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亲耕与会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百三十五章亲耕与会商“古之成败兴衰。末世王朝,在于上位者无法节制的贪…”
“天命是什么,天命在人心,当女人孩子不再为饥寒而哀号,当青年男子不再为落草为寇还是被饿死中选择…”
“始皇帝扫平六合,统御域内,书同文,车同轨,开华夏万载之基,何等雄才大略武功著世,但是不惜民力,好大喜功,穷使而竭,是秦二世而亡;隋文帝励图治,内殷外服,却所托非人两代既终;”
“穷天下之利供一人之穷奢极,可能无损大体,但是供数十人数百人数万人,乃至他们的子儿女家眷族人门下呢,民财民力有穷尽之时,但是人心的念难堑却是无止境的…”
“当百姓再无可以失去的。士人们无法独善其身,对国家彻底绝望,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就是天下动,山河变,国祚鼎易的局面,如果还有外族乘隙而入,则是天下腥膻,…”
“晁贼不过地方一小吏,何故能掀起肆江南数道的变,无非是剥皮御史催太狠,连那些望族大户也无法,人心皆以朝不保夕…”
“那些末代君王,不是自小长于深,持与妇人和阉奴之手,反复被输灌为所为,肆意妄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昏聩之君。要么就是好大喜功,喜自欺欺人无视国家的艰难,而一意孤行肆意妄为的“勤政之君…”
“当国家自上而下的础都败坏,再多的忠臣义士也无法回天。军队是国家的干城,但是构成军队的大多是士卒都是出自普通百姓,连这些普通士卒都不能保全家人,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效死保卫国家的安危,是以只要宇文之野心家振臂一呼,隋炀帝就命在须臾,是以唐之开国元勋。多是隋之旧属…”
“请在此温习一些《三关吏》和《三别》…然后写一份心得想…”看着一大票穿黄的小孩四散而去,在刚长出点草的地面上,活蹦跳的到处窜,然后被太监女们包围起来,我轻轻嘘了口气。
由随侍的内官,殷勤的端上一碗粥,吹了吹喝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皱了皱眉头。
“这是用新罗米熬的粥水…”一旁的新任枢密院行走中使乔献德,察言观赶忙解释道“近期这一批拨解到东都的,都是这种成…”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向朝廷输供的任务,那些登州背景武装商团和朝廷安东驻军,穷罗尽东海各国的仓禀,半买半抢他们的存粮,据说连这一代新罗王的内库米,也被搜括了过来。
今天是二月二,每年大地解冻后,皇帝会带领群臣来自伊水上祭祀后土神,在皇苑里举行亲耕仪式,以求来年丰沃,这种体制始于汉文帝。
在这一天内。不论君臣只能吃一种由五谷煮成的杂粥,不准加任何佐味白煮,以示不忘农耕之本。后来在乾元年间,肃宗皇帝以不忘苦难为名,又追加了一道野菜羹,不忘当年离之苦。
现在估计营地里到处都是摸着肚子愁眉苦脸的人,因为现在洛皇家外苑里,正在大兴土木,不过这次不是建房子,而是在拆房子,把战中受损严重的室全部拆掉,所得砖石大料用来修建安置洛灾民的临时居所。这是皇帝的一项德政。所以这次祭礼都是随营扎帐,…,这次除了留守长安,学习政务,兼知枢密院事的雍王适外,皇帝小白和那些宗王们的未成年子嗣,由于不能直接参加下地活动,都被集中送到我这个名不符其实的宗正丞这里,听我说古讲典,辨析古今治政治得失什么的…
一碗粥还没喝完,就看见一行黄罗苫盖的仪仗拖骊而来,众人都跪伏下来,皇帝小白排众而出走到我跟前,挥退左右突然堆起一丝笑容开口道“天家的品种还不错吧,难道你真的就一点都没想法…”
“随便挑一个,我们也可以亲上加亲做回亲家啊…”
“算了吧…我家的那几只都要留着养老…”我了脸,有些无奈的回答道“不会是就像你当初说的,想养大了自己用…”小白想到什么惊诧了一下。
“不行么…”我没好气的应到。
“算你狠…”皇帝小白被我都堵的翻了个白眼“不过这是臣子私德问题,朕只好做不知了…”一旁随同的闻季。头大汗抓负责住居注的舍人和内官,象小一样赶到一边,显然是督促他们赶紧把这一段删掉。
“天年间,总天下户口一千四百七十万家,并田赋八百九十万顷,账面上岁存,杂诸粮九千六百万石,…”少了这些显眼的妨碍,皇帝小白突然话锋一转,重重叹气道“如今却只有九百七十万户,田亩六百万顷,举天下岁粮不过四千八百万石…”我只有嘿然,却不搭口。
这一下少掉的数百万户口,光靠战饥荒瘟疫带来的减员是不够的,更多的户口是在受到战的波及和社会动的冲击,失去土地房舍而大批破产逃亡遗失的。
为数众多的小农户家庭,对统治者来是理想的统治对象,也便于丁口赋税上管理,但是相对的他们对于社会动和天灾人祸的承受能力也很弱。光是暴涨的米价,就足够挤跨,死很多人家的。
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投附卖身,相对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门阀豪强宗族大户。以获得荫庇这在古往今来的屡见不鲜了。毕竟按照唐户婚律的规定,主家的妾侍、奴婢,以及为成年的子女,都不算在正赋的人口内。因此稍微有点作为的君王,每隔一段时间,会大规模的以土断、检括为名,清理隐匿人口,释奴为民,但是这无疑是严重损害了那些传统宗族豪强大户的利益,没有人会轻易的把到手的好处在吐出来,抵制和反抗是少不了的。他们在地方拥有人脉声望和社会资源,而朝廷的政令,也要通过基层的官吏来执行,于是下令下达过程中,各种奉违,甚至是扭曲夸大的手段,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国家的运转需要更多的人口,来提供赋税和承当劳役,这对既得利益阶层来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皇帝比较强势,朝廷措施相对得力,那或许会获得更多的人口,盘剥和兼并会有所收敛,于是社会矛盾被缓和,王朝可以延续更多的时间。如果失败了,那很可能是政策名存实亡乃至推翻,皇帝乃至朝廷的威信被削弱,或者干脆负担被层层追加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最后社会矛盾化,成为国家动乃至王朝灭亡的因。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死结,追求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毫无保留的服从大集体的利益,只是在某种特定的外部环境下,才可能保持。…,只是一千多年前以土地为财富和政绩的衡量标准,于是官绅勾结的大量的田地兼并,一千多年后,以房地产开发为政绩中经济指标见效最快的暴利行业,因此官商勾结强制拆迁草民的居室,变成地方政府的一种风尚。
上至宗室公卿,下至官员胥吏,象我也是这批既得利益受益者中的一员,光是在我名下过活的家庭,就数以千计。只是相对那些积重难返的传统势力,龙武军背后这个新崛起的利益阶层,所代表的是效率更高,更有活力,负担更轻周期更长远。剥削手段更加间接和隐蔽而已。尽管这样,也依旧被视为改良社会的一种善政。
龙武军及其附属产业外围的名下,至少也有数十万计的人口,他们依靠这个体系相对先进的制度、技术手段和运营方式,可以过上稳定而温的生活,不断创造财富,供养和维持军队,提供健壮的兵员,还能同时为朝廷输送财赋,这在当代可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这个东西,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
就算小白是个有所抱负和作为的皇帝,他所能依靠的也是我所出身这个阶层,他只能剪除一些这个庞大国家体系中相对不合作的少数人,震慑大多数人,维持一个对于黎民百姓相对宽松而有效率的新统治秩序,确保官僚系统盘剥和败坏不至于那么严重。历史上能做到这些,就差不多算一个体恤百姓的明君了。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只要有足够拓展的空间和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虽然还可能存在种种不合理现象,但是社会的总体财富和人口,还会继续增加,这就成为开国或是中兴盛世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