乐佛境。”

“师父,弟子此生只怕难以真正放得下贺公主,只怕最终会辜负师父,也难达极乐彼岸了。如今弟子一人难苦海事小,弟子只担心长此以往,不仅会害苦了公主和徒儿生身父母,也会连累佛门和公主的胞兄母妃,这般漫漫苦海真不知何时才能修渡彼岸?请师父指点津…”

“徒儿今世合当有此苦劫。”大禅师阖目道。

“弟子愚钝,请师父略述一二。”

“此生,你注定与红尘凡世有缘无份,而最终得证圆觉的机缘却恰恰只在红尘世间、沙场阵前…”师父似在梦中呓语般。

慧忍惶不安了:“师父,若弟子此生注定不能和公主团聚,弟子决不想再回红尘凡世受此裂心无妄之苦了。求师父指点途,弟子情愿一生一世守在寺中敬奉师父,一生一世清清净净地修行持戒,赎尽前生、得证圆。”师父阖目道:“不久将来的那场大灾厄,佛影潜形,佛音喑寂,那时你还必得重返俗世,为我佛道场的重新弘扬而造化机缘…”慧忍禅悟着师父话中的玄机,不觉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一切皆是定数,非人力可逆转。看来他能做的只有强令自己克制痴妄,清静神志,勘破幻相,一心修持,以期最终能够度公主,度自身,度众生…

而师父的谶言中,慧忍唯有一样尚未悟透,那便是“不久将来的那场灾厄后,佛影潜行,佛音喑寂”究竟指的什么?是天火还是地震?是人为还是神力?还是注定的劫数?

慧忍开始潜心入定后,渐渐觉得已觉到了佛那安祥温暖的气息,觉到了它对苦难众生无所不在的关怀和抚…此时,慧忍便觉得自己疲累焦灼的身心沉浸于佛法清凉如水的温润安抚中,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自在、宁静和足…

然而,贺公主的影子仍旧还会不时萦徊浮现于他的面前,侵入他的梦境,心底深处对她的那份牵挂仍旧难以割舍得尽。为了这份情缘,他还是情愿饮尽天下苦难,只要最终能有和公主相聚的一天。

他求师父为自己廓清惑。

“慧忍,当年达摩祖师整整面壁九年方才得悟证果。若解轮回、成佛得道那般容易,一经剃度,一入佛寺便真的就能六清净,很快就能超五苦轮回,何说修持?何来禅悟?修佛,实在是遁入易,修持难;有所悟易,彻悟难啊。”师父道。

慧忍阖目禅悟久久。

自太子两番率兵长途跋涉,先后靖定突厥和吐谷浑之,边鄙平静,大周国外内睦,着实休养生息了一段子,也积蓄了一定的国力后,武帝决定一举实现他举兵灭齐的雄图大业了。

是时,大周派往北齐的密探频频传报回来——北齐天象出现异兆:皇城邺都上空,连着几夜有巨大慧星坠现。青州等数州数月未雨,出现罕有的亢旱,饿殍遍野,人相食…齐国太子继位后,纵其所,骄奢逸,盛修苑,穷极壮丽,百工土木,夜不息,夜则燃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

方成,又凿整座西山屏障造释迦大像,一夜然油万盆,巨光照天,光映皇…后宠姬宝衣玉食,竞奇赛。珠翠垂地,罗绮铺

皇家如此,把持齐国朝政的“朝中八贵”个个也是饕餮放横、贪婪无度之辈。上行下效,下面各州郡县的地方官吏对百姓更是恣意榨取、层层盘剥。皇家的奢华,官吏的贪腐,赋役如虎加上天灾人祸,民间更加生计艰困、怨声载道…

如此种种,看来,称霸北方多年的北齐气数要尽了!

遥想太祖当年以一州之地,君臣一心,克励治,对北齐和南梁边地不断伐兵攻城,最终与北齐并雄中夏。后来又经过多年的养蓄锐,大周国盘马弯弓以待发,而今,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一举灭齐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武帝召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将军于正武殿前,豪气干云地宣诏:朕自亲揽万机以来,一直图东讨。伪齐涂炭百姓、滥杀忠良,天命运数已尽。大周当替天行道、一举灭之。朕将招揽天下壮士,训练三军,讲武赛骑,待明黄河冰化,朕亲率六军、数道出兵、水陆并发、直捣齐境,诸公以为如何?”众将群情昂,三呼万岁。呼声如如雷,偌大的正武殿回声久旋。

武帝令内史即刻拟旨,诏告在大周境内各郡府州县和王公封邑地,储集粮草以备军需,同时加征兵役十万,补充分编到水、步、骑三军中,教习演练,准备发兵。

孰知,当朝廷加征兵役的诏布宣发下去以后,各州府县竟然相继有奏表上报朝廷:俱言各地可征集的青壮丁力严重不足,实难完成朝廷诏征的定额。

武帝不到愕然:这几年来,大周境内并未遇有什么重大的瘟疫和大面积的天灾,对外也并无动用大规模的兵事,对一些遭遇旱涝州郡的地方,朝廷也都亲派大员尽力赈济,各地司掌户籍的地方官吏报到朝廷的册笈也都显示出百姓人口逐年递增。如今,国家要动兵征役时,怎么突然出现了兵丁不足之事来?

待各州郡奉诏查明原委并禀报朝廷后,武帝不觉大惊!原来,自佛教传入中夏以来,许多人或为躲避役赋战争,或为忧惧世事沉重、命运莫测,或为祈福消灾,大兴寺庙,求助神佛。甚至纷纷皈依释老,为僧为道。近年来竟致佛道二教在境内成泛滥之势。

据悉,大周境内佛道二教的寺院庙宇竟已高达四万多所!这些寺庙无不香火兴旺、信徒繁众。各寺庙不仅拥有大量的寺产庙田、修信弟子,更拥有大量的佃户和奴婢。仅东西两都长安洛附近的各大寺院内,释老弟子便已高达三百万之众,黄服之徒也已高达百万,竟已夺大周百姓人口的三分且一。

武帝不觉怒火中烧——自贺公主以礼佛为由的抗婚之变后,又有两位皇族女子也以礼佛为由拒婚出家。那时他虽对佛教已生出几许的厌恶,却并未引起警觉。以为佛道二教毕竟可以帮助朝廷教化民众,替朝廷安抚民心。如今才发觉,放任二教的结果,竟已导致国家御敌作战已无可征之夫,百姓居家耕田也无成年丁力了!

桃李灼灼的三月,武帝带着七八个侍卫悄悄出京,一路微服潜行,分别到大周境内各大伽蓝寺院暗察私访。

一行人来到少林寺时,正赶上一场法会。

虽说在东西两都附近,武帝也见识了各寺庙道观香火旺盛、信众如云的场面。他却没有料到,就连这深藏于嵩山幽谷中的寺院竟也是烟火信众如此繁盛!

刚一踏入少室山地界,武帝便被法事的盛大场景震惊了: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地径直涌向掩隐于密林幽谷中的少林寺。站在半山向下望去,只见各处山路和官道之上,成百上千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成群结队的各自携着布施香火,沿着崎岖小路或是官道马路涌向寺院。人人一脸敬仰,个个口中念佛。未及山门,朝山拜佛的信众们便开始匍匐跪在地上,对着山门三步一叩、五步一拜起来。

过了少林寺山门,大雄宝殿前便是**会会场。面对讲经说法的主持和高僧大德们,信众们更是无比虔诚地顶膜礼拜、万口一声地祷祝默颂。他们的神情眉目之间,他们的语气心灵中洋溢着无法遏抑的圣洁敬慕,决无半点的勉强和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