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篇第二百四十七章向南向北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种也是毒三县,举州震动的剧盗么”看着热情高张,尾随痛打落水狗大队州兵,象模象样挥舞这兵器的摆出一副追击到底的势头,他摇了摇头“若不是大人要我协助,你们快速练兵成军…
“有劳了”那文官显然已经习惯了他地脾气。也不生气。
“河南现在诸镇空虚,自保有余,而应变不足,这是也是我家张使君借助军上的用意…
他曾听说过传甚广关于龙武军民夫的一个故事,据说在河北的时候,一次龙武军所属的数百民夫,在没有任何武装护卫下,押运粮草过路。正好遇上一股二千多人的窜军,本来这种情况下,结局可想而知了,但没有想到的是。
带到附近的太守得信,召集了足够地人手,冲冲赶来应援。看到的却是一个用粮车排成的车阵在燃烧,而铺在车阵外围的一地尸体,足有千人之多,这些民夫正在收拾地上的兵器。本还以为这是一次刻意伪装的敌行动,但随后在龙武军地营地里看到,这些人的确是真的民夫,于是都被震撼了。自此,龙武军的民夫都能当正军的候补之类的种种传闻,就不而走了…
随着最后一路叛将能元皓,自占据的北海郡退走。自此河南境内基本平定、但是平定了不等于就安定下来。
作为令狐肆河南淮北时,留下的众多烂摊子之一。是地窜的盗匪,这位逃跑专家每次被打败后。就总有一些溃散的部众,在地方为盗匪,啸聚为贼。
因此那位御使大夫张镐,作为新河南节度使地任上,不仅有治军整兵的任务,保护耕,组织抢种,恢复生产和民生。也是必要地举措。他的南下,就是为了打破那些守臣各据相持地局面。将所有的人力和资源统一起来为前方服务。
但是这位大老还提出了一个让我很意外的要求,希望借调一些人手和资源,用龙武军的训战之法,在河南练一些新军出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代价的接受一些地方帮助练兵的请求也不错,一拍两合于是我那些整天零狗碎剿匪剿得憋闷无比的部下,又找到一个新的宣渠道,就是用尽一切办法狠命练那些地方部队,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军队是熔炉。
所谓,天下熙熙,具为利来,天下攘攘,具为利走,龙武军既然占据了江南通要冲和京杭大运河地便利,随军的商人们,当然也就发挥商家本,就地开门做起生意来,也是财源滚滚。一时间河北地金银宝货,江南的丝米茶盐,还有各种地下的拍卖会,在彭城驻地的外围,商肆往来车水马龙,仿若闹市的繁荣。
厚厚馈送走这位密使后。
“范那里,还是没有消息么”我回道大帐对着,沙盘前忙碌的参军、幕僚们开口道:“回军上”负责兵曹和军情一组的带队参军,站出来回话。
“范那里防备严密,其地民都是九边三镇的军户和羁归化的胡人,基本不接收民,自从与朝廷会谈开始,就查极严,大力防备刺探,我们的人很难靠近进一些要紧的所在,若非有那些栗末旧族的掩护,甚至公开活动都很成问题的”
“这样啊”可惜兵曹下的那些自各族的俘虏,策反为反间的工作,一直进展很慢,而老猫手下那些的探子眼线,多是来自民间,发展起来,有很大地域局限。
“报”就听高喊一声,通传进来。
“解都知一举破敌,解了颍川之围,杀获各三千”顿时有参军接过军告,将其贴到案墙上去,供左右围看纷纷“这算是吕郎将高郎将他们,击走叛贼大将能元皓,之后又一大捷么”
“只是这位解大人,居然让对方主将给逃了,”
“他的奇兵队,不是号称疾风猛电,快攻第一么”
“对方领军的是什么人物”却有人惊奇了“据说叫什么田承嗣,虽然在贼军中位阶不高,甚至列与三十六藩将之末,但也算是安逆起家的老人”我亦看的嘿然。
田承嗣,又出现了一位历史人物,还是唐人小说里,差点被我家小红线偷走脑袋的倒霉鬼,我稍稍挑了下眉头,传说中的河北三镇四将,果然都不是易于之辈啊,光看小强一样顽强的令狐,就可见一斑。
我又转头对正在绘图,测算的另一组人,开声道“薛嵩、罗先,他们已经到了哪里了”
“回总府,按照登州这个季节,贯常的海和风向推测,他们应该已经到了嬴州、易州之间”点了点头,虽然风险同样巨薛嵩对这个任务的热情,还是出呼我想象,几乎怀疑乘机离我的门下,自立门户。
不过后来才发觉自己多疑了,还是用现代人人态度去看问题,这个时代忠孝节义的思想还是主,许多人受教育之初就是学这些东西,虽然在现实中,并不是什么人都把这些东西当回事,但是一个忠义节烈名声的人,显然更容易受到戴和信任,而如果没有什么能够让世人同情或者认同的理由,在古代背上叛徒、不义之名的代价是很大,特别象这种薛嵩这种已经背上三姓家奴恶名的存在,更迫切需要一个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毕竟第一次背叛可以说被大势无奈下的胁迫,第二次可以说是拨反正弃暗投明,若有第三次…看不出什么前途来了,,我的眼睛在大地图上扫看,虽然他们已经在尽力完善,但受限于条件和时间,到了东北这一大快,几乎都是空白,只有一简略的地形划分线和说明,有待增补。
正巧崔光远进来,我唤他坐下道“对了,老崔啊,你对现在的新罗国,怎么看”据说他早年当任京兆少尹时,曾作为朝廷的使臣,出使过吐蕃、新罗等地,这方面的见识也算少人能及。
他想了想才开口道“新罗其国,一切效法中土。人称君子之国,其历代王家,多识时务而恭臣礼”
“其官服尚白,拜山神为始祖,王族以金姓、贵人姓朴,而小民无氏而有名…
按照他地说法,新罗的近代历史,其实就是一步紧跟强者走。最出的墙头草的历史,辽北的前三国时代,相当与缩小版的三国演义,三国间连横合纵勾心斗角远近攻,打的不可开。
其中高句丽雄据一方,其地广国事最强。而百济次之,还有倭国为后援,兼通海之利,而偏居朝鲜半岛的南隅地新罗无疑最弱的一个存在,其境甚至仅略小于后世的韩国,地小而出产有限,因此作为弱国的生存之道,它选择抱上了强大的中原王朝的大腿,以藩氏求以求庇护,自隋而唐。一直恭礼进贡,献美女珍宝不断。世代子弟质于中国,每代继立都要接受中原册封。才为正统。
当然看在这小弟这么殷切地情形下,宗主国也没少给好处。
在高宗永徽元年,百济、高丽、靺鞨共伐取新罗三十城。使者来唐请救,高宗命大将军苏定方讨而破之,后来的高丽、百济灭国战争中,新罗亦紧跟唐军脚步出兵,获得了从人口到土地的大量好处。
当然所谓君子之国,也有不君子的时候。
然而到了咸亨五年。新罗王金法即位后,这位是兼有心计和野心的人物。开始利令智昏的试图过河拆桥,利用武则天当权时的新旧,递后之争,内斗正酣无暇顾及时,有步骤的开始蚕食和侵安东都护府领地,甚至公然纵容庇护原高丽旧臣的叛,并煽动百济人反对唐朝,而占据了百济的故地。
这种两面三刀地手段,不免怒了素称好脾气的高宗皇帝,唐朝毕竟作为一个旁然大物无论怎么样地愤怒,都是这种小国家那难以承受的,一切谋谋地手段在绝对的力量前,几乎是纸一样的苍白无力,于是让辽北大地闻风丧胆的“人鬼”刘仁轨,再次带着安东各族联军光临朝鲜半岛,只是这次倒霉的对象,从倭人换了了子们的祖先,新罗举国之力三战三败,一直打到王都金城附近。
这次惩罚战争很快就因为金法遣使谢罪,宣告退位而告终,由刘仁轨武装护送留唐为官的其弟,临海郡公金仁问,回国登基为新罗王,唐朝也默认了新罗并百济已成事实,其边境遂抵高丽故地南端。在其国增置尚、良、康、熊、全、武、汉、朔、溟九州,州有都督,统郡十或二十,郡有大守,县有小守。
但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国家上层有血亲通婚地恶俗,作为与本一样的,因为全面效仿唐朝,而从奴隶社会大跨步跃进到封建社会,不可避免残留下了大量地奴隶社会的痕迹。象为了保持所谓贵人们的血统纯正,而进行的近亲通婚。
所谓“其建官,以亲属为上,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别。兄弟女、姑、姨、从姊妹,皆聘为。王族为第一骨,亦其族,生子皆为第一骨,不娶第二骨女,虽娶,常为妾媵”当然了,按照后世所谓某些鼓吹要维护大汉族血统纯正的小白和愤愤们的理论,那些岛国上的猴子和这些子的祖先,才是血统最纯正的族群,因为他们都被局限在一个很小范围内近亲通婚,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当然血统最纯正了。因此伴随这种延续上千年到近代的传统,新罗与本一样,盛产弱智和畸形儿的影,就一直笼罩在王室的历史中。
“玄宗开元中,前代新罗王金兴光就数入朝,献果下马、朝霞鱼牙、海豹皮。又献二女,帝曰:“女皆王姑姊妹,违本俗,别所亲,朕不忍留。”乃厚赐还之。”崔光远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大队后,结尾道“现任新罗王金承庆,对本朝也算恭顺有礼”
“那你个人觉得,他有这个胆量,参合安氏的逆么”