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篇第二百七十六章李白那些事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年轻的杜甫,生比较敦厚,接着也说“至君尧舜、醇化风俗、济时民,不惜此身”他主张的是王佐奉君,想魏征之一样,做一面君王的明镜,也算相当的塌塌实实。
—到了高适则最低调,只是放下酒杯,笑笑说“古人云,陈力而就列,高某不才,自持才德,得一扬益节度使尔”却是充了相当的现实和功利的味道,因此被人笑称为——高扬益。
所谓时事人,岁月苍茫,以要求最低的高适,反而政治成就最高,两度拜相,数出为节度使,历任扬州大都督、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远远朝过了当初的抱负;而杜甫虽然一辈子多数时间穷困潦倒,怀才不遇,最后要投靠高适养老,但起码还以出奔西北的义臣身份受到赏识,当过左拾遗、工部员外郎等官职,虽然不太得意,但起码有过报国的机会,世人称之为杜工部;只有李白同学才情心气最高,却最是时运不济,自被皇帝放逐出长安就运气用光,一直在倒霉,晚年自以为投了明主,结果却是个遗臭万年的叛贼,自己也被当做叛臣一放夜郎。
这三个人的志向和境遇,可以代表安史之中大多数名士文人的典型。
关于当年李白被逐出长安的内情,我也曾经私下询问过,作为当年重要当事人之一的高力士,这时他也没有那么多顾及,更兼拿钱拿的手软,并没有什么我意料中的,恼羞成怒或者然变的情绪,却是当场就大大的叫起屈来。
“这简直是冤枉死老奴了”
“高公,这是怎么说呢”我心道,难道不是因为你被李白折辱,而向杨太真打小报告说李白做诗。影她与祸国殃民的赵飞燕相提并论纭纭。而引起的。
“世人皆云,是老奴陷李翰林,可老奴本来只是一个侍人出身。只要能让天家地开心,那区区一点折节,算地什么”他似乎猜出我的想法,摇头晃脑的说“只是老身这辈子,必须当这个恶名了”
“那又是为何”我心中更惊讶了,还有深入地隐情么。
“谁都知道。长安乃是天子脚下,这中,水深的很”高力士的胖脸,微微出一丝苦笑“偏偏这位青莲居士,却是个愣头青”
“适才傲物不算是他的错处…”
“但这天家里的事情,可是那么好参合的”
“你可知道,大名鼎鼎地饮中八仙歌”我楞了一下。
怎么不知道,著名的饮中八仙歌。我还会背诵呢,这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的“肖像诗”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名士风群像图。
“那你又可知这八位酒仙中人。都是什么路数”高力士放低了声音,继续道。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这说的是四明狂客,秘书监贺知章,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睡不醒。)。
汝三斗始朝天,道逢车口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指汝王李琎,唐玄宗地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
“倍比骨亲”见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
左相兴费万钱,饮如长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指左丞相李适之,他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吐百川之水)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宗之,吏部尚书崔用之子,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也是李白的密友,是一个倜傥洒,少年英俊的风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风摇曳,不能自持。)。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逃禅。,(苏晋开元间进士,时为户部侍郎,他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地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逃禅”了)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同学,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捷,常以酒助诗兴。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张旭三杯草圣传,帽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善草书,时人称为草圣,据说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焦遂:布衣之士,喝酒五斗后方,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常常语惊这八个人,除了焦遂为市井平民之类,其他都是公卿王侯的序列。这一回味,就让人琢磨出点东西来了。
虽然高力士遮遮掩掩,寓意隐晦地很,我还是听出一些东西来,李白的放逐,显然还牵涉到政治层面上的因素。
其中大意就是,李白同志虽然才情绝,名动天下,但是在政治这个大名利场上还是个小白,或者连刚出道的菜鸟都不如,居然也趟进了皇家统嗣之争这场大浑水。
我到了这里,这才明白当初千秋宴上,他们所说的“又一个的意思”在我之前的“西域通”竟然是李白同志,不过从他出生地在西域碎叶地区(今土库曼斯坦境内),能破解渤海国特意刁难承送的天书本事来看也是在情理中。当然,能被与他相提并论,让我虚荣心是小小足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